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1953上海福建人研究

1843~1953上海福建人研究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高紅霞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77630
  • ISBN13:9787208077638
  • 裝訂:平裝 / 31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上海福建人的發展軌跡有其特殊性。它不曾成為上海移民中數量最大的群體,卻在上海城市發展的不少關節點上影響深遠。

書中運用歷史學、文化人類學、傳播學等方法,首先分析了福建人進入上海的原因,認為除了自然環境外,人口物質是福建人向外發展的基本原因。對上海福建人的群體結構與生活概貌以及同鄉團體數量、組織制度作了細致的描述和考察。

作者還從上海近代經濟結構發展變化入手,構建上海閩商整體退卻與部分活躍的發展軌跡,並比較同時期的蘇、浙、粵等商人群體,分析其進退之因。從一個局部展現了移民進入上海城市的進路與特征。
 

目錄

序言
目錄
表次
內容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選題主旨和意義
二、相關研究狀況
三、相關理論
四、創新性與基本思路
第一章 福建人遷滬起動因與生存狀態
第一節 流入上海的動因
一、福建自然環境和人口物質
二、滬閩商道與上海港口地位
三、滬閩貿易
第二節 群體結構與生活概貌
一、數量與規模
二、人口分布與職業類型
三、生存狀態與群體特性
第三節 政治活動與表現
一、上海福建人與政府的關系
二、上海小刀會起義中的福建人
三、曾鑄與1905年抵制美貨運動
四、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福建人
第二章 埠際貿易體系中的上海閩商
第一節 上海閩商的鼎盛
一、福建商幫與上海閩商
二、行業結構與基本類型
三、南洋莊與上海閩商
第二節 整體退卻與部分活躍
一、整體退卻總趨勢
二、“退卻”上海及其原因
三、部分閩商有所作為
第三節 上海閩商與其他在滬商幫比較
一、閩商與粵商:從並峙到疏離
二、閩商與甬商:後來者居上
三、閩商與徽商:不拘守一地一業的競爭伙伴
第三章 同鄉團體與同類組織
第一節 主要會館公所
一、會館中的老大:泉漳會館
二、福果商人的聚集所:三山會館
三、多個行業的總匯:南市點春堂
四、其他閩商會館
第二節 主要同鄉會
一、福建旅滬同鄉會
二、其他同鄉會舉例
第三節 會館公所與其他同鄉同業組織
一、會館公所與同業公會
二、會館公所與同鄉會
第四節 福建同鄉團體的特點
一、濃重的鄉緣意識與分散的團體組織
二、地緣觀念與宗教信仰結合的凝聚力
三、交織著同鄉觀念的政治表達
第四章 上海福建人個案研究
一、富延三代的蘇氏家族
二、華僑商人黃奕住的經營模式
三、上海閩商投資的金融業
四、海味業起家的葉鴻英
五、亦商亦政的莊希泉
六、李登輝與復旦大學
七、鴉片大王葉清和
結束語 近代化中上海福建人的歷史地位
一、發展軌跡及其影響因素
二、上海福建同鄉團體的特點
三、上海福建人在上海近代化中的地位
附錄︰參考資料
一、檔案
二、族譜、資料匯編、縣志、文史資料、日記
三、報刊雜志
四、參考著作
五、參考論文
後記
 

海神天後的崇拜、點春堂的“反清復明”銅錢、三山會館的雕梁畫棟……這些都是福建移民在上海留下的痕跡。

與浙江人、江蘇人等相比,福建人在上海並不是最龐大的移民群體,但卻是特點分明、獨樹一幟的移民族群。說到福建人的性格,爭強好勝,剛正誠直,好斗犯禁,富于冒險,擅長商賈,濃厚的鄉緣意識,是該族群的最基本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僅深刻地影響了上海城市的歷史進程,也左右著上海福建人的地位和進路。

1843年上海開埠之後,租界的出現與擴張,近代市政的拓展,工業的興起,商業的繁榮,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工商城市。福建人與廣東人,是最早攜手進入上海的移民之一。他們富于冒險、開拓與進取,建立起市場網絡,是商界的弄潮兒。善于駕船航行的福建人,在海航業嶄露頭角的上海,找到了用武之地。經營糖業、海味業、南北貨的福建人雲集于咸瓜街等城區,福建菜也成為時尚,上海街頭甚至出現了“多學泉漳鳩舌聲”的景象。近代上海的早期城市化,閩粵人功不可沒,可以說是雙峰並峙,交相輝映。然而,福建人移民上海的勢頭並沒有延續下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刀會暴動。

小刀會是興起于廈門的民間秘密團體,由福建人傳到上海。福建人商界領袖李仙雲、李咸池、綠茶掮客林阿福和馬夫出身的陳阿林等,成為小刀會之中堅。1853年,在太平天國起義影響下,腰纏萬貫的閩商與生計窘迫的下層水手、船工、游民合作,發動了反政府的暴動。作為暴動的主要族群,他們以點春堂、泉漳會館、興安會館為活動舞台,演出一幕長達500余天的反暴政時代劇。在暴動失敗後,點春堂遭毀,福建人移民上海的勢頭被清政府所扼制,而無法繼續駕馭上海商業巨輪的航行。

盡管如此,人數並不算多的福建移民在上海社會仍特色鮮明,影響深遠。他們的職業,主要是商人、學生、水手和工人。1924年創辦的大廈大學脫胎于廈門大學;而江南制造局里,福建籍的技術工人手藝高超;至于閩籍水手,更是活躍在各條航線上。上海的福建人秉持急公好義的傳統,且由鄉緣意識而萌發國家民族觀念與參政意識,在民族矛盾激烈、社會轉型劇變的時代里,在上海百年政治史上刻下了鮮明的福建人印記。如1905年,大閩商曾鑄領餃發動的抵制美貨運動與傳統的排外運動迥然不同,抵貨運動對中國近代自治意識的覺醒、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民眾參政意識的成長、文明理性的對外精神等作用頗巨;他本人也因此而贏得擁護、被推為上海商務總會的總理。同樣,五四運動中,“旅滬福建各界聯合會”振臂高呼;1925年同卅運動時的“新福建同志會”積極參與;北伐戰爭中,“旅滬全閩公會”同仁投身革命;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中,閩籍海軍官兵紛紛加入,閩商的三山會館成為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的指揮部;抗戰時期,福建人慷慨解囊,共赴國難,表現了福建移民的俠肝義膽。

在上海的眾多移民群體中,福建人是較為獨特的族群。他們以商賈為常業,篳路藍縷,吃得起苦,受得了累。他們所從事的行業非常多,諸如糖業、海味業、豆米業、果桔業、檀桂業等,至今,上海的建材、木業、果桔等行業仍幾乎為福建人所壟斷。宗教信仰較為濃郁的福建人,引進了天後崇拜,而濃厚的宗教意識又增強了福建人的凝聚力和親和力。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