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信札集記載了李小龍從赴美國求學到在香港逝世之間的十五年珍貴時光。在這些寄給家人、師長、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信劄中,李小龍毫無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誠的靈魂。通過他的親筆,我們得以領略一代傳奇巨星光環背後那興味盎然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那充滿個性的奮鬥歷程。
李小龍短暫的生命是一個人努力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實現的絕佳典範,功夫、表演和生命就是他的探索工具,也是這些信劄的主題。翻閱這些信劄,我們仿佛踏上了一趟“龍之旅”,在沿途每一個重要關口,我們都將撥開紛紜迷霧,目睹那些曾被掩蓋的鱗爪痕跡,瞭解這個人怎樣活過了一生!
作者介紹
李小龍(Bruce Lee,1940—1973)
原名李振藩,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佛山。他是一代功夫巨星和文化偶像,成功將功夫片在世界影壇發揚光大;他是世界武道改革的先驅,創建了截拳道,啟發了綜合格鬥等運動;他是一位魅力無窮的哲學家,不僅將武術提升至哲藝之境,更致力於在生活中實現自我,啟迪他人。
原名李振藩,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佛山。他是一代功夫巨星和文化偶像,成功將功夫片在世界影壇發揚光大;他是世界武道改革的先驅,創建了截拳道,啟發了綜合格鬥等運動;他是一位魅力無窮的哲學家,不僅將武術提升至哲藝之境,更致力於在生活中實現自我,啟迪他人。
序
“禍兮福所倚。”小龍在給朋友兼同僚李俊九的一封信中寫過這句話。真正的挑戰是要耐心等待幸福機遇的一步步靠近,並且在其眷顧于己時欣然領會。
礙于無力支付高昂的長途電話費,小龍的書信史長達十五年之久,而在這十五年裡,他筆下的這種“災禍”經常伴他左右。差不多及至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小龍依然習慣性地給家人、朋友和同行去信,在信中與他們交流思想和情感,而今看來,這些信又何嘗不是一種福祉!由此,我們無須借助模糊的對話回憶去瞭解他,我們手握著這個一生致力於自我表達的人的親筆信劄。在電影裡,小龍以“武術”向這個世界表達自我。而在這些信件裡,小龍毫無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誠的靈魂,我們可以從中窺見他私下能言善辯的性格。
而我最引以為幸的一點是自己曾收到過小龍那麼多的來自書信中的肺腑之言。每當我重溫他的書信,一波波回憶的浪潮便席捲而來,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到決定命運的人生大事。小龍在信裡對家庭生活多有著墨——小事居多,例如誰來照顧狗狗,航班什麼時候抵達;其間也穿插了些許足以改變人生軌跡的大事,例如孩子的降生、親人的辭世。大抵也和大多數人的生活無甚區別,但在這些信中尤有一點與眾不同——實現夢想的典範。
閱讀小龍的信劄,你要從中尋找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便是他逐夢的典範。小龍藝術性表達的核心主旨是什麼?你能如蝶變般去粗取精,從小龍筆下點出這一主旨嗎?你能看到它舒展雙翼、淩空飛遠了嗎?這一主旨也許現在有了新的形式,但當它停在人類進步的高階上休憩時,你能近距離地觀察它嗎?理性地計畫——履行——達成。這就是小龍。這就是他實現夢想的方式。
還是用小龍自己的話來說吧,我從他的書信裡摘取了一些他所闡釋的典範和中心思想:
·功夫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武道影響了我性格和思想的形成。
·我的計畫和奮鬥的目標是找到生命的真諦——內心的平靜。
·不要把精力浪費在焦思苦慮或消極的念頭上。
·成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對一個人的心靈造成了何種影響。只有灰心喪氣之人,才會徹底落敗。
·我最珍視的是品質:以負責任的態度和一流的技藝竭力做到最好。
·千錘百煉的身軀,加上堅信“我能行”的信念。
·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會如何應對。
最後一條已成了我的人生信條,尤其是在我悲痛欲絕之時。生活時好時壞。但正是我們在應對這些美好與不那麼美好時所做的選擇,最終決定了我們各自的性情。
人生幾乎就是一種選擇,選擇如何應對發生之事。仔細看看小龍的人生選擇,看看他做出那些選擇的過程。請記住,這些信只不過是他內在智慧的冰山一角罷了。“李小龍圖書館”叢書的其他書還集結了他的散文、筆記、談話錄、採訪稿,完整地呈現了一位享年三十二歲就已高度成熟之人。
“如能善加利用,生命已足夠悠長。”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如是寫道。毋庸置疑,小龍深知如何善用他那短暫的一生,而至於他的一生能否稱得上“悠長”,並非你我能蓋棺定論之事。
