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走到山洞口,站在陡峭的懸崖邊,雙手緊貼岩壁,踮起了雙腳,迎面而來的暖風撩起她灰白的長發。眼前,死海鑲嵌在廣袤無垠的大地上,寂靜得沒有一丁點兒的聲音。
歷史的車輪依舊在滾滾向前。
14年來,聖徒們冒著生命危險,四處布道,傳播著耶穌的思想,不惜被斬首、割喉剝皮、投石擊斃,甚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這一切的苦難,絲毫沒有妨礙聖徒繼續傳道布教的決心。在巴勒斯坦、斯基泰、弗里吉亞、馬其頓、塞浦路斯、埃塞俄比亞、印度、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佩爾斯和希臘,都深深地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無論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智者、銀行家、商人,還是奴隸,都紛紛皈依基督。在羅馬,權力階層也加人進來。馬克用筆記錄著基督的聖跡,馬太據聖經語錄證實了耶穌便是先知們預言的聖人,這些文字便是福音書。耶穌尚未在人間建成上帝的王國,然而他的復活,卻使得凡夫俗子們擺脫了生之痛苦和死之恐懼。
瑪利亞在這場思想大革命中扮演了眾多的角色:她就是救世主從投石酷刑下拯救出來的罪人;是那個用自己的頭發清洗耶穌雙腳的馬德林的瑪麗;也是那第一個見證耶穌復活的抹大拉的瑪麗。最後,瑪利亞追隨耶和華,離開了巴勒斯坦。這些年里,這對戀人秘密地在世界各地流浪布道,做出許許多多驚世駭俗的舉動。
瑪利亞凝視著腳下的昆蘭遺跡。就在那兒,埃森尼靈修派向耶路撒冷政治宗教聯盟占領軍發起挑戰。早在兩年前,第十歲馬軍團的鐵蹄踏平了整個昆蘭。所到之處,塵土飛揚,屍骸遍野。城樓、修道院、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皆被夷為平地,眾多的書籍也轉瞬灰飛煙滅。
兩位流浪者長途跋涉後回到猶太,決定暫時棲身在這湮沒於沙海中的聖殿。從前昆蘭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隱秘的棲身之所,現在他們對昆蘭有一份難以割舍的依戀之情。
難以忍受眼前靜謐的景象,瑪利亞轉身走進狹小陰冷的拱洞。耶和華坐在亞麻墊上,捋著胡須,凝視著她。瑪利亞的眼中滿是哀愁。
「我必須向你坦陳,瑪利亞。革命,從來就不是在柔情蜜意中誕生,它只能在痛苦中誕生。」
瑪利亞在耶和華面前跪下,任耶和華輕撫她的長發。她白我寬慰道:「我們已經改變了昆蘭的歷史。」
耶和華傾身向前,輕輕在瑪利亞的雙唇上印上一個吻。這一吻,包合著的愛意多於對信徒的祝福。「是世界的歷史。」他字字鏗鏘地糾正到。
耶和華站起來,舒展關節,朝一塊平坦的石頭走去,石頭上鋪著數塊寫滿了精細文字的毛皮。耶和華將這幾塊毛皮卷起來,用亞麻絨裹住。
「我們即將大功告成。革命進展神速,快得讓人難以置信。種子發芽成樹,樹密成林的那一天指日可待了。」
他將這厚厚一捆皮卷塞進一個露出地面四分之一的泥罐中。年華老去迫使他必須用文字記下過往歲月的點滴。耶和華曾當著使徒們的面宣講道:「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亦沒有什麽秘密可以永遠隱藏。」他選擇在昆蘭埋下對未來的預言,以此減輕良心的負擔。驚世駭俗的一段歷史就從此深深埋藏在這里。
瑪利亞用剩下的碎毛皮將泥罐塞滿。他們親手從牆上刮下一層 黑的黏土,揉搓成黏稠一團塗滿罐口。如此一來,這些手稿才有可能在這個密封容器中永世保存下來。他們將這珍寶小心翼翼地埋在地下深處,簡單地收拾了一下細軟就離開了山洞。
隨後,他們悄元聲息地消失在地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