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政

中國新政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第三視野中的「胡溫新政」

破解中國改革發展十大陷阱

揭示高層內幕 詮釋政策背景

該書總結了新中國輝煌60年三大新政成果,反思了歷次改革積累的一些問題,尤其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後出現的難題和挑戰;書中認為中國已經開啟了第二次改革,並深刻闡述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未來三十年征程的系列改革著力點。

該書作者之一紀碩鳴,為《亞洲周刊》資深特派員、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常任辯手,以社會學的視野從事社會研究,擅長深度報導。曾獲香港最傑出同志議題報導獎;連續五次獲亞洲出版業協會頒發的新聞報導獎。2006年1月的《廣角鏡》雜志刊出紀碩鳴和周東華合寫的《中國跨入第三時代》長篇文章,隨後在鳳凰衛視的《新聞今日談》節目作了闡述。該文由於觀點清新獨特,有深度,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引起中央有關部門的關注。《中國新政》是在《中國跨入第三時代》基礎上全面充實深度整理而成。

該書將新中國建立以後的歷史轉折,以時代特征划分為革命立國、改革建國、和諧富國等三個時代的三大新政謀略,以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事件為出發點,進而梳理出中國發展過程中的時代特征,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發展的三個時代的論述,重點闡述了「第三時代」的形成、特點,及未來的走向。書中認為中國走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一次被動和應景式的策略性選擇,而是自共和國建立以來發生的又一次歷史性大轉折和大跨越,其意義與曾經已出現過的1949年、1978年的兩次轉折有著同等的社會內涵,「和諧社會」正在開啟著一個新的社會歷史發展的征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新政》提出了中國進入第二次改革時代的思考。雖然都是改革,但改革的理論、內容、思考都與上一時代不同。中共第四代領導核心執政以來,面對國際國內的社會變化,提出了中國再改革的理論思考,而這些理論建樹的背後,是一個時代的變化。書中概括了支撐新政的改革發展理論的十大變化,揭示了中國新政的時代特征,對了解中國時政極具參考意義。

作者在書中並不回避這個時代難題及實現新政目標道路上的挑戰。「開啟嶄新的『和諧富國戰略』的歷程,需要突破歷史積累的難題,在承接上一個戰略時代留下的巨額財富的同時,更需要面對『財富』背後曾經被『掩蓋』的問題。」作者在書中提出新一輪改革需要破解的十大困境及解決思路,包括:模式轉化,真正跨越「改革傳統」;利益多元,建立新的利益協調機制,形成新的社會凝聚力;上下博弈,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關系;腐敗現象嚴重,建立有效的制約模式;公共服務,實現政府角色轉換;民主法治,在黨的執政中達到和諧統一;社會公平,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機制;社會循環,在平穩發展中完善「自我糾偏機制」;經濟發展,實現政府能力與市場能力有機結合。

作者在最後提出,雖然中國以及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前進的道路上仍然艱辛坎坷,一系列的大事件也凸顯了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制度和價值的難題,但是中國政府適時地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社會」這一科學社會價值觀,建立核心價值觀體系,給由於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價值觀缺失的中國是一個最好的補充。
 

