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杏園金方名醫經驗叢書》即將刊行之際,我重新走進這套叢書的資料庫——“國醫文庫”。心情前所未有的輕松,撫一撫老先生們的醫案,把恩師的墨寶再描摹一下,或是重新領略一下聲像資料中前輩們的大醫風範……業已泛黃的記憶漸漸清晰起來。心頭的點點甘苦,在此刻,都已化為最最美好的回憶了。如今看來,幾十年的名醫文獻收藏整理工作,雖可謂來之不易、幾多艱辛,卻又仿似水到渠成一般。能有今天的收獲,有幾個人不能不提。
父親于我——潤物細無聲
在童年的記憶中,父親從未板起過面孔,或是教訓我應該做什麼,然而我人生中的每一步,卻無不深受著他“潛移默化式”的影響。清晨,坐在父親膝上,仰起頭看青勢神色莊重地背誦著醫書;午後,纏著品茶的父親,讓他再講一講橘井杳林的故事;假日里,牽著父親的手,漫步在琉璃廠的街道上,听他聊著古玩書畫中的奇聞軼事,或是看他把搜羅到的中醫古本捧回家時那滿足的樣子……父親的種種舉動,無不讓年幼的我對中醫充滿了好奇與想象,而我日後對名醫文獻收藏的痴迷也應該是源于此吧。
恩師予我——豈徒學問文章
在我成年後,父親因所謂的“歷史問題”,被剝奪了看病的權利,于是讓我去北京中醫學院找他的師兄祝諶予教授,隨他習醫。誰知當我興沖沖地到了祝老住處,心卻先涼了半截兒:批判祝老的大字報比批我父親的還要多。祝老得知了我的來意後,對我說︰“我現在的處境也不好,沒有精力為你系統地講些什麼。好在你的中醫根底不錯,這樣吧,我先送你一套中醫學院的教材,你回去自修,有不明之處再來找我。我晚上在家出義務門診,你來吧。”
老師待我如子,不僅傳我學術,更為我在醫學事業上的成長,用盡了心血。1986年,老師支持我創辦了北京杳園金方國醫醫院(原名順義國醫院),並廣邀京城名家劉渡舟、李介鳴、董德懋、翟濟生、趙紹琴、劉貴權、屠金城、張秀琴、裘緝融、肖承宗、郭蔭楠、陳文俊等前輩來院坐診。此後的幾年間,這個京郊的小醫院大家雲集,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涌至。老師以古稀之年,堅持親自坐診,歷十三載,寒璁未輟,直至生命的最後階段。建院伊始,老師曾對我說︰“辦醫院、診病是為當前服務,若是能將這些老先生們的經驗保存、整理出來,就是為今後服務了。現在有這麼多好老師扶持你,你要耐得住清貧和寂寞,踏踏實實地下十年苦功,盡可能完整地保存老先生們的學術資料,留待日後的整理研究。”老師的話可謂情真意切,數十年來,我不敢有片刻遺忘。第一步工作,為每一位老專家設立門診大病歷,由醫院統一保管。同時,選拔青年人才隨他們抄方侍診、詳細記錄。幾年下來,病案室己初具規模。對于一個學醫的人來說,讀著這些醫案,尤其是不時還能讀到老先生們的親筆辨證分析,真是莫大的享受!可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接踵而至︰老師的醫案中有時會出現一兩味難以理解的藥,如杲從癥狀舌脈或是辨證分析去強行解釋,似乎有理,但總感到有些牽強。問題出在病歷的記錄上,由于病人太多,抄方學員不可能把老師所有提問和病人的回答都記錄下來,而往往正是漏掉的那一兩句話,激發了老師的靈感。怎樣才能把這些閃光點捕捉到呢?我開始嘗試白天用錄音機錄音,晚上再把听到的補到病歷中。可是,當時的錄音機效果不行啊,再加上診室內外人聲紛亂,就算開大音量,把耳朵貼在錄音機上,還是有听不清的地方,于是我又想到了錄像。只要能把老師診病的全過程拍攝下來,再配以文字病歷,那麼不但能縴毫畢現地展現老師的學術,就連老師的接診技巧、每一步的診療推理思路也都能展露無遺。這個讓我興奮不已的主意再一次得到了老師的大力支持,踫到不讓拍的病人,老師就很認真地給他講這個“系統工程”的意義。就這樣,祝老的聲像病歷一拍就拍攝了九年。于是有了這“國醫文庫”中的“鎮庫之寶”。
在診疔之余,老師還倡導開展“名老中醫經驗專題講座”等學術活動。幾年下來,醫院收藏了大量的講稿、現場錄音錄像和老大夫們的親筆醫論、醫話及墨寶。現在,這些資料已成為研究這些名家學術思想的寶貴財富。
師兄與我一感于山、合于行
“書不外借,免開尊口”,師兄祝肇剛先生的“原則性”確實讓不少熟人大大地踫過釘子。但對我,這“一定之規”卻總能網開一面︰不但能借,師兄索性把家里的藏書搬到了醫院的書架上,這其中就有師兄珍藏多年、由祝老親筆手書的《施今墨臨床經驗集》等書稿。這些年來,我們之間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資源共享”。
記得建院之初,百事待舉,而師兄的協助使很多的紛亂都變得井然有序。大到醫院規劃,小到專家接送,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支持,豐富了今天的“國醫文庫”,更成就了我與師兄幾十年的友情。
十年前,我曾經治療了一個重癥血小板減少患者,雖然數易治法,但效果不佳。幾個月後,患者拿著一張處方對我說︰“我現在已經痊愈了,是醫專的王校長治好的。”于是我登門求教。王老師淵博的學識、不凡的談吐令我嘆服。更令我驚喜的是,王老師是北京中醫學院第7屆畢業生,祝老曾與其講授《金匱要略》,並親自帶教臨床。這樣算起來,王老師還是我的師兄呢!我們越談越投機,真是相見恨晚。此後,我們經常聯系和交流,我亦多次懇請王老師退休後與我和師兄祝肇Wll先生一道,共同完成上代名醫身後事,系統整理前輩們留下的豐富資料。王老師慨然應允︰“繼承發揚老師的學術經驗,我責無旁貸。”2004年舂節,我們如約走到了一起。于是,我將醫院多年的收藏和盤托出,並與年輕同仨一道組成《叢書》編委會,由王老師任主編,共同對曾來本院應診的十數位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進行系統整理研究。
結語
整理工作是從祝老的晚年醫案入手的,著力展現祝老用方的精妙所在。需要說明的是,這套叢書可能會引用一些曾經發表過的名醫驗案,目的是為了盡量保持他們學術的完整性,而並非掠美。雖然我們水平有限,可能無法盡善盡美地聞發老師們的思想,但對于醫案本身,卻未敢增刪,希望能與讀者分享這些大家們的“原案之美”。
如今夙願初嘗,且讓我在這“國醫文庫”中,伴著回憶,盡情地陶醉一番吧。
薛鋸夫丁亥年立夏序于北京杏園金方國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