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麽?歷史是過往的一切,是先人們生活的記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遺產。
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中國先哲也有「以史為鑒」的教誨。作為有著五千年以上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和民族,中華民族有著忠實記載歷史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使得中國在幾千年來能夠保存下大量的歷史資料,史料之豐富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媲美的。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華史籍浩如煙海,內容博大精深。其中,被賦予「正史」地位的「二十四史」是其中最為重要的。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按史書記載的年代排列,分別是西漢司馬遷撰寫的《史記》、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南朝范曄撰寫的《後漢書》、西晉陳壽撰寫的《三國志》、唐朝房玄齡等編撰的《晉書》、南朝沈約撰寫的《宋書》、南朝蕭子顯撰寫的《南齊書》、唐朝姚思廉撰寫的《梁書》和《陳書》、北齊魏收撰寫的《魏書》、唐朝李百藥撰寫的《北齊書》、唐朝令狐德(艹分木
fen)編撰的《周書》、唐朝李延壽撰寫的《南史》和《北史》、唐朝魏征等編撰的《隋書》、後晉劉晌等編撰的《舊唐書》、宋朝歐陽修、宋祁編撰的《新唐書》、宋朝薛居正等編撰的《舊五代史》、宋朝歐陽修撰寫的《新五代史》、元朝脫脫等編撰的《宋史》《遼史》《金史》、明朝宋濂等編撰的《元史》,清朝張廷玉等編撰的《明史》。
「二十四史」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二十四史」中,《史記》是通史,其余都是斷代史。其中《南史》和《北史》分別記述南朝和北朝的歷史,《舊唐書》和《新唐書》是記述唐朝的歷史,只不過是一個編撰的時間早,一個時間晚。《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都是記述五代的歷史。
「二十四史」在中國古代是官方承認的「正史」。「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為「正史」,「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基本資料,在歷史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二十四史」也是重要的歷史文學著作,其中像《史記》曾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十四史卷帙浩繁,文字古奧,所涉及的內容又十分廣泛,今天的讀者讀起來會有很多不便。為了方便廣大讀者,我們精選了「二十四史」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傳記,供廣大讀者閱讀。其中包括西漢初年叱
風雲的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秦末起義的首倡者陳涉,西漢權臣霍光,投筆從戎的東漢名將班超,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和諸葛亮,東晉王朝的柱石王導和謝安,殺父即位的昏君隋煬帝楊廣,「貞觀之治」的締造者唐太宗李世民,秉公執法的狄仁傑,唐朝女皇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四人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敢於犯顏直諫的名臣魏征,精忠報國的岳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明代開國功臣劉基,明代中後期的改革家張居正,明末的抗清名將袁崇煥等等。這些都是在歷史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們的經歷和成敗的經驗教訓,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筆寶貴財富,是值得令人借鑒的。
「二十四史」都是用文言文寫作的,今天的讀者讀起來難免會有一些閱讀障礙。為此,我們將原文中的部分生僻字詞,加以注意。並將原文與譯文一一對應,方便讀者閱讀。
本書的一大亮點是配圖部分,我們以中國古代的優秀木刻版畫作為本書的插圖。為了本書的配圖,我們翻閱了大量古代刊刻資料,包括明刻《帝鑒圖說》、《養正圖解》、《歷代列女傳》、《歷代古人像贊》,清刻《古聖賢像傳略》、《飛影閣士記畫冊》、《馬駘畫寶》等等古籍,幾乎涵蓋了所有古代版畫的優秀作品。在選圖方面,我們嚴格按照版畫必須清晰、圖文對應的原則,選取插圖。用直觀形象的方式,圖文並茂地方便讀者閱讀這部《二進制十四史精華》。
為讀者撥開歷史的雲霧,從我們的先民處學得處事之道、治世之理,以便為今天的生活所借鑒,這是我們編撰這本書的目的所在。展讀這部《二十四史精華》,綿延不絕的歷史經驗,令我們不得不由衷地感恩先賢的用心良苦。這是歷經多少心血才得以傳承,供我們汲取的寶貴智慧與經驗。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我們由衷地希望,當讀者朋友們在閱讀本書時,可以感受到我們的祖先在創造出領先世界的古代文化的輝煌;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從祖先的智慧中吸取光芒,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