目錄


導言 三大戰略的歷史背景與現實由來
依循歷史軌跡,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年可划分為三個相互(彳金亍)接的時代脈絡,呈現出中國社會發展的三個階段的戰略思考:一方面表現出十分穩定的社會政治格局,另一方面在社會發展層面上出現過多次思想觀念與路徑選擇的轉型與變革。三個歷史階段分別面對著各自的社會矛盾,面臨著各自必須回答與解決的時代難題,必定以選擇不同的戰略及政策取向和發展路徑為時代或各階段的主要任務。
一、革命立國戰略
二、改革建國戰略
三、和諧富國戰略
第一章 自上而下的時代轉折
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使中國改革的「元問題——局長的目的是什麽?發展的模式應怎樣?發展的利益取向誰是誰?」等被重新提及與審視。自此,中國一場由上而下的問責與自省,一場新舊發展觀念的沖突與變革,一場跨越時代的歷史性探索與轉換,在此「災難」的反思與拷問中悄然展開。
一、探索回歸憲法之路
二、改革進入拐點遭拷問
三、中國「新發展觀」初露端倪
第二章 中國往哪里去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田間到工廠。兩個不同領域,改革的軌跡截然不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農業公有制的問題,但城市改革卻不然。中國先後對國有企業實行了「讓權讓利」、「承包經營責任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但一波接一波的企業改革仍然沒能根本解決國有企業最深層的產權問題及仍顯低下的效益問題。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產流失的爭論一直相伴左右。爭論及反思在繼續發酵,並逐漸從純經濟學的討論發展到對整個社會改革的反思。
一、人均千美元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二、沉重的「新三座大山」
三、非公企業的尷尬
四、胡錦濤為改革爭論划句號
第三章 和諧社會的目標確定
「和諧社會」是對「小康社會」更全面更深刻的概括,對當前中國社會的新問題、新矛盾具有相當的針對性,表現為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六大特征。和諧社會理念的確立,標志著中國國家治理和發展理念的重大轉變,終於擺脫了「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開始確立執政黨應有的治國理念與思維模式,是應對和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過程中各種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的重要科學理念。
一、省部級培訓班拉開和諧社會序幕
二、和平、和解最終為和諧
三、從和平崛起到和平發展
第四章 全面反腐鞏固執政地位
一、新時代黨的建設重點轉移
二、反腐重塑共產黨形象
三、和諧社會從反腐開始
四、政治體制改革從加強「輿論監督」開始
第五章 中國發展理論的新框架
一、「革命黨」須向「執政黨」轉變
二、中國發展理論應與時俱進
三、四位一體的新發展觀念與思路
四、「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
五、「北京共識」到「全球共識」
六、告別「先富」走向「共富」
第六章 中國式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
一、堅冰突破,轉型中的市場經濟
二、市場經濟與科學發展
三、改革開放成果有能力應對危機
第七章 新時代面臨的十大問題
一、模式轉化,能否真正跨越「改革傳統」
二、利益多元,能否形成新的社會凝聚力
三、上下博弈,能否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關系
四、腐敗泛濫,能否找到有效的制約模式
五、增長模式,能否找到中國經濟平穩較快持續發展的模式
六、公共服務,能否實現政府「角色轉換」
七、民主法治,能否在黨的執政中達到和諧統一
八、社會公平,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機制
九、社會循環,能否在平穩發展中完善「自我糾偏機制」
十、經濟發展,政府能力與市場能力如何有機結合
第八章 尋找新的社會價值體系
一、歷史的遺憾: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百年缺失
二、重拾人文價值的思考
三、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已經脫去了貧窮和藩后的帽孑,成為世界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經大大超過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雖然中國的逾2萬億美元僅占份額不到7%,但在過雲3年,全球GDP增長中將近20%來自中國。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5年后要成為頭號貿易大國。在這一場世紀爭強的博弈中,中國站起來了,但還遠遠不夠。胡錦濤描繪中國在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總起來說是力爭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按照現在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估算,就是要達到4萬多億美元。那時中國的人均GDP雖然相當於3000美元,仍然只有相當於目前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下限,但中國已經可以走出發展中國家層沃,邁向國家富裕強盛的目標。

中國要走上丁纂富國強盛之路,再不是言目單純講友展,破壞均衡求增長,擴大規模棄生態的結果。科學的庋展將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為主要特征。中國的發展將以人為出發點,螅調經濟社會協同進步,發展成果全民共享;自主創新將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主動力,就此凸顯民族利益的重要考慮,形咸建設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轉換。

在和諧為主旋律的基礎上,中國新的發展恩想已經形咸。W括超來就是凸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觀念」;強調發展必須以人為本、自主創新「兩個新立足點」;着力實現國際和平、國內和諧、兩岸和解「三個新國標」。「三和」目標是中國走向富民強國之路的環境建設,它既是中國得以螅盛的基礎,更是中國強盛后的國標選擇。
     
胡溫執政剛開始曾經提出回歸憲法,外界認為他們會很快迸入政治體制改革,或許胡溫也是這麼考慮的。但2003年遇到的問題,使他們發現政治體制改革有個過程。開始他們從憲跤民主政治的角度去考慮發展的問題,但遭遇非典及孫志剛事件,全國黨跛信訪部門共受理12723人(件)次來信來訪,比上年上升4.1%,其中,中央和國家機關受理公民信訪量上升四威六,國家信訪局受理公民信訪量上升了14%后,意識到閫題沒有那麼簡單,於是胡錦濤從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民閫到底關心的是什麼問題。為此,2003年胡錦濤在「七一」講話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群眾利益無小事」,並在重塑群眾利益至上的同時,提出了「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執政理念。從而顛覆了中國歷來強調的利益一元化。隨后,於2003年9月召開了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繼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你制11年后,再次做出了關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決定。針對新的形勢和發展要求,會議和盤托出了一個新的發展理念: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落實「五個統籌」。

2004年初,全國人大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又首漢將「保護人權和私有財產不得侵犯」寫入新憲湛,使社會關注的民生、民權、民利等問題在根本制度上得到法律的確認與保障。至此,指導中國未來經濟改革社會發展的新的理論形態,在2003年各種矛盾與難題中初見端倪。科學發展觀是以祝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主政一年中取得的最重要理論威果。理論的生命力,首先表現在對現實社會矛盾是否具有強勁的響乎能刀,這了方面表現在對新環境面臨的備種復雜問題和矛盾應具有直接的解析力;另一方面則反映在對未來發展路徑和政策選擇能攘供現實的實踐指引力。可以看出,科學發展觀同時具備着邏輯與實踐的雙重理論晶格。它依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土系列現實問題和矛盾轉換,它敏銳地粟焦中國現實社會急需解決的兩大矛盾:人與人及社會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明確闡明對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的理性反思與超越,表明單純經濟增長不等子經濟發展,單純的經濟發展不等於社會迸步的觀點,強調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徑,必須走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