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讓‧波德里亞(1929—2007)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後現代理論家。先後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寫了一系列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著作,產生了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費社會》、《物體系》、《生產之鏡》、《象征交換與死亡》、《冷記憶》、《美國》、《完美的罪行》等。這本《論誘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翻譯出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游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余部,編寫出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余部,主持和參與國家、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家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獎翻譯獎。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目錄

代譯序/張一兵
性之食相
群體的永久性諷刺
立體的黃色淫穢
誘惑與生產
表面的深淵
外表的神聖視野
逼真的假象或施魅的擬真
I’ll be your mirror
死在撒馬爾罕
秘密與挑戰
女性誘惑者的肖像
男性誘惑者的諷刺策略
被誘惑的恐懼
誘惑的政治命運
規則的激情
二元、極性與數字
游戲和冷誘惑
誘惑就是命運
 

誘惑:一個揭開後現代玄秘畫皮的通道——波德里亞《論誘惑》的構境論解讀

在關于中晚期波德里亞的研究中,他于1979年出版的《論誘惑》一書的思想主旨始終是一個難以參透的學術盲點。人們通常無法理解突現的“誘惑”概念在波德里亞思想邏輯全程中的地位。于是,誘惑概念常常被誤讀為對生產、功利性交往的表面取代,似乎波德里亞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異質性構境範式。而在我看來,誘惑概念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對渡德里亞原創性話語“擬像一擬真”邏輯的深化,與擬真建構的“比真實更真實”的祛魅的超級真實相比,誘惑是以一種“比錯誤還錯誤”的外表游戲出場的施魅的擬真。波德里亞眼中的誘惑,恰恰透析出當代布爾喬亞意識形態在後現代外觀下的陰凹布展。我在新出版的《反波德里亞》一書里,已經對此作過初步的討論,本文中,我想更加具體地解讀波德里亞這一重要的理論變化。為了更好地說明誘惑的真諦,我們先從波德里亞的“擬像擬真”邏輯解析開始,然後再一步步進入他誘惑批判話語的特設語境。

“擬像擬真”邏輯解析

在存在論的尺度上,波德里亞的哲學並沒有從實體性的孤立個人主體出發,而是很深地承襲了海德格爾式的關系本體論,當然在這里,人與人之間真實的象征交換關系構境是他對人的本真存在的基始性認定。我認為,長時段地深植于青年波德里亞思想鏡像深處的他性理論構架,實際上是由法國社會學家莫斯基于原始部族的人類學研究而形成的象征交換理論,這種學說後來被法國哲學家巴塔耶從文化學的意義上更廣泛地闡釋出來。以我之見,這個妖魔化的莫斯一巴塔耶的學術邏輯從其根本上就是反人類現代文明的。可是,這種沒有被現代性經濟價值體系污染的本真象征交換王國,卻成為波德里亞拒斥現代文明的重要邏輯基礎。所以,當面對今天的發瘋一般追逐物質利益的資本主義經濟王國時,波德里亞與拉康一樣,必然是反建構主義和否定性的本體論,他反對人與人的關系異化為物與物的偽性關系場,布爾喬亞世界中作為一切功用性經濟關系總和的“現實性上的人的本質”幻覺恰恰是被他根本否定的。所以,進入波德里亞的文本群,我們首先會遭遇波德里亞在《物體系》(1968年)一書中以批評的眼光所看到的功能性的物與物的鏈環體系,人與人的象征性關聯如何在這種物化中畸變為功能性的物用性;而在《消費社會》(1970年)一書中,功用性的物品鏈開始轉換為商品展示的欲望制造關系,廣告已經在制造出最初的人與他者建構出來的偽象征構境。《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1972年)是波德里亞將功能物進一步蒸發為意指符碼鏈的重要步驟,在批判馬克思的使用價值的過程中,他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人與人之間本體存在關聯的象征交換的淪喪問題一一部《生產之鏡》(1973年),也是渡德里亞根本否定人類中心主義暴力性征服邏輯的主戰場,在批判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中,他也在反向建構自己的象征關系交換本真地位。《象征交換與死亡》(1976年),是波德里亞捍衛自己象征關系本體論最驚險的戰斗,因為,他指證出今天的資本主義擬真世界是最大的偽象征構境,是以比真實更真實的擬真邏輯徹底埋葬了象征交換。它以人與人之間虛假的象征符碼關聯替代了物性功用存在鏈,由此成功地阻止了本真象征交換的出場。這樣,人類存在將永遠跌落于符碼控制和欲望制造的黑暗之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