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有關公共政策的著作,從理論思考和構建的視角梳理了當今中國正在進行中的若干政策經驗。在書中,作者並不局限于對政策經驗本身的描述,而是從政策經驗所內含的價值觀念、制度關系和利益沖突以及政治經濟環境等諸多復雜因素的互動過程中去探尋公共政策的性質和制定的模式。本書的研究試圖打開政策制定過程中的黑箱,以便為理解政策制定的政治過程提供一個合理的邏輯上的解釋。
趙德余,男,1974年生,安徽巢湖人,2004年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與新政治經濟學,在《新政治經濟學評論》、《中國農村觀察》和《學術月刊》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主流觀念與政策變遷的政治經濟學》。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糧食政策史(1949—2008)”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政策科學研究緣何進展緩慢
一、政策科學研究的迫切性
二、中國政策議程設置模式的誤解︰對政策制定程序的政治學研究
三、發展型社會政策分析的方法局限︰對政策功能和價值的社會學分析
四、參照系中的政策建議及對真實政策世界的偏離︰政策問題性質的經濟學分析
五、政策科學在中國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上的挑戰
第二章 民主集中制規則下政策決策過程的一種解釋範式
一、引言
二、民主集中制下政策制定的解釋模式︰共同體、規則與決策方式
三、政策核心共同體的政策決策邏輯︰目標優先序的決定以及若干基本形態
四、政策實施過程中地方層面的政策再制定與發展
五、影響政策決策與制定過程的重要因素
六、結論與討論
第三章 土地征用過程中農民、地方與中央關系的互動
一、引言
二、土地征用政策的國家目標及其政治理念
三、土地征用過程中的農民、地方與中央的關系︰一個分析模型
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中的角色
五、地方政府尋租︰侵蝕農民利益的方式
六、土地征用關系中的農民呼聲與抗議
七、中央政府的回應︰強化規制與提高懲罰成本
八、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權力向誰傾斜
第四章 解釋糧食政策變遷的觀念邏輯︰政治經濟學的視野
一、引言
二、政府主流觀念對糧食政策目標之決定
三、中國糧食政策變遷的特征事實及其經驗邏輯︰1979—2008年
四、政策變遷的主流觀念模型的解釋與其他經典解釋模式的比較
五、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城市戶籍制度改革中利益關系的調整及其漸進式特征
一、引言
二、戶籍政策改革的相關利益關系博弈分析
三、現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兩種漸進模式︰利益調整下的阻力
四、鄭州市戶籍改革受挫的一個解釋︰個案的經驗價值
五、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政策過程中利益相關者行為模式與規則的漸進調整
一、引言
二、重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上海醫療試點的經驗
三、利益相關者行為的變化趨勢與阻力
四、體系重構過程中的行為扭曲與校正︰政策適應性調整的可能性空間
五、結論
第七章 地方性政策制定與發展的驅動力︰來自公共衛生政策比較的經驗
一、引言
二、政策議程設置與制定的多源流模型及其修正
三、住院分娩政策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政策︰來自廣西的經驗
四、問題流及其界定的議程模式︰比較的維度之一
五、傳統觀念、技術與政策工具選擇的空間︰比較的維度之二
六、政策決策的政治流因素︰比較的維度之三
七、政策企業家與政策之窗的開啟︰控制因素比較
八、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民主、公意與政策合法化的邏輯︰來自法國《首次雇佣合同法》危機的啟示
一、引言︰盧梭一科斯定理的含義
二、法國《首次雇佣合同法》的合法性危機︰背景與沖突
三、政策合法化過程中的政治行動者及其策略選擇︰一個博弈分析
四、政策合法化的邏輯與悖論
五、結論性評述
第九章 結論與啟示︰打開政策制定的黑箱
一、政策解釋的層次與單位
二、利益相關者與政策過程的政治性
三、政策過程中的價值觀念問題或意識形態
