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益民老師是“北京四大名醫”研究的資深專家,從事“北京四大名醫”研究20余年,其研究成果已以博士論文、著作、論文等形式公開發表,並牽頭組建“北京四大名醫研究中心”,參與了“北京四大名醫名醫工作室”的創建,提倡對“北京四大名醫”學術的弘揚和研究工作。其中論文《民國時期北京地區中醫高等教育史研究》發表于1986年中華醫史雜志,《民國時期北平國醫院評介》發表于1992年北京中醫雜志,《施今墨教育思想初探》發表于1992年中醫教育。並指導我參與了部分北京四大名醫的理論研究工作,發表相關論文《施今墨延緩衰老追肥說》。
高老師對名老中醫的驗方十分重視,單獨立項,定藥味,定方名,定功能主治和適用範圍,對其立法遣藥,配位原則,突出的經驗,都詳細詮釋,同時也在自己的實踐中應用,在不斷的實踐過程,把寶貴的間接經驗變成了直接經驗。
“跟一師如臨諸賢”,是我跟師5年的深切感受。高益民老師花了幾十年時間總結了多位老中醫的經驗,融會貫通後匯集一身,“諸賢”的品質和經驗即在于此!
目錄
一 臨床驗案
1.發熱
2.非典型性肺炎後遺癥
3.上呼吸道感染後久咳
4.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
5.哮喘
6.肺炎後多髒器功能衰竭
7.心肌供血不足
8.慢性腦供血不足
9.耳鳴
10.黃疸性肝炎
11.酒精性肝損害
12.急/慢性胰腺炎
13.慢性胃炎
14.慢性結腸炎
15.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16.腸易激綜合征
17.糖尿病
18.腎功能不全
19.糖尿病腎病
20.高血壓腎病
21.藥物性腎功能不全
22.慢性腎炎
23.高尿酸性腎病一例
24.泌尿系感染
25.便秘
26.失眠
27.多汗癥
28.干燥綜合征
29.風濕性關節炎
30.面神經麻痹
31.慢性疲勞綜合征
32.甲狀腺功能亢進
33.甲狀腺結節伴囊性變
34.席漢綜合征
35.雷諾綜合征類案五例
36.抗生素後二重感染
37.高脂血癥
38.頜下淋巴結感染
39.自身免疫性疾病
40.代謝綜合征
41.癌癥
42外科術後並發癥
43.股骨頭壞死
44.手術後創口感染
45.月經失調
46.子宮內膜增殖癥
47.不孕癥
48.產後急性過敏性藥疹
49.紫癜
50.帶狀皰疹
51.銀屑病
52.蕁麻疹
53.神經性皮炎
54.泛發性濕疹
55.青光眼
56.過敏性鼻炎
57.舌前半部味覺消失
二 經驗方
1.清肺止咳方
2.清氣解毒湯
3.清氣化濕湯
4.血室疏解方
5.清熱除濕湯
6.濕熱泌感方
7.黃 桂枝通脈湯
8.清肝定眩湯
9.養血平肝湯
10.五子潤燥方
11.益氣解毒抑瘤方
12.腎虛瘀滯方
13.潤腸通便方
14.清熱調經方
15.養血調經方
16.疏肝定痛飲
17.健脾和胃飲
18.七 鹿茸片
19.參茸花顆粒
20.五靈丹膠囊
三 對北京中醫教育的研究
1.民國時期北平國醫學院評介
2.民國時期北京地區中醫高等教育史研究——華北國醫學院評介
3.醫德教育與“醫戒十二條”——民國時期華北國醫學院的醫德教育
附 常用中成藥
1.發熱
2.非典型性肺炎後遺癥
3.上呼吸道感染後久咳
4.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
5.哮喘
6.肺炎後多髒器功能衰竭
7.心肌供血不足
8.慢性腦供血不足
9.耳鳴
10.黃疸性肝炎
11.酒精性肝損害
12.急/慢性胰腺炎
13.慢性胃炎
14.慢性結腸炎
15.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16.腸易激綜合征
17.糖尿病
18.腎功能不全
19.糖尿病腎病
20.高血壓腎病
21.藥物性腎功能不全
22.慢性腎炎
23.高尿酸性腎病一例
24.泌尿系感染
25.便秘
26.失眠
27.多汗癥
28.干燥綜合征
29.風濕性關節炎
30.面神經麻痹
31.慢性疲勞綜合征
