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社會理論

法國社會理論
定價:210
NT $ 183
 

內容簡介

本書縱覽法國社會理論,起自法國大革命余波(聖西門、巴札爾與孔德),直至克里斯蒂娃、德勒茲、布迪厄和布希亞主導的當代景觀,富于新意,引人人勝。書中將法國社會理論劃分為三個內在邏輯一致的周期︰1800—1880(社會學的最初發展),1880--1940(古典社會學與現代人類學之誕生),1940--2000 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的發展),每一周期都體現出從世俗思想.朝宗教思想的演變軌跡;結合法國歷史跌宕起伏的社會政治背景,討論學人個體與思想流派,充分闡釋戰後法國社會理論的三個階段——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以新穎的思路出色地分析了一系列核心方法和研究,挑戰了有關法國社會思想的傳統觀點。
 

目錄

自序
致謝
第一編
第一周期︰1800一1879 社會理論的誕生︰利他主義
第一章 後革命時代的虛空
第二章 犧牲性的理論與現代性的社會學
第三章 理論在危機中︰宗教與主觀範疇
第四章 第一周期的終結︰學院風格
第二編
第二周期︰1880—1939 社會理論的首次重生︰失範
第五章 社會理論重生
? 第六章 法國社會︰沒有規範的先鋒
第七章 方法的危機與《自殺論》中對理論的求助
第八章 第二周期的終結︰人類學與宗教
第三編
第三周期︰1940--2000 社會理論的二次重生︰超終局
第九章 存在主義學說
第十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
第十一章 從病理學到規範性
第十二章 結構主義理論
第十三章 激進理論與社會範疇的終結
第十四章 周期之末︰對抗策略的時代
第四編 終結
結語 社會終結時代的社會理論
參考文獻
中外人名索引
中外術語索引
 

過去兩百年來,法國社會理論不斷發展,本書敘議結合,別求新聲,期望和讀者一起重新思考這股傳統孕育出的一些重要話題。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實證主義、後現代豐義,乃至其他種種,與這些術語關系最密切的,或許莫過于這股傳統。說到底,正是這股傳統,提供了利他主義(altruism)、失範(anomie)、超終局(hypertelia)這些術語,當然還有“社會學”這個詞。本書力拒陳見,大膽提出,如果基于更長遠的歷史視角,再要簡單將法國思想當前的這些關注話題直接回溯到康德,就是忽視了I800—1880年間這段法國社會思想充滿重大創新的時期。一些眼光極為敏銳的評論者已經指出,法國現代社會理論受到之前法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影響,後者又受到之前涂爾干和莫斯式的人類學與社會學的引導,再往前看,則是孔德學說和烏托邦社會主義的身影(例參Dews,1987,p 244)。因此,本污行文議論不求全面窮盡,只打算在討論社會理淪時,凸顯其研究主題,讓視角更具長遠歷史感。為此,我在書中重新解讀了有關理論闡述較早周期的著述(參看Ray,1999;Shilling and Mellor,2001)。

一 法國社會理論

本書認為,無淪是體現孔德和涂爾干的影響,還是反映馬克思(和韋伯)的思路,社會理論的主線其實都是聖西門主義者在1815—1830年間確立的共同主題的變體。一方面是孔德的三階段法則,強凋文化上的現代性和科學的興起。另一方面是社會進化圖式,展現從封建制到現代工業的階級剝削模式。至了這一主題所指向的現實,就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充滿悖謬的得失成敗,以及隨後難以捉摸的社會政治危機。人們常常追問︰革命時期何時終結?晚近右翼政治思潮東山再起之後,這個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原因就在于,盡管讓大革命青史留名的是共和派立場的《人權宣言》,是“平等、自由、博愛”的吁求,但這些價值觀念的各種極端化形式所導致的思潮,落實到現實層面,卻超出了民主的政治形式。這些烏托邦思潮還關聯著一種特別的自由觀,它承諾要超越形上性的自由主義︰所謂自由(liberty),就是基于妥當的知識而具備行動的自由(freedom)。因此,在法國傳統巾,才有可能接受某種激進主義,要麼是左翼激進主義,要麼是右翼激進主義,以對抗被簡單界定為“資產階級”或屬于英美文化的異族特性的民主形式。孑L德的社會學和“社會統治”(sociocracy)對左右翼傳統都產生了影響,無獨有偶,涂爾干的社會學對左翼社會主義者和社會法西斯主義也都有所激發。故此,有許多理由可以認為,研究法國傳統的漫長歷史,在今天依然頗有教益。

