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楊式太極劍,是在楊式太極拳的補充、延伸和發展。太極劍的動作要領,都和太極拳是一致的。演練時,要求柔和緩慢,圓活連貫,虛實分明,輕靈沉穩,在技擊上講究以柔克剛,以迂為直,舍己從人,後發先至。此外,不但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還要“以身運劍,劍神合一”,在劈、點、挑、刺的瞬間,可以適當加快速度,顯得更有氣勢。如果用長劍穗,還要考慮劍穗運轉的靈活性與美觀性,既要運劍又要運穗。楊氏太極劍流傳廣泛,版本頗多。楊氏太極劍的屬楊氏太極拳類型的短器械,它源于楊氏太極拳,因此,它的演練方法、基本要領以及取風格,特點與楊氏太極拳基本相同,而又獨具特色,它古撲典雅,舒展流暢,與太極拳功架渾然一體。
目錄
上篇 劍術理論篇
一、劍器之覓蹤
二、劍術之尋真
三、劍說之辯證
四、太極劍經歌訣
(一)敬字訣(四言二百句)
(二)靜字訣(四言二百句)
(三)靈字訣(四言二百句)
(四)中字訣(四言二百句)
(五)圓字訣(四言二百句)
(六)松字訣(四言二百五十五句)
(七)空字訣(四言二百句)
(八)韻字訣(五言二百句)
五、劍術正果功三乘
六、怎樣練好太極劍
(一)聚精會神 克服懶散
(二)輕靈貫穿 力戒遲緩
(三)中正安舒 力戒歪斜
(四)松肩沉肘 防止寒肩
(五)虛實分明 切忌勞步
(六)含胸拔背 切莫腆胸
(七)坐腰落胯 切忌直立
(八)圓襠堅膝 克服軟步
(九)虛腋護肋 力克脫肘
(十)尾閭正中 切忌扭臀
(十一)立如平準 切忌屈腰
(十二)兩膊相系切 忌開門捉影
(十三)勁以曲蓄 忌雙手齊出
(十四)腕骨正直 力戒戳扣
(十五)劍中寓樁 劍樁合一
(十六)吾心為悟 疑而無疑
下篇 劍術練習篇
七、劍的形式及各部分名稱
八、太極劍的手型及握劍法
九、劍體方位及劍法手位演變
(一)劍體方位
(二)手位演變
十、楊式太極劍十三勢劍法之基本用法
(一)主十三勢劍法之用法詮注
(二)輔十三勢劍法之用法詮注
十一、太極劍的步型和步法
(一)太極劍的步型
(二)太極劍的步法
十二、楊式太極劍譜及動作圖解
(一)五十一式劍勢名順序
(二)楊式太極劍體用全訣
(三)圖解說明
(四)太極劍動作圖解
(五)楊式太極劍動作路線示意圖說明
(六)楊式太極劍動作路線示意圖
(七)楊式太極劍連續動作圖
十三、關于傅鐘文老師劍照的說明
後記
一、劍器之覓蹤
二、劍術之尋真
三、劍說之辯證
四、太極劍經歌訣
(一)敬字訣(四言二百句)
(二)靜字訣(四言二百句)
(三)靈字訣(四言二百句)
(四)中字訣(四言二百句)
(五)圓字訣(四言二百句)
(六)松字訣(四言二百五十五句)
(七)空字訣(四言二百句)
(八)韻字訣(五言二百句)
五、劍術正果功三乘
六、怎樣練好太極劍
(一)聚精會神 克服懶散
(二)輕靈貫穿 力戒遲緩
(三)中正安舒 力戒歪斜
(四)松肩沉肘 防止寒肩
(五)虛實分明 切忌勞步
(六)含胸拔背 切莫腆胸
(七)坐腰落胯 切忌直立
(八)圓襠堅膝 克服軟步
(九)虛腋護肋 力克脫肘
(十)尾閭正中 切忌扭臀
(十一)立如平準 切忌屈腰
(十二)兩膊相系切 忌開門捉影
(十三)勁以曲蓄 忌雙手齊出
(十四)腕骨正直 力戒戳扣
(十五)劍中寓樁 劍樁合一
(十六)吾心為悟 疑而無疑
下篇 劍術練習篇
七、劍的形式及各部分名稱
八、太極劍的手型及握劍法
九、劍體方位及劍法手位演變
(一)劍體方位
(二)手位演變
十、楊式太極劍十三勢劍法之基本用法
(一)主十三勢劍法之用法詮注
(二)輔十三勢劍法之用法詮注
十一、太極劍的步型和步法
(一)太極劍的步型
(二)太極劍的步法
十二、楊式太極劍譜及動作圖解
(一)五十一式劍勢名順序
(二)楊式太極劍體用全訣
(三)圖解說明
(四)太極劍動作圖解
(五)楊式太極劍動作路線示意圖說明
(六)楊式太極劍動作路線示意圖
(七)楊式太極劍連續動作圖
十三、關于傅鐘文老師劍照的說明
後記
序