32.甲狀腺功能亢進
33.甲狀腺結節伴囊性變
34.席漢綜合征
35.雷諾綜合征類案五例
36.抗生素後二重感染
37.高脂血癥
38.頜下淋巴結感染
39.自身免疫性疾病
40.代謝綜合征
41.癌癥
42外科術後並發癥
43.股骨頭壞死
44.手術後創口感染
45.月經失調
46.子宮內膜增殖癥
47.不孕癥
48.產後急性過敏性藥疹
49.紫癜
50.帶狀皰疹
51.銀屑病
52.蕁麻疹
53.神經性皮炎
54.泛發性濕疹
55.青光眼
56.過敏性鼻炎
57.舌前半部味覺消失
二 經驗方
1.清肺止咳方
2.清氣解毒湯
3.清氣化濕湯
4.血室疏解方
5.清熱除濕湯
6.濕熱泌感方
7.黃 桂枝通脈湯
8.清肝定眩湯
9.養血平肝湯
10.五子潤燥方
11.益氣解毒抑瘤方
12.腎虛瘀滯方
13.潤腸通便方
14.清熱調經方
15.養血調經方
16.疏肝定痛飲
17.健脾和胃飲
18.七 鹿茸片
19.參茸花顆粒
20.五靈丹膠囊
三 對北京中醫教育的研究
1.民國時期北平國醫學院評介
2.民國時期北京地區中醫高等教育史研究——華北國醫學院評介
3.醫德教育與“醫戒十二條”——民國時期華北國醫學院的醫德教育
附 常用中成藥
序
對北京四大名醫臨床學術經驗的再實踐與傳承
蕭龍友(1870一1960年)、孔伯華(1884—1955年)、施今墨(1881—1969年)、汪逢春(1882—1948年),是自清末,歷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享譽北京以至全國的四位著名中醫專家,並稱為北京四大名醫。其生活的年代是我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大動蕩的時期,就中醫學的歷史發展而言,歷史造就了四大名醫,四大名醫也推動了歷史發展。
縱觀中醫歷史上的名醫諸家,除了天資聰穎之外,大都還靠各自的勤奮努力和名師指點,四大名醫也不例外。雖然他們的學術思想各具特點,但治學精神卻有極大的相近之處,他們都具有高尚的醫德、敬業的精神、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求古訓,熟悟經旨,以及不分門戶、博采眾長的精神。他們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又各具風采。
蕭龍友︰首重醫德倫理,倡導醫學修養。曾作“醫範十條”,對醫家苦口婆心,諄諄告誡;臨證詳審四診,且最重問診。他(診病) “問最留意,反復詢究,每能使病者盡吐其情”。治法因人而異,靈活準確,辨證用藥,注意形神並治,調理虛證,善育陰培本。治療虛損重視脾胃,而且醫藥並重,他認為“醫藥不能相分,只有醫藥並重,知醫明藥,才為良醫”。而且主張“醫藥為救人而設,本無中西之分”和門戶之見。足以說明蕭老治學精神之豁達開朗。生前著作有《現代醫案選》、《整理中國醫藥學意見書》、《息園醫隱記》、《天病論》等。
孔伯華︰首崇《黃帝內經》運氣學說,倡河間六氣皆從火化之說。他認為︰“疾病雖變化多端,但其變化機理皆可用五運六氣加以概括……系統分明,綱舉目張。”在臨床上重視濕熱致病,提出“肝熱脾濕”學說,故善治濕熱諸證。在學術上力衷丹溪思想,對“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頗有發揮。在辨證思維上重視髒腑辨證,提出了辨證論治的兩綱六要,即陰陽為兩綱,表里寒熱虛實為六要,兩綱包容六要,六要上屬兩綱,明乎此則足以萬變。基于上述學術特點,故在臨床治療用藥上偏于寒涼,善用石膏,善用新鮮藥材,對于中成藥的應用也很得心應手,特別是對紫雪丹的應用,實屬“絕招”。生前著作有《髒腑發揮》、《時齋醫話》、《中風說》、《診斷經驗》等文章,與合著的《傳染病八種證治析疑》。
