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正如你將從本書中讀到的那樣,大多數英國超市在本土已經困難重重。英國大眾消費的食品,超過3/4的是購自超市,這導致了超市之間如此激烈的競爭,為此我們將本書命名為《超市大戰》。

本書介紹的是英國四大超市特易購、塞恩斯伯里、阿斯達、薩夫威的發展史,以及彼此之間的血腥撕殺。英國超市的格局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形成的。它是各大連鎖超市之間無休止的殘酷沖突逐漸形成的結果。各大超市為了贏得英國顧客的心願和錢包,使用了各種手段,激烈的戰斗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每次,當我們走進一個大型超市的入口,就像是進入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戰場——超市大戰的前沿陣地。書中揭示了超市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超市發展到最後,只能通過不停地開店、擴大經營場所面積來佔據市場。當土地成為稀缺資源,要想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就只能通過並購。

本書還暴露了超市經營者和供貨商和客戶之間的關系,以及隱藏在收銀台後面殘酷的競爭。隨著國外超市巨頭的不斷在中國落戶,超市之間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如何才能在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如何使基業長青,這本來自英國超市的商戰能給我們一些有用的啟示。現在,超市巨頭們,像沃爾瑪、家樂福等在中國的發展策略都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這為中國的超市從業者們敲響了警鐘。


朱迪‧貝文(Judi Bevan)是一名財經新聞自由撰稿人、作家。1975年,她成為《投資者年鑒》的實習記者。從此,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此後,作為一名財經記者,她先後就職于《財經周刊》、《每日電訊報》、《星期日電訊報》等。1986年,她加盟《星期日泰晤士報》,擔任金融和商業新聞版副主編。3年後,她離開了該報社開始創作小說,出版了《了解內幕的人士》(The Insiders)、《城市暴君》(A CityThriller)等小說。1989年,她與未婚夫合著了《新企業大亨》(The New Tycoons)。20世紀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她每周都要為《每日電訊報》的商業版撰寫一篇商界領軍人物的略傳。同時,她還為多家出版社撰稿,其中包括《倫敦旗幟晚報》,《金融時報》和《Harpers & Queen》雜志。她還是暢銷書《瑪莎百貨的興衰》(傳記)的作者,並因此而成為于2002年WH史密斯商務圖書年度獎(WH Smith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in 2002)的獲獎者。
 

目錄

編輯手記
中文版序
作者序 超市大戰前沿快報
致謝
重要人物
賽恩斯伯里王朝
第1章 戰線
第2章 塞恩斯伯里的崛起
第3章 從街頭叫賣起家
第4章 北部地區硝煙四起
第5章 來自蘇格蘭的入侵者
第6章 賽恩斯伯里的重要人物
第7章 爭霸戰
第8章 戰略聯盟
第9章 供應商,是敵是友
第10章 爭奪薩夫威
第11章 塞恩斯伯里的倒退
第12章 特易購勝出
第13章 主要經營數據對比
作者小傳
 

超市大戰前沿快報

我喜歡超市,是它們將我這樣的婦女從日常采購的勞動中解放了出來。我很忙,如果我能夠在90分鐘之內采購好足夠維持一個星期的食品,我就有時間輔導女兒做家庭作業,掙錢養家,或者泡在浴缸里洗澡的時候讀一本好書。現在,我越來越多地在網上購物,這樣有人會將我訂購的商品送上門來。

超市將世界帶到了我的家門口,但是它們並不是只提供讓人驚喜的新鮮食物和已加工的食品,它們還賦予我選擇烹制食物方式的自由。

如果我希望花上幾個小時為朋友們做一頓有三道菜的晚餐,我可以在家附近的塞恩斯伯里(Sainshury)、特易購(Tesco)和維特羅斯(Waitrose)找到我需要的一切。如果我決定做一頓意大利飯,我就要挑選普羅奇尼蘑菇、新鮮的紫蘇和白干酪。如果是做其他我愛吃的飯菜,那麼來自各大洲的香草、佐料、調味汁和蔬菜就都是我所需要的。

如果我已經筋疲力盡,只想盡快坐在餐桌前享受美味可口並且營養豐富的家常飯,我可以買一份即食的寬面條、咖喱飯、干酪通心粉,或者一包拌著蔬菜葉和新鮮水果的沙拉,到家後,不到10分鐘就能吃上了。我可以選擇高脂肪或低脂肪的食物、用糖或甜味劑制作的甜點,還有新鮮或冷凍的蔬菜。

如果我喜歡自己切胡蘿卜或給豆類去皮,我可以去找胡蘿卜和豆類;如果我不喜歡自己動手,我可以將一袋切好的胡蘿卜條或剝好的豆角扔進我的購物車里,不過就要為別人的勞動支付報酬了。

而我的母親就沒這麼幸運了。在我的記憶里,在20世紀50年代和她一起購物是件非常讓人頭痛的事,因為她要在三四家單調的小商店里排隊,購買那天她需要的東西。冬天,那些商店敞著大門,里面非常冷。只有在塞恩斯伯里,超市里的切片機工作著,木板拍打黃油成型的聲音以及鋼絲切開奶酪所散發出來的氣味,都在我的記憶深處,讓人難以忘懷。至于其他的商店,商品的質量完全沒有保證,而且種類少得可憐,店主也不友好。由于受到轉售價格政策的保護,商品的價格比起我們當時的收入來,顯得非常的高。1950年,食物的支出佔到家庭收入的1/3,而現在已下降到了1/6。

我在倫敦的郊區長大,那時那里的商店每周一至周六營業,早上9點開門,下午5點關門。每周一,肉鋪和魚商停業休息;每周四,午餐之後所有的店鋪都關門。多虧在英國的超市之間發生了激烈的大規模競爭,我才可以想什麼時候去購物,就什麼時候去購物。

在過去的20年里,針對消費者的需求,英國的超市做出的靈活反應使美國的同行自嘆不如。英國消費者提出的需求,推動了商品及服務向前發展,在提供方便食品和非食品商品、延長營業時間、網羅世界各地美食和有機農產品、提供公平貿易商品、使用標簽注明商品成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並不是說我少年時那些冷清的商店不好,我敬重那些質優的肉店,尤其是那些人們能買得起東西的商店,這些商店提供了一些超市無法提供的東西。

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采購家庭日用品和食物依然是一件單調而乏味的重復工作,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拒絕走比15分鐘更長的路程來做這件事。很少有人聲稱,在某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擁擠在塞恩斯伯里、特易購或阿斯達(Asda)的人群中購物,能夠使他們心情舒暢。雖然作為購物人群中的我,的確非常眷戀早先的購物情景。

但是,英國超市的格局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形成的,它是各大連鎖超市之間無休止的殘酷沖突而逐漸形成的結果。各大超市為了贏得英國顧客的心願和錢包,使用了各種偽裝手段,從臉上堆滿助人為樂的笑容、信誓旦旦用自己的聲譽所做的保證、向顧客提供慷慨大方的商品價格、華而不實的宣傳口號,再到誘人的“良性競爭”,激烈的戰斗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每次,當我們走進一個大型超市的人口,就像是進入了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戰場——超市大戰的前沿陣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