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計算機心理現象做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對認知科學的邏輯理解做了極具穿透力的有用分析。本書還詳細論述了認知主義及其相關的意向性、功能與計算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指導認知科學研究的基礎性假定做了全面細致的研究。

本書為認知科學的發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是該研究領域每一位認真思考的學生必讀的書籍。


澤農‧W‧派利夏恩(Zenon W.Pylyshyn)出生于1937年,1963年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獲得博土學位。曾擔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認知科學中心主任。現在是美國拉特格斯大學心理學系和認知科學中心主任、教授,斯坦福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科學中心研究員。主要論文有《心靈的眼楮告訴心靈的大腦什麼》,載《心理學學報》,1973。主要著作有《視覺與視覺化︰並非你所想》,主編並參與撰寫了《展望計算機革命》、《人的視覺的計算過程︰跨學科的展望》、《機器人的困境︰人工智能的框架問題》、《意義與認知結構︰心靈計算理論中的論題》、《再論機器人困境》等。由于在認知科學和心理學上卓有建樹,他1998年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1990年獲得加拿大心理學會唐納德‧霍布獎,2004年榮獲瓊-尼科德獎。
 

目錄

前言
什麼是認知科學?
為什麼要為基礎費盡心機?
一些個人背景和智力恩惠
第一章 認知解釋的詞匯
認知現象和民間心理學
獲得概括
認知行為的刺激獨立性
作為“描述中的事件”之現象
第二章 表征的解釋作用
引言
訴諸表征
表征層面和功能層面
作為界定一個描述層面的表征內容
語義解釋來自哪里?
尾注1︰功能狀態何時是表征?
尾注2︰論表征內容的概念
第三章 計算的相關性
一些背景︰形式主義、符號與機制
作為符號過程的計算
計算中的句法和語義
計算機實現的作用
第四章 程序的心理學實在性︰強等價
功能建構的作用
功能建構與計算機程序
功能建構與心理過程
第五章 受限的功能建構
聚合層面的問題
一些方法論提議
復雜性等價
認知可穿透性
第六章 從物理的到符號的橋梁︰轉換
引言
心理學轉換器的標準
對轉換器的附加制約
這種探究方式的一些後果︰知覺是“直接的”嗎?
第七章 功能建構和模擬過程
推理和思想的語言
一個模擬過程的概念
制約過程的形式︰容量的概念
探索固定的建構功能
第八章 心理表象和功能建構
引言︰表象過程的自主性
默示知識和“心理掃描”
反對默示知識觀的其他論證
人們正在提出什麼關于表象的理論主張?
第九章 結語︰認知科學是關于什麼的科學?
對各種假定的總結
在關節處切開自然
某些可能的非認知效果︰學習、發展和情緒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