施今墨︰在中醫學術上崇尚李杲脾胃學說,重視後天之本,重視氣血辨證,創立十綱辨證,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氣血,廣泛用于臨床諸病之辨證分析。同時,精于組方配伍,首創施氏對藥。在臨證治法組方潛藥上用藥平穩,忌寒涼攻伐。治外感熱病解表清里配比得當,給外邪以出路。治內傷病善于調理髒腑氣機升降,如升清降濁、升降脾胃、升降肺氣。對于久病入絡者,善用通達絡道之品,充分發揮了葉天士治絡病“通血脈,攻堅壘,佐以辛香行氣,是絡病大旨”的學術思想。贊同中西醫匯通思想,他認為中醫不能“各承家技,始終順舊”,要融會中西醫術,推陳出新。他明確指出︰“無論中醫、西醫,其理論正確、治療有效者,皆信任之……”即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中西醫匯通,發展中醫理論。在臨床上,率先引入西醫病名,分析病因病機,開創辨病(西醫病名)與辨證(中醫證候)相結合的辨證論治方法。另外,運用現代制藥技術改革中藥劑型,率先在其研制的中成藥中使用,如“氣管炎丸”、“高血壓速降丸”等。施先生創辦的華北國醫學院中西課程兼授,理論與臨床結合,使中醫教育適應了時代的發展。施先生生前診務繁忙,無暇著述,其學術思想主要從其弟子著述和文章中體現。
汪逢春︰重視後天之本,即對脾胃論述的崇尚,對于調理脾胃既重視益氣健脾,又兼顧養胃陰,融健脾消食、健脾理氣、健脾利濕于一體,使脾胃的運動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水谷精微的營養作用遍布全身,以利于疾病的康復。臨床上善治濕溫病,辨證細膩,立法嚴謹,主張“輕可去實”,熟練三焦辨證、四診合參,用藥輕靈、獨具風格。對于慢性病重視人體氣機升降的調節,在注重調理中焦脾胃的同時,也重視滋養肝血和溫補肝腎。深諳久病入絡之說,重視活絡通經藥的應用。臨證用藥講究炮制,幾乎對每味藥都注明炮制和加工要求。善用粉劑或中成藥,隨湯劑同服。另外,慣用輕宣疏解芳香的鮮品藥物,收效甚佳。
北京四大名醫既是中醫學的臨床學家,又是中醫理論家、教育家,他們的學術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後裔、弟子、門生或再傳弟子。在北京地區乃至于全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政府、媒體到當今中醫界人士,對于四大名醫的學術始終給予高度的重視,2008年5月,由四大名醫的後裔和入門弟子共同發起,成立了北京四大名醫學術研究中心,由我負責將四大名醫的後人、傳人組織起來,並繼續深入研究四大名醫的臨床學術繼承與創新。目的在于進一步全面深入研究、繼承、弘揚四大名醫的學術,並分別從各門派做起,編寫文章,匯輯成冊,逐步積累成為北京四大名醫經驗傳承系列叢書,為北京以及全國人民的健康事業作貢獻。
蕭龍友(1870一1960年)、孔伯華(1884—1955年)、施今墨(1881—1969年)、汪逢春(1882—1948年),是自清末,歷中華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享譽北京以至全國的四位著名中醫專家,並稱為北京四大名醫。其生活的年代是我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大動蕩的時期,就中醫學的歷史發展而言,歷史造就了四大名醫,四大名醫也推動了歷史發展。
縱觀中醫歷史上的名醫諸家,除了天資聰穎之外,大都還靠各自的勤奮努力和名師指點,四大名醫也不例外。雖然他們的學術思想各具特點,但治學精神卻有極大的相近之處,他們都具有高尚的醫德、敬業的精神、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求古訓,熟悟經旨,以及不分門戶、博采眾長的精神。他們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又各具風采。
蕭龍友︰首重醫德倫理,倡導醫學修養。曾作“醫範十條”,對醫家苦口婆心,諄諄告誡;臨證詳審四診,且最重問診。他(診病) “問最留意,反復詢究,每能使病者盡吐其情”。治法因人而異,靈活準確,辨證用藥,注意形神並治,調理虛證,善育陰培本。治療虛損重視脾胃,而且醫藥並重,他認為“醫藥不能相分,只有醫藥並重,知醫明藥,才為良醫”。而且主張“醫藥為救人而設,本無中西之分”和門戶之見。足以說明蕭老治學精神之豁達開朗。生前著作有《現代醫案選》、《整理中國醫藥學意見書》、《息園醫隱記》、《天病論》等。
