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一、軸心時代與前軸心時代
二、文化模式與精神氣質
三、宗教的理性化︰巫覡文化、祭祀文化與禮樂文化
四、大傳統與小傳統
五、儒家思想的根源
第二章 巫覡
一、絕地天通
二、古巫
三、說巫
四、巫術與薩滿
五、巫祝與巫史
第三章 卜筮
一、遺存的解釋
二、佔卜的起源
三、巫術與佔卜
四、卜與筮
五、筮法與筮辭
六、《周易》的意義
第四章 祭祀
一、從巫術到祭祀
二、神靈與崇拜
三、殷商信仰體系
四、殷人的祭祀活動
五、殷代宗教的特點
六、周代的祭法
七、周代的祭祀與神鬼觀念
八、古代宗教的類型
九、文化演進與文化精神
十、從自然宗教到倫理宗教
第五章 天命
一、商書中的天帝觀
二、周公早期的天命觀
三、攝政時期周公的思想
四、還政以後的周公思想
五、《尚書》中的天民合一論
六、西周思想的意義
七、《洪範》與西周政治文化
八、《詩經》中的西周天命觀
九、西周後期的前儒家
第六章 禮樂
一、釋禮
二、三代禮制之損益
三、禮的起源與結構
四、《儀禮》與周代禮俗
五、周禮與周代的文化模式
六、禮樂文化的人文功能
七、禮與樂
八、三代文化的精神氣質及其演進
第七章 德行
一、釋德
二、明德與敬德
三、孝與三代的德行
四、德行的社會根基︰周代的生活共同體
五、周代的宗法文化
第八章 師儒
一、古人論儒
二、近人說儒
三、晚近釋儒
四、西周的師儒與教化
五、西周的國子教育
六、孔子說儒
參考書目
“陳來學術論著集”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