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四章內容︰第一章,清代新疆行政制度;第二章,清代新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第三章,清代新疆人口變遷;第四章,清與民國時期的新疆區域文化研究。
黃達遠,浙江嵊州市人,1973年生。2006年畢業于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8年四川大學宗教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主要從事邊疆城市問題、少數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課題兩項。出版專著一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余篇。現為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目錄
自序︰解讀區域社會史視角下的邊疆
第一章 清代新疆行政制度
第一節 清代新疆鎮迪道與地方行政制度之演變
第二節 試論清代新疆回部的扎薩克制度︰以哈密回旗為例
第二章 清代新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第一節 清代中期新疆北部城市崛起的動力機制
第二節 清代新疆政區變革與城市發展
第三節 清代伊犁城市體系研究
第四節 晚清新疆城市早期現代化的轉型與變遷
第三章 清代新疆人口變遷
第一節 清統一前後新疆地區社會概況及人口的恢復
第二節 乾嘉年間至道光初年新疆人口的迅速增長
第三節 道成年間新疆人口的繼續增長
第四節 西北邊疆危機與新疆人口的減少
第五節 光緒初年至清末新疆的人口變遷多重視角下的邊疆研究
第四章 清與民國時期的新疆區域文化研究
第一節 新疆回城的社會文化特征
第二節 清代巴里坤的漢文化研究
第三節 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九世哈密王陵考察
第四節 新疆少數民族中的薩滿教探析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清代新疆行政制度
第一節 清代新疆鎮迪道與地方行政制度之演變
第二節 試論清代新疆回部的扎薩克制度︰以哈密回旗為例
第二章 清代新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
第一節 清代中期新疆北部城市崛起的動力機制
第二節 清代新疆政區變革與城市發展
第三節 清代伊犁城市體系研究
第四節 晚清新疆城市早期現代化的轉型與變遷
第三章 清代新疆人口變遷
第一節 清統一前後新疆地區社會概況及人口的恢復
第二節 乾嘉年間至道光初年新疆人口的迅速增長
第三節 道成年間新疆人口的繼續增長
第四節 西北邊疆危機與新疆人口的減少
第五節 光緒初年至清末新疆的人口變遷多重視角下的邊疆研究
第四章 清與民國時期的新疆區域文化研究
第一節 新疆回城的社會文化特征
第二節 清代巴里坤的漢文化研究
第三節 多元文化視角下的九世哈密王陵考察
第四節 新疆少數民族中的薩滿教探析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近年來,區域社會史研究成為史學界的一門顯學,取得了諸多突破。隨著區域社會史研究的興起,這一新風也吹進了新疆史學界,也帶動和拓展了新疆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新疆是重要的邊疆地區,但對于邊疆的概念理解部並不相同。
“邊疆”的概念具有多重性,民國時期一些學者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1942年,社會學家吳文藻已經指出了文化邊疆和政治邊疆的區別︰“國人之談邊疆者,主要不出兩種含義︰一是政治上的邊疆,一是文化上的邊疆。政治上的邊疆,是指一國的國界或邊界言,所以也是地理上的邊疆。”“東南諸省,以海為界,本是國界,而並不被視為邊疆;反之,甘青川藏,地居腹心,而反被稱為邊疆,這明明不是指國界上的邊疆,而是指文化上的邊疆。”“舊稱邊疆為‘化外’亦代表文化的觀點。所謂‘化外’就是蠻荒未開化的區域”。華西社會學代表人物之一的李安宅認為,“邊疆”是一個與“內地”相對應的概念,“邊疆所以不與內地相同的緣故,就自然條件而論,不在方位而在地形;就人為條件而論,不在部族而在文化。”他引賴德懋(即美國學者Owen Lattimore,今譯歐文‧拉鐵摩爾)的觀點,認為中國有兩種文化︰精耕細作的農耕文化和粗放的游牧文化,中間是過渡地帶的耕牧皆有的邊緣,可見其吸收了歐文‧拉鐵摩爾的觀念。歐文‧拉鐵摩爾是美圄研究中圄邊疆問題的專家,出版了《中圄的亞洲內陸邊疆》。柯象峰指出,邊疆可以按照兩類進行劃分,一是地域的劃分方法;二是民族的分類法。最好是兼顧地理的和民族的二因素來看待邊疆。張少微則認為,“今日所謂的中國的邊疆地域只是包括內蒙、新疆、青海、西藏、西康和雲南而己。”林耀華搐出,所謂“邊疆”,“非即地理名詞,亦指人類社會。邊區社會也一樣的包括以上三個要素的交互作用(環境、人類、文化),只因邊區或有特殊情形,三個要素的交互作用即和中心區域不同。”