孔伯華︰首崇《黃帝內經》運氣學說,倡河間六氣皆從火化之說。他認為︰“疾病雖變化多端,但其變化機理皆可用五運六氣加以概括……系統分明,綱舉目張。”在臨床上重視濕熱致病,提出“肝熱脾濕”學說,故善治濕熱諸證。在學術上力衷丹溪思想,對“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頗有發揮。在辨證思維上重視髒腑辨證,提出了辨證論治的兩綱六要,即陰陽為兩綱,表里寒熱虛實為六要,兩綱包容六要,六要上屬兩綱,明乎此則足以萬變。基于上述學術特點,故在臨床治療用藥上偏于寒涼,善用石膏,善用新鮮藥材,對于中成藥的應用也很得心應手,特別是對紫雪丹的應用,實屬“絕招”。生前著作有《髒腑發揮》、《時齋醫話》、《中風說》、《診斷經驗》等文章,與合著的《傳染病八種證治析疑》。
施今墨︰在中醫學術上崇尚李杲脾胃學說,重視後天之本,重視氣血辨證,創立十綱辨證,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氣血,廣泛用于臨床諸病之辨證分析。同時,精于組方配伍,首創施氏對藥。在臨證治法組方潛藥上用藥平穩,忌寒涼攻伐。治外感熱病解表清里配比得當,給外邪以出路。治內傷病善于調理髒腑氣機升降,如升清降濁、升降脾胃、升降肺氣。對于久病入絡者,善用通達絡道之品,充分發揮了葉天士治絡病“通血脈,攻堅壘,佐以辛香行氣,是絡病大旨”的學術思想。贊同中西醫匯通思想,他認為中醫不能“各承家技,始終順舊”,要融會中西醫術,推陳出新。他明確指出︰“無論中醫、西醫,其理論正確、治療有效者,皆信任之……”即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中西醫匯通,發展中醫理論。在臨床上,率先引入西醫病名,分析病因病機,開創辨病(西醫病名)與辨證(中醫證候)相結合的辨證論治方法。另外,運用現代制藥技術改革中藥劑型,率先在其研制的中成藥中使用,如“氣管炎丸”、“高血壓速降丸”等。施先生創辦的華北國醫學院中西課程兼授,理論與臨床結合,使中醫教育適應了時代的發展。施先生生前診務繁忙,無暇著述,其學術思想主要從其弟子著述和文章中體現。
汪逢春︰重視後天之本,即對脾胃論述的崇尚,對于調理脾胃既重視益氣健脾,又兼顧養胃陰,融健脾消食、健脾理氣、健脾利濕于一體,使脾胃的運動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水谷精微的營養作用遍布全身,以利于疾病的康復。臨床上善治濕溫病,辨證細膩,立法嚴謹,主張“輕可去實”,熟練三焦辨證、四診合參,用藥輕靈、獨具風格。對于慢性病重視人體氣機升降的調節,在注重調理中焦脾胃的同時,也重視滋養肝血和溫補肝腎。深諳久病入絡之說,重視活絡通經藥的應用。臨證用藥講究炮制,幾乎對每味藥都注明炮制和加工要求。善用粉劑或中成藥,隨湯劑同服。另外,慣用輕宣疏解芳香的鮮品藥物,收效甚佳。
北京四大名醫既是中醫學的臨床學家,又是中醫理論家、教育家,他們的學術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後裔、弟子、門生或再傳弟子。在北京地區乃至于全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政府、媒體到當今中醫界人士,對于四大名醫的學術始終給予高度的重視,2008年5月,由四大名醫的後裔和入門弟子共同發起,成立了北京四大名醫學術研究中心,由我負責將四大名醫的後人、傳人組織起來,並繼續深入研究四大名醫的臨床學術繼承與創新。目的在于進一步全面深入研究、繼承、弘揚四大名醫的學術,並分別從各門派做起,編寫文章,匯輯成冊,逐步積累成為北京四大名醫經驗傳承系列叢書,為北京以及全國人民的健康事業作貢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