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了標志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誕生的兩份重要文獻︰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卷第一章《費爾巴哈》的手稿。其編者大衛‧鮑里索維奇‧梁贊諾夫是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前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奠基人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的主要策劃人、執行人和精神領袖。這個版本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將其進行編譯,對國內方興未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文本研究有所裨益。另外,本書附錄為20世紀30年代郭沫若譯《德意志意識形態》(包含《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將郭沫若的中譯本以附錄形式原文刊出,能夠幫助國內學者了解這一版本最早的中譯本中的歷史性翻譯話語。此中譯本具有歷史性的學術價值,使國內學者能夠比較完整地看到此歷史文獻的原始樣態。
 

目錄

編譯說明
馬克思和恩格斯論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部分)
編者導言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原始手稿)
《德意志意識形態》序言
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
[A.]一般意識形態,特別是德意志的
[B.]唯物主義觀點中的經濟、社會、個人及其歷史
[C.]國家和法同所有制的關系
郭沫若譯《德意志觀念體系》
譯者弁言(郭沫若)
費爾巴哈論綱
馬克思所著《德意志觀念體系》序文之初稿
費爾巴哈:唯物論與唯心論的見解之對立
編譯注釋
 

自晚清曾文正創制造局,開譯介西學著作風氣以來,西學翻譯蔚為大觀。百多年前,梁啟超奮力呼吁:“國家欲自強,以多譯西書為本;學子欲自立,以多讀西書為功。”時至今日,此種激進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學著述“今之所譯,直九牛之一毛耳”,卻仍是事實。世紀之交,面對現代化的宏業,有選擇地譯介國外學術著作,更是學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諉的任務。基于這一認識,我們隆重推出《當代學術稜鏡譯叢》,在林林總總的國外學術書中遴選有價值的篇什翻譯出版。

王國維直言:“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助。”所言極是!今日之中國已迥異于一個世紀以前,文化間交往曰趨頻繁,“風氣既開”無須贅言,中外學術“互相推助”更是不爭的事實。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廣。全球化和本土化兩極互動,構成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動脈。一方面,經濟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動;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覺日益高漲。于是,學術的本土化迫在眉睫。雖說“學問之事,本無中西”(王國維),但“我們”與“他者”的身份及其知識政治卻不容回避。但學術的本土化決非閉關自守,不但知己,亦要知彼。這套叢書的立意正在這里。

“稜鏡”本是物理學上的術語,意指復合光透過“稜鏡”便分解成光譜。叢書所以取名《當代學術稜鏡譯叢》,意在透過所選篇什,折射出國外知識界的歷史面貌和當代進展,並反映出選編者的理解和匠心,進而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

本叢書所選書目大抵有兩個中心:其一,選目集中在國外學術界新近的發展,盡力揭櫫域外學術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新趨向和熱點問題;其二,不忘拾遺補闕,將一些重要的尚未譯成中文的國外學術著述囊括其內。

眾人拾柴火焰高。譯介學術是一件崇高而又艱苦的事業,我們真誠地希望更多有識之士參與這項事業,使之為中國的現代化和學術本土化作出貢獻。

叢書主編
2000年秋于南京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