四、政策黑箱打開的契機︰民主與政策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政策科學研究緣何進展緩慢
一、政策科學研究的迫切性
二、中國政策議程設置模式的誤解︰對政策制定程序的政治學研究
三、發展型社會政策分析的方法局限︰對政策功能和價值的社會學分析
四、參照系中的政策建議及對真實政策世界的偏離︰政策問題性質的經濟學分析
五、政策科學在中國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上的挑戰
第二章 民主集中制規則下政策決策過程的一種解釋範式
一、引言
二、民主集中制下政策制定的解釋模式︰共同體、規則與決策方式
三、政策核心共同體的政策決策邏輯︰目標優先序的決定以及若干基本形態
四、政策實施過程中地方層面的政策再制定與發展
五、影響政策決策與制定過程的重要因素
六、結論與討論
第三章 土地征用過程中農民、地方與中央關系的互動
一、引言
二、土地征用政策的國家目標及其政治理念
三、土地征用過程中的農民、地方與中央的關系︰一個分析模型
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中的角色
五、地方政府尋租︰侵蝕農民利益的方式
六、土地征用關系中的農民呼聲與抗議
七、中央政府的回應︰強化規制與提高懲罰成本
八、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權力向誰傾斜
第四章 解釋糧食政策變遷的觀念邏輯︰政治經濟學的視野
一、引言
二、政府主流觀念對糧食政策目標之決定
三、中國糧食政策變遷的特征事實及其經驗邏輯︰1979—2008年
四、政策變遷的主流觀念模型的解釋與其他經典解釋模式的比較
五、結論與討論
第五章 城市戶籍制度改革中利益關系的調整及其漸進式特征
一、引言
二、戶籍政策改革的相關利益關系博弈分析
三、現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兩種漸進模式︰利益調整下的阻力
四、鄭州市戶籍改革受挫的一個解釋︰個案的經驗價值
五、結論與討論
第六章 政策過程中利益相關者行為模式與規則的漸進調整
一、引言
二、重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上海醫療試點的經驗
三、利益相關者行為的變化趨勢與阻力
四、體系重構過程中的行為扭曲與校正︰政策適應性調整的可能性空間
五、結論
第七章 地方性政策制定與發展的驅動力︰來自公共衛生政策比較的經驗
一、引言
二、政策議程設置與制定的多源流模型及其修正
三、住院分娩政策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政策︰來自廣西的經驗
四、問題流及其界定的議程模式︰比較的維度之一
五、傳統觀念、技術與政策工具選擇的空間︰比較的維度之二
六、政策決策的政治流因素︰比較的維度之三
七、政策企業家與政策之窗的開啟︰控制因素比較
八、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民主、公意與政策合法化的邏輯︰來自法國《首次雇佣合同法》危機的啟示
一、引言︰盧梭一科斯定理的含義
二、法國《首次雇佣合同法》的合法性危機︰背景與沖突
三、政策合法化過程中的政治行動者及其策略選擇︰一個博弈分析
四、政策合法化的邏輯與悖論
五、結論性評述
第九章 結論與啟示︰打開政策制定的黑箱
一、政策解釋的層次與單位
二、利益相關者與政策過程的政治性
三、政策過程中的價值觀念問題或意識形態
四、政策黑箱打開的契機︰民主與政策
參考文獻
序
按照慣例,對于這本即將出版的拙作,作者應該為讀者寫些背景和介紹性的文字。由于我一直不太習慣于邀請他人替我作序,這種介紹性的話語只能由作者自己來完成了。我記得過去讀研究生時期很喜歡讀經濟學家熊彼特的書,包括他寫的關于別人的傳記《從馬克思到凱恩斯》和別人寫的關于他的傳記,這些書都是非常的精彩。熊彼特一生著述極其豐碩,他曾經告誡年輕學者,對于從事學術研究而言,人生中的30歲至40歲之間是最具學術創造力且精力也是最旺盛的一段時間。他還堅持認為其一生的著述都是圍繞其早年的第一本著作進行展開和具體論證並不斷發展起來的。顯然,不知不覺地,我隱約地感覺到自己的學術經歷可能會為熊彼特的這個論斷或假說提供一個小�、的佐證。可以說,我也很努力和期望現在出版的《政策制定的邏輯︰經驗與解釋》一書以及即將出版的《公共政策︰共同體、工具和過程》、《政策科學方法論》、《中國糧食政策史(1949—2008)》等書都成為我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的一個延續和展開。其中,博士學位論文的理論部分以《主流觀念與政策變遷的政治經濟學》已經于2008年出版,這本書出版以來還產生了一些積極的反響,如獲得第五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提名獎以及第十一屆上海圖書獎提名獎等。