先師曾言︰言什麼別言太極(拳),言太極(拳)則別言太極劍。說明太極拳術拳理的奧妙,而太極劍術劍理則更為深邃。所以精于拳者,未必精劍;而精于劍者,則一定精拳。太極之器械無非是手的延長,是拳的衍生和銳化,所以拳術是劍術等器械的基礎,因而先賢先哲總是告誡後學,拳不精,別學刀劍,更遑論槍桿。而太極拳學,既是精神境界之修為,更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體驗性境界之修煉,未經實修,斷難入境,了知其間奧微。且其間之奧微,也往往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言傳而難以盡言。所以先賢先哲授道解惑,大都悉憑身傳口授指示,未有專書。幸有鄭公曼青“與同門匡克明,共請于澄師曰︰‘曩者師法相承,悉憑口授指示,未有專書。有其懷寶以秘其傳,何如筆之于書以傳後世。’澄師曰︰‘然’。爰將體用之妙法,盡啟其橐鑰,攝圖列說,縷析條文。並及劍法槍法等。各有運斤成風之妙,編述成書,分為二集。”楊公在《太極拳體用全書第一集》的自序中亦曰︰“今因諸生之請,復繼承將體用之全法,編次成集。基本練法,及推手大捋,一一附以最近圖影,付諸梨棗,以公于世。劍法及槍戟刀等,擬為第二集續刻。”豈知《太極拳體用全書第一集》于1934年2月出版後,楊澄甫攜先師傅鐘文隨即應陳濟棠和李宗仁之邀赴粵授拳,因積勞成疾,在廣州醫治無效,于1936年返上海就醫,因病情已十分嚴重無法挽救,同年農歷二月十日病逝于上海福煦路安樂村5號寓舍。由于楊公之歸道山,第二集劍法槍法等就沒有出版問世,這真是太極拳界無可彌補的損失和遺憾。
傅鐘文,被同門師兄弟譽為“楊式太極拳正宗”。被鄭曼青稱為“君子儒也,決不阿其好以成其惡”的陳微明曾題詞︰“傅君鐘文,永不阿其好以成其惡”的陳微明曾題詞︰“傅君鐘文,永年楊澄甫師之晚戚,得師之傳授,規矩準繩絲毫不爽,故人稱為太極之正宗。”太極泰斗楊澄甫老師的二公子楊振基先生曾確證︰“太極名家傅鐘文先生編著的《楊式太極拳》一書,書中一招一式是按照老爺子過去架子編的,每一式的定式沒有改動。”傅鐘文老師自己也說過︰“楊家的師承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楊澄甫老師生前很不滿意他的學生隨便改拳。我要對得起楊家,也要對得起世人,一絲一毫也不改動,為後人保留一套真正純正的楊式太極拳(系)。”傅公1981年在接受著名書法家、作家、中國新聞社主任編輯馮大彪采訪時曾表示︰“談起楊家的太極拳,我的功夫固然不能說練到家,但我敢斷言,國內還沒有第二人像我這樣明白。拳非私產,願將楊家的全部寶貴遺產公諸于世,正準備整理太極劍、太極槍等器械。”然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翹首期盼的“一絲一毫也不改動”的楊式太極劍、太極槍等器械名著,直至傅公1994年9月25日仙逝,始終未能問世,令人扼腕嘆息不已。隨之紛至沓來的著作,大都只是不同功夫層次的拳家,師心自用,根據自身的體驗,將純粹如精玉,渾然歸一體,廣邃妙絕倫的楊式太極劍,嬗衍發揮,擅加改造的結果。美其名曰“改良”。正如賢哲所言,既然已經“良”了,您還改什麼?既然擅易宗門改了,“創新了”,您就別姓楊,可以隨自己的姓,像吳鑒泉、孫祿堂一樣,創立自己的太極拳,否則就只能“從良”,從者隨也,踏踏實實為弘揚純粹的楊式太極拳,為維護楊式太極拳(系)的純潔性作出貢獻。
楊澄甫曾言︰“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炫聰明,妄加增損。前賢成法,倘有可移易之處,自元明迄今,已數百年,如有可改之處,昔人亦先我行之矣,烏待吾輩乎!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騖,而惟內之是求,欲進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細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以致湮沒昔賢之本意。茲照舊本校正,以垂為正範。”