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工業化在我國基本完成,全球貿易多邊體系建立,我國面臨着新一輪經濟轉型壓力。雖然工業制造業仍有進一步拓展的空問,但其已經進入質量調整階段,而長期以來被我們忽視的服務業則顯示出其強大的數量和質量調整空間,為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從經濟結構變化的規律來說,第二產業即工業制造業產僮上升達到穩定后將出現下降趨勢,而第三產業則必將取代第二產業成為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產業。因此,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可持續發展論斷,掀起了新一輪改革開放浪潮,即服務業、服務貿易的改革深化。正是基於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我們給出了相應問題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服務業及服務貿易改革的重點、程序以及方法。
目錄
緒論
一 服務業理論問題及其發展
二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及其發展
三 結論
第一部分 服務業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基本范疇
一 服務與服務業基本范疇概述
二 服務業與經濟增長、結構變遷的關系研究
三 服務業競爭優勢的來源
四 生產性服務業與消費性服務業的發展比較
五 一般結論
第二部分 生產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研究
一 生產性服務業的基本概念范疇
二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原因分析
三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關系研究
四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互動的發展機制——基於國際分工視角的模型
五 生產性服務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第三部分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研究
一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趨勢
二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三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四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選擇及其依據
五 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思路
第四部分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研究
一 多邊服務貿易體制下全球服務貿易
二 我國加入GATS所做承諾及實施情況
三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總體狀況
四 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格局的基本判斷
五 正確認識多邊貿易體制下服務業開放的若干問題
六 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總體思路
第五部分 服務業跨國投資與中國吸引服務業外商投資
一 當代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內涵
二 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對國際分工格局的影響
三 我國服務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及其跨境貿易狀況
四 中國服務業吸引國際直接投資的制約因素
五 我國服務業深化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思路
第六部分 服務外包問題研究
一 業務外包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二 服務離岸外包動因及業務種類分析
三 服務離岸外包對發包國與承接國福利效應分析
四 全球服務離岸外包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特點
五 我國承接服務離岸外包業務狀況及從事服務離岸外包加工貿易的條件
六 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路徑與戰略選擇
第七部分 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
一 國際貨物貿易與國際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
二 貨物貿易促使傳統制約國際貿易增長的基礎設施(港口、運輸)的改善
三 貨物貿易發展促使傳統國際貿易中間商地位的削弱及其轉型
四 貨物貿易促使金融服務貿易投資的發展和創新
五 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六 WTO對國際貨物與服務貿易協調管理方式創新
第八部分 服務業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一 服務業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及綜述
二 制約中國服務業發展的體制環境因素分析
三 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總體思路
四 服務業定價機制改革
五 中國服務開放體制改革
六 公共服務業體制創新
七 完善城市服務體系創新
參考文獻
一 服務業理論問題及其發展
二 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及其發展
三 結論
第一部分 服務業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基本范疇
一 服務與服務業基本范疇概述
二 服務業與經濟增長、結構變遷的關系研究
三 服務業競爭優勢的來源
四 生產性服務業與消費性服務業的發展比較
五 一般結論
第二部分 生產性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研究
一 生產性服務業的基本概念范疇
二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原因分析
三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關系研究
四 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互動的發展機制——基於國際分工視角的模型
五 生產性服務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第三部分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應用研究
一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趨勢
二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三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四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選擇及其依據
五 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思路
第四部分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研究
一 多邊服務貿易體制下全球服務貿易
二 我國加入GATS所做承諾及實施情況
三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總體狀況
四 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格局的基本判斷
五 正確認識多邊貿易體制下服務業開放的若干問題
六 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總體思路
第五部分 服務業跨國投資與中國吸引服務業外商投資
一 當代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內涵
二 跨國公司對外投資對國際分工格局的影響
三 我國服務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及其跨境貿易狀況
四 中國服務業吸引國際直接投資的制約因素
五 我國服務業深化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思路
第六部分 服務外包問題研究
一 業務外包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二 服務離岸外包動因及業務種類分析
三 服務離岸外包對發包國與承接國福利效應分析
四 全球服務離岸外包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特點
五 我國承接服務離岸外包業務狀況及從事服務離岸外包加工貿易的條件
六 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路徑與戰略選擇
第七部分 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
一 國際貨物貿易與國際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
二 貨物貿易促使傳統制約國際貿易增長的基礎設施(港口、運輸)的改善
三 貨物貿易發展促使傳統國際貿易中間商地位的削弱及其轉型
四 貨物貿易促使金融服務貿易投資的發展和創新
五 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六 WTO對國際貨物與服務貿易協調管理方式創新
第八部分 服務業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一 服務業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及綜述
二 制約中國服務業發展的體制環境因素分析
三 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總體思路
四 服務業定價機制改革
五 中國服務開放體制改革
六 公共服務業體制創新
七 完善城市服務體系創新
參考文獻
序
1978年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以來,我國遵循增量改革的漸進式路徑,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工業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工業化任務基本完成,國際貨物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當為取得的改革開放成績歡欣鼓舞,志得意滿的同時,我們也頭腦清晰地認識到改革開放所面臨的困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失衡,中西部地區經濟基礎贏弱;國民收入分配水平差距擴大,進一步惡化了經濟發展區域結構平衡;工業制造水平仍然較低,對環境承載能力提出極大考驗;國際貨物貿易結構不合理,單位產品增值率低下等等。分析當前改革開放所面臨困境的成因,必然要對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程序加以關注。起始於1978年的第一次改革,我們順應了經濟結構發展規律,抓住了改革開放的重點——制造業作為突破口,可以說符合當時國內和國際雙重環境條件。而進入21世紀以后,工業化在我國基本完成,全球貿易投資多變體系建立,我國面臨着新一輪經濟轉型壓力。雖然工業制造業仍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但其已經進入質量調整階段,而長期以來被我們所忽視的服務業則顯示出其強大的數量和質量調整空間,為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從經濟結構變化規律來說,第二產業即工業制造業產值上升達到穩定后將出現下降趨勢,而第三產業則必將取代第二產業成為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產業。因此,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可持續發展論斷,掀起了第二次改革浪潮,即服務業、服務貿易的改革深化。正是基於這一特定歷史階段,我們給出了相應問題的分析和研判,在總結第一次改革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二次改革的重點、程序以及方法。
對於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我們也將遵循從產業到貿易的分析思路,從服務業不同於制造業的特征着手,分析了3個相互聯系的重大問題:第一,當前服務業領域改革的突破口——生產性服務業,闡述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特征及其在國民經濟、進出口商品服務貿易中的作用渠道