雖然,這些獎勵並不十分突出,但是多少也算是給作者的一點點鼓勵了。應該說,博士學位論文一經成稿,我就開始被“公共政策”這一學科所吸引,不過,當我剛剛走向工作崗位時,我並沒有意識到公共政策在中國客觀上還遠遠沒有獨立成為一l1真正的學科,至少如果有人堅持反對我的觀點認為中國存在這樣一個學科,我想起碼這也是一個很不完整的“學科”。簡單地說,在國內,和其他學科相比,“公共政策”要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還明顯缺乏規範的課程體系及其教材和專著,且專業政策科學方面的學術期刊和研究論文等都是非常的缺乏。
于是,2005年在我第一次教授《政策過程分析》之後(這門課程的名稱也是我自己創造的,當時,我也沒有意識到國內其他大學是否還有別的教師也教授同樣的課程),我覺得繼續公共政策制定問題的研究是非常有趣的事業,而且我關注的解釋性研究問題也是非常明確的,這一點也是我非常開心的。無論何時當別人間我“研究什麼”這樣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可以非常簡單和清楚地回答別人,即我一直試圖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是“公共政策是如何制定的?”在這個問題之下,我多年來所有的研究都一直顯得比較連續和餃接得比較好。其實,為了不斷深化和拓展我的研究計劃,我一直以來試圖從兩個方面同時努力,一是探索公共政策過程解釋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適合于中國政策經驗的理論解釋性模型的構造和發展;二是從小處著手,即利用自己參與和主持的各類政策決策咨詢課題項目研究的機會,開展特定領域或特定問題的政策制定案例研究。對于前者,政策理論和方法研究,前面提到的《公共政策︰共同體、工具和過程》、《政策科學方法論》這兩本書稿是在多年的授課和思考基礎上完成的。的確我每次講授公共政策理論和方法課程時總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即不忍心看到學生僅僅在課堂上听我的講課而沒有一本合適的著作型教材供他們學習和參考。雖然,近年來國內有些出版社也陸續翻譯了部分國外的公共政策文獻和教材,但是,其共同的缺陷是這些著作的研究背景都是基于國外西方社會政策經驗,不僅有些政策素材明顯有些陳舊,非常缺失其時代感,而且也與中國的政治體制相脫節。因此,我們急需要向學生和學術界推出一些能夠反映和解釋與民主集中制規則下中國的政治實踐相緊密結合起來的公共政策理論和方法性研究著作。
……
于是,2005年在我第一次教授《政策過程分析》之後(這門課程的名稱也是我自己創造的,當時,我也沒有意識到國內其他大學是否還有別的教師也教授同樣的課程),我覺得繼續公共政策制定問題的研究是非常有趣的事業,而且我關注的解釋性研究問題也是非常明確的,這一點也是我非常開心的。無論何時當別人間我“研究什麼”這樣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可以非常簡單和清楚地回答別人,即我一直試圖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是“公共政策是如何制定的?”在這個問題之下,我多年來所有的研究都一直顯得比較連續和餃接得比較好。其實,為了不斷深化和拓展我的研究計劃,我一直以來試圖從兩個方面同時努力,一是探索公共政策過程解釋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適合于中國政策經驗的理論解釋性模型的構造和發展;二是從小處著手,即利用自己參與和主持的各類政策決策咨詢課題項目研究的機會,開展特定領域或特定問題的政策制定案例研究。對于前者,政策理論和方法研究,前面提到的《公共政策︰共同體、工具和過程》、《政策科學方法論》這兩本書稿是在多年的授課和思考基礎上完成的。的確我每次講授公共政策理論和方法課程時總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即不忍心看到學生僅僅在課堂上听我的講課而沒有一本合適的著作型教材供他們學習和參考。雖然,近年來國內有些出版社也陸續翻譯了部分國外的公共政策文獻和教材,但是,其共同的缺陷是這些著作的研究背景都是基于國外西方社會政策經驗,不僅有些政策素材明顯有些陳舊,非常缺失其時代感,而且也與中國的政治體制相脫節。因此,我們急需要向學生和學術界推出一些能夠反映和解釋與民主集中制規則下中國的政治實踐相緊密結合起來的公共政策理論和方法性研究著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