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普法戰爭后被割讓給普魯士的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后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詳略得當,有着都德一貫的委婉、曲折、富於暗示性的風格,主題開掘很深。小學生小弗郎茲的心理活動,寫得細膩動人。教師阿梅爾先生作為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該文出世后。
被多個國家選入中小學生的語文教材。《柏林之圍》是與《最后一課》齊名的佳作,小說圍繞着茹沃上校這個老軍人的勝利幻想展開故事,既表現了這個重病老人天真而熱烈的愛國情感,也烘托出巴黎被圍的悲劇氣氛。小說不幸的結局使其具有一種催人淚下的悲劇力,以個人的悲劇反映了普法戰爭中法蘭西民族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