琳達·李·卡德韋爾
附:
小龍的母語是廣東話,他自十二歲開始學習英語口語和寫作。小龍第一天去英語學校上學時,還鬧了個有趣的笑話。老師要求學生們寫下自己的英文名。小龍沒聽懂老師佈置的任務,就看了鄰座同學的答案,抄下了那個男孩的名字。
終其一生,小龍基本都用中文思考,連說夢話都是漢語。然而,他的英語掌握得也不差。他專門學過英語會話——一種新興的自學模式 —他的藏書中還有大量關於英語諺語和英文表達的書。小龍的寫作能力無人能及,文法也分毫不錯。我念大一時,他替我寫過一篇論文,因為我眼看就要完不成自己的功課了(主要是拜小龍的干擾所賜)。
當然,他信中的文法並非全都那麼一絲不苟。雖然他比好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更懂這門語言的語法,但尋常寫信,他也並非總會花時間組織完美的句式。在寫這些信時,小龍的所思所感於信紙上奔騰漫流,用中國話來說,即思如泉湧、走筆如飛。
礙于無力支付高昂的長途電話費,小龍的書信史長達十五年之久,而在這十五年裡,他筆下的這種“災禍”經常伴他左右。差不多及至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小龍依然習慣性地給家人、朋友和同行去信,在信中與他們交流思想和情感,而今看來,這些信又何嘗不是一種福祉!由此,我們無須借助模糊的對話回憶去瞭解他,我們手握著這個一生致力於自我表達的人的親筆信劄。在電影裡,小龍以“武術”向這個世界表達自我。而在這些信件裡,小龍毫無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誠的靈魂,我們可以從中窺見他私下能言善辯的性格。
而我最引以為幸的一點是自己曾收到過小龍那麼多的來自書信中的肺腑之言。每當我重溫他的書信,一波波回憶的浪潮便席捲而來,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到決定命運的人生大事。小龍在信裡對家庭生活多有著墨——小事居多,例如誰來照顧狗狗,航班什麼時候抵達;其間也穿插了些許足以改變人生軌跡的大事,例如孩子的降生、親人的辭世。大抵也和大多數人的生活無甚區別,但在這些信中尤有一點與眾不同——實現夢想的典範。
閱讀小龍的信劄,你要從中尋找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便是他逐夢的典範。小龍藝術性表達的核心主旨是什麼?你能如蝶變般去粗取精,從小龍筆下點出這一主旨嗎?你能看到它舒展雙翼、淩空飛遠了嗎?這一主旨也許現在有了新的形式,但當它停在人類進步的高階上休憩時,你能近距離地觀察它嗎?理性地計畫——履行——達成。這就是小龍。這就是他實現夢想的方式。
還是用小龍自己的話來說吧,我從他的書信裡摘取了一些他所闡釋的典範和中心思想:
·功夫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武道影響了我性格和思想的形成。
·我的計畫和奮鬥的目標是找到生命的真諦——內心的平靜。
·不要把精力浪費在焦思苦慮或消極的念頭上。
·成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對一個人的心靈造成了何種影響。只有灰心喪氣之人,才會徹底落敗。
·我最珍視的是品質:以負責任的態度和一流的技藝竭力做到最好。
·千錘百煉的身軀,加上堅信“我能行”的信念。
·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會如何應對。
最後一條已成了我的人生信條,尤其是在我悲痛欲絕之時。生活時好時壞。但正是我們在應對這些美好與不那麼美好時所做的選擇,最終決定了我們各自的性情。
人生幾乎就是一種選擇,選擇如何應對發生之事。仔細看看小龍的人生選擇,看看他做出那些選擇的過程。請記住,這些信只不過是他內在智慧的冰山一角罷了。“李小龍圖書館”叢書的其他書還集結了他的散文、筆記、談話錄、採訪稿,完整地呈現了一位享年三十二歲就已高度成熟之人。
“如能善加利用,生命已足夠悠長。”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曾如是寫道。毋庸置疑,小龍深知如何善用他那短暫的一生,而至於他的一生能否稱得上“悠長”,並非你我能蓋棺定論之事。
琳達·李·卡德韋爾
附:
小龍的母語是廣東話,他自十二歲開始學習英語口語和寫作。小龍第一天去英語學校上學時,還鬧了個有趣的笑話。老師要求學生們寫下自己的英文名。小龍沒聽懂老師佈置的任務,就看了鄰座同學的答案,抄下了那個男孩的名字。
終其一生,小龍基本都用中文思考,連說夢話都是漢語。然而,他的英語掌握得也不差。他專門學過英語會話——一種新興的自學模式 —他的藏書中還有大量關於英語諺語和英文表達的書。小龍的寫作能力無人能及,文法也分毫不錯。我念大一時,他替我寫過一篇論文,因為我眼看就要完不成自己的功課了(主要是拜小龍的干擾所賜)。
當然,他信中的文法並非全都那麼一絲不苟。雖然他比好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更懂這門語言的語法,但尋常寫信,他也並非總會花時間組織完美的句式。在寫這些信時,小龍的所思所感於信紙上奔騰漫流,用中國話來說,即思如泉湧、走筆如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