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另類的電影史與電影哲學論著。它以儲存電影的介質(膠片、光盤、數字技術)等為線索,大聲疾呼︰“電影,正在死亡!”但與這個略顯夸張的呼喊想比,本書更深層的用意在于,讓我們重新思考電影作為一種活動影像,它的本質為何,它存在的條件為何,它的文化價值與意義為何。


保羅‧謝奇烏塞(Paolo Cherchi U sai),現任荷蘭Haghefilm Foundation總監,曾任澳大利亞國家視听資料館館長、美國喬治‧伊斯曼影像博物館電影部門高級館員、羅徹斯特大學電影學副教授,杰弗瑞‧塞茨尼克電影保護學校校長。曾與人共同創辦波爾德諾默片影展及國際早期電影研究促進會(DOMITOR),他同時是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預備成員和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其著作有《無聲電影導論》(SHent Cinema︰An Introduction,英國電影學院出版,2000)等。
 

目錄

序/馬丁‧斯科西斯
簡體中文版序
導言
電影之死
致出版者的審稿報告
回復
後記
 

很高興能把這本書獻給中國大陸的讀者,非常感謝出版社給我這個機會,與他們分享我的一些思考,我希望本書中的話題能激發學者、影像保護者和大眾,對圍繞視覺文化的重要問題做更進一步的省思。

盡管一些術語讓人感覺高度歸納、抽象,像是在搞電影研究,但這本書並不是談電影理論的。恰如我的預期,這本書在公眾中造成了很大反響,從支持的到極度困惑的,到徹底否定的,什麼態度都有;在我看來,這恰好說明書中的疑問同時也質詢著我們長久以來在認識歷史、技術和藝術時抱有的價值觀和偏見。自英文版面世之後,我收到過若干評論,質疑這本書警句式的行文風格以及第部分與後兩部分之間的聯系。要作者去解釋他作品的構造,從來都不是什麼好主意,一本書應該在作者離世、不能再為它辯護之後,自己仍能長久地站得住腳。不過,在此我謹建議讀者不要把本書的第部分看作理論練習,要是跟看相冊似的快速瀏覽過去再進入下一個部分,那就更不可取了。其實這三部分是緊密交織的,哪一部分都不該單獨分開看,盡管有時候它們是臼不同場合探訓不司話題而得來的。

我想這本書的理想讀者要願意以非數字化方式一一我的意思就是很慢、非常慢地——閱讀第一部分︰每個星期讀一章,以近乎冥想的方式靜靜地消化內容(這部分有52章,正好用一年時間)。閱讀過程中,每章里圖片及論述文字之間的關系會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更是兩種聲音之間的對話,而不只是簡單地用文字為照片加上評注。較之原來的英文版,這本書里有二個章節換了新的圖片,我認為這樣能有更鮮明活躍的圖文交流。讀到最後,另兩部分的內容才會揭示這些章節的含義,這兩部分的風格很不一樣,甚至是對立的——我有意在全書三部分之間設置了彼此映照、沖突的關系。你們的閱讀可能產牛很多種結果,其中之就是讀解這種映照與沖突,並發展出更深一層的思考——這很像園藝設計,園藝師種下一棵樹,但並不確知將來這棵樹會生出多少枝節。

我希望這三部分之間的對話(不管是順勢深入還是對立反駁),能夠展現出我對活動影像未來之擔憂的本質與本因。在這些文字第一次出版的時候,有些見解還顯得杞人憂天;而到今天再看,那已經算過度樂觀了,這多麼諷刺。數字化已經不是選擇與否的問題,事後看來,或許我們從來就沒有過選擇的余地。數字技術本就是為了普遍深入地影響我們的生活而設計的,我們現在面對的威脅(或許已是既成事實),是眼看著這強人的、可能是破壞性的工具重塑我們的文化遺產,而且這重塑是不可復原的。本書付梓之前,我曾認為我小必強調自己從本質上說並小反對數寧化,一切取決于我們如何使剛這技術,盡管有保留意見,我還是相信數字技術可能為這個社會帶米益處(畢竟就像核輻射,可以用來對付癌癥也可以奪人性命)。當時我只是相信,對這項易變無常的技術,最好的情況是利用不足,最壞的情況是濫用誤用導致破壞性後果,我現在也還是這麼想,這場革命首先犧牲掉的,就是我們對電影和歷史的觀念。此外我確信,這場革命並不像一般人認為那樣是走向民主,我們必然要向數字技術與生俱來的�制基因妥協。問題並不在于該接納還是拒絕,我們自己對所謂人類進步的渴求已經把數字技術的存在強加己身。小過,假如我們還把歷史看作文明不可或缺的成分(我町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那麼在數字化于我們生活中迅速取得霸權的叫候,我們仍川以思考能以什麼方式保留和發展歷史的理性。法國小說家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在他的作品中雄辯地闡述過這個觀點,這是本書巾諸多思考的主要來源。從這點來說,亞洲思想的古老傳統將令中文讀者獲得格外的警覺與涮察,這在歐美文化中早已絕跡。

保羅‧謝奇‧烏塞(Paolo Cherchi Usai)
02004年7月,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