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後的儒家思想和命運。從孔子“作《春秋》”及其歷史傳承展開論述,梳理了曾子、子思、孟子和荀子等先秦儒家在中國歷史中的思想譜系,以生動平實的語言講解了先哲思想之間的傳承和爭論;深入儒家有關詩、禮、樂、心、性、情等思想的文本,發掘出其豐富、原發和獨特的哲理光彩。
作者講解儒家哲學時融入了現象學和結構主義的視角,還原了中國傳統哲學中最具生命感、最富于詩意的部分,與當代西方哲學形成有趣的對話場域,展現了向中華文明之根的開放性回歸路徑。
張祥龍,專業研究方向︰東西方哲學比較、現代西方歐洲大陸哲學(以現象學為主)、中國古代先秦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