本書主張,自1800年以降,社會理論出現三輪周期,並以此謀篇布局。完全有理由說,我這樣來安排素材,反映出偏向于一種特定的周期模型,以宗教冗余(excess)階段為終結,是為解體環節。另有觀點認為,這個充滿宗教情懷的時刻其實標示著另一個周期的肇始。更有人覺得,鑒于我只是挑了少數理論家作為重點考察的樣本,推動理論發展的社會主導潮流完全有可能是另一幅面貌。對于這些不同意見,都可以提出反駁。在本書中,我只想解讀j個時期中主要的社會理論。而這三個時期也符合另兩種時代劃分。一是孔德本人提出的分期說,因為我所提出的時代劃分,小過是延續了他在奠立社會學時發明的那種。二是法國社會歷史本身的政治分期︰第一階段是動蕩不定的政治形式,從1800—1879年,也就是第二帝國的覆亡;第一二階段是第三共和時期(18801940年);第三階段則跨越了第四共和與第五共和,直至今日。這兩種時代劃分也都面臨質疑,尤其是第二種。不妨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具有決定性的斷裂。但也可以說,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70年代中期,法國歷史經歷了一段極為跌宕的時期,獨具特色。這些別樣的看法也都不無道理。我所得出的一些結論,只是因為采取了特定的敘事結構,反映了支撐我的分析的根本命題。如此推進分析,更彰顯出法國理論已經不止一次地重生。本研究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揭示這種傳統通過哪些錯綜復雜的方式,反復更新。

然而,什麼是社會理論?我在本書中的立場是︰一端是文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直至社會學(以及各門社會科學),另一端是以社會本體論、認識論和倫哩學為取向的哲學類型,社會理論就是這兩端之問的地帶上一類相當獨特的思想(參看Lepenies,1988)。不妨稱之為“第三文化”或“第三知識體系”(third curriculum),與其他兩種文化截然不同(參看Zizck,2001,第五章;Serres andLatour,1995,p.184)。有關精神分析、史學、文學、哲學和認識論,這些相鄰領域我都有所述及,只是沒有深入考察。至于理論與實踐之問的關系,對這個問題只有非常問接的考察。有必要指出,在法國,當此之時,對十“理論”作為一種書寫體裁的觀念,並不像在英語文化中那樣普遍認可(“以我對法語的理解,‘理論’這個淵听著很懌異。”[Leclercle,2001,p.36]),哪怕從阿爾都塞到布希亞,眾多法國思想家都曾撰寫過專門探討“理論”的名作。盡管利奧塔等法國理論家也曾寫過一些界定何謂“後現代主義”的作品,但在法國,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參看Descombes,轉引白Yamamoto,1998,p.464)。比如說,布希業不久前就曾指出,“如果說不存在任何涵括一切的對于世界的表征,能夠賦予世界某種意義,那麼也不可能有一種科學會成為破解整個故事的鑰匙”(Baudrillard,[1997]1998a,p.34)。本書就是要考察一股特別的傳統,它努力挑戰把理據押在單一理論敘事上的普遍歷史。

如此一來,本書J的寫作就面臨某種悖論。一療面,我長期浸淫于法國社會理論,自認在相當程度上受此影響,所以小能算是一位純粹的看客。另一方面,對于今天的法國理論家來說,根本不存在什麼“法國社會理論”。

二 文本說明

如前所述,本書的討論並不打算全面窮盡,這就意味著許多重要著述沒有得到評價。書巾討論了不少思想團體與流派,但我有所克制,沒有開列它們的成員名單。針對思想家個體,現在有許多專門的參考書和研究,但本書並不是對這類材料的綜合處理。我試圖通過一些重要代表作來討論重大思潮,希望做出的選擇盡可能特點鮮明。我盡量依照法文原典核查各種樣本,在一些理論要害處做了修正。相關書目原本可能極其龐雜,我也做了刪減,只保留基本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