我一向沒有“改良”的雅興,只是一個“守純護正的楊式太極拳忠誠者”,所以只能遵師囑,盡我所學,把楊家世傳太極劍整理出來,庶幾先賢之學,不致湮滅,薪火綿延,不絕如縷,以不負昔日諸恩師諄諄之教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諸恩師寄希望于我的,然限于學力,未能窮究其技,實難為青蘭之授。雖竭盡心力,嘔盡心血。力求維持規矩準繩,但恐仍難做到絲毫不爽。其中一定還有不少不妥當的地方,離諸恩師的要求也一定還有不少距離,那就迫切需要海內外高尚學士,行家里手,尤其是同門賢哲和讀者指教,使之漸臻完善,以共襄其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王志遠
2005年5月1日
傅鐘文,被同門師兄弟譽為“楊式太極拳正宗”。被鄭曼青稱為“君子儒也,決不阿其好以成其惡”的陳微明曾題詞︰“傅君鐘文,永不阿其好以成其惡”的陳微明曾題詞︰“傅君鐘文,永年楊澄甫師之晚戚,得師之傳授,規矩準繩絲毫不爽,故人稱為太極之正宗。”太極泰斗楊澄甫老師的二公子楊振基先生曾確證︰“太極名家傅鐘文先生編著的《楊式太極拳》一書,書中一招一式是按照老爺子過去架子編的,每一式的定式沒有改動。”傅鐘文老師自己也說過︰“楊家的師承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楊澄甫老師生前很不滿意他的學生隨便改拳。我要對得起楊家,也要對得起世人,一絲一毫也不改動,為後人保留一套真正純正的楊式太極拳(系)。”傅公1981年在接受著名書法家、作家、中國新聞社主任編輯馮大彪采訪時曾表示︰“談起楊家的太極拳,我的功夫固然不能說練到家,但我敢斷言,國內還沒有第二人像我這樣明白。拳非私產,願將楊家的全部寶貴遺產公諸于世,正準備整理太極劍、太極槍等器械。”然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翹首期盼的“一絲一毫也不改動”的楊式太極劍、太極槍等器械名著,直至傅公1994年9月25日仙逝,始終未能問世,令人扼腕嘆息不已。隨之紛至沓來的著作,大都只是不同功夫層次的拳家,師心自用,根據自身的體驗,將純粹如精玉,渾然歸一體,廣邃妙絕倫的楊式太極劍,嬗衍發揮,擅加改造的結果。美其名曰“改良”。正如賢哲所言,既然已經“良”了,您還改什麼?既然擅易宗門改了,“創新了”,您就別姓楊,可以隨自己的姓,像吳鑒泉、孫祿堂一樣,創立自己的太極拳,否則就只能“從良”,從者隨也,踏踏實實為弘揚純粹的楊式太極拳,為維護楊式太極拳(系)的純潔性作出貢獻。
楊澄甫曾言︰“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不可自炫聰明,妄加增損。前賢成法,倘有可移易之處,自元明迄今,已數百年,如有可改之處,昔人亦先我行之矣,烏待吾輩乎!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騖,而惟內之是求,欲進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細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誤傳誤,易失體用之真傳,以致湮沒昔賢之本意。茲照舊本校正,以垂為正範。”我一向沒有“改良”的雅興,只是一個“守純護正的楊式太極拳忠誠者”,所以只能遵師囑,盡我所學,把楊家世傳太極劍整理出來,庶幾先賢之學,不致湮滅,薪火綿延,不絕如縷,以不負昔日諸恩師諄諄之教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諸恩師寄希望于我的,然限于學力,未能窮究其技,實難為青蘭之授。雖竭盡心力,嘔盡心血。力求維持規矩準繩,但恐仍難做到絲毫不爽。其中一定還有不少不妥當的地方,離諸恩師的要求也一定還有不少距離,那就迫切需要海內外高尚學士,行家里手,尤其是同門賢哲和讀者指教,使之漸臻完善,以共襄其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王志遠
2005年5月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