邊疆是一個動態概念。正如有學者指出,在我圄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中,“邊疆”之“邊”既有邊緣之意也有邊遠之意,“邊疆”之“疆”乃指被劃定的某個區域,國家形成後則指國家管轄的土地,即所謂的疆域。邊疆是圄家領土或版圖上的邊緣性的部分,是國家的特殊疆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個政權的疆域是不一樣的,因此必須按照具體的歷史條件來看待邊疆。近期,還有學者提出邊疆是華夏和周邊族群的邊界。王明弼在《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一書中指出,自漢代起,至少有四種“華夏邊緣”。第一是定居、行農業並統于國君的人群,如朝鮮;其次是行混合農業的但未統于國君的人群,如南蠻;第三是游牧且統于中央權威者,如匈奴;第四是游牧或半游牧而處于分裂性部落結構中者,如西羌。他還指出,“事實上,‘中國人’並不完全依賴內部文化的一致性來凝聚,凝聚他們最主要的力量來自于華夏邊緣的維持。”這是從族群關系的角度來認識邊疆,以“華夏邊緣”闡釋“邊疆”。
……
“邊疆”的概念具有多重性,民國時期一些學者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1942年,社會學家吳文藻已經指出了文化邊疆和政治邊疆的區別︰“國人之談邊疆者,主要不出兩種含義︰一是政治上的邊疆,一是文化上的邊疆。政治上的邊疆,是指一國的國界或邊界言,所以也是地理上的邊疆。”“東南諸省,以海為界,本是國界,而並不被視為邊疆;反之,甘青川藏,地居腹心,而反被稱為邊疆,這明明不是指國界上的邊疆,而是指文化上的邊疆。”“舊稱邊疆為‘化外’亦代表文化的觀點。所謂‘化外’就是蠻荒未開化的區域”。華西社會學代表人物之一的李安宅認為,“邊疆”是一個與“內地”相對應的概念,“邊疆所以不與內地相同的緣故,就自然條件而論,不在方位而在地形;就人為條件而論,不在部族而在文化。”他引賴德懋(即美國學者Owen Lattimore,今譯歐文‧拉鐵摩爾)的觀點,認為中國有兩種文化︰精耕細作的農耕文化和粗放的游牧文化,中間是過渡地帶的耕牧皆有的邊緣,可見其吸收了歐文‧拉鐵摩爾的觀念。歐文‧拉鐵摩爾是美圄研究中圄邊疆問題的專家,出版了《中圄的亞洲內陸邊疆》。柯象峰指出,邊疆可以按照兩類進行劃分,一是地域的劃分方法;二是民族的分類法。最好是兼顧地理的和民族的二因素來看待邊疆。張少微則認為,“今日所謂的中國的邊疆地域只是包括內蒙、新疆、青海、西藏、西康和雲南而己。”林耀華搐出,所謂“邊疆”,“非即地理名詞,亦指人類社會。邊區社會也一樣的包括以上三個要素的交互作用(環境、人類、文化),只因邊區或有特殊情形,三個要素的交互作用即和中心區域不同。”
邊疆是一個動態概念。正如有學者指出,在我圄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中,“邊疆”之“邊”既有邊緣之意也有邊遠之意,“邊疆”之“疆”乃指被劃定的某個區域,國家形成後則指國家管轄的土地,即所謂的疆域。邊疆是圄家領土或版圖上的邊緣性的部分,是國家的特殊疆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個政權的疆域是不一樣的,因此必須按照具體的歷史條件來看待邊疆。近期,還有學者提出邊疆是華夏和周邊族群的邊界。王明弼在《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一書中指出,自漢代起,至少有四種“華夏邊緣”。第一是定居、行農業並統于國君的人群,如朝鮮;其次是行混合農業的但未統于國君的人群,如南蠻;第三是游牧且統于中央權威者,如匈奴;第四是游牧或半游牧而處于分裂性部落結構中者,如西羌。他還指出,“事實上,‘中國人’並不完全依賴內部文化的一致性來凝聚,凝聚他們最主要的力量來自于華夏邊緣的維持。”這是從族群關系的角度來認識邊疆,以“華夏邊緣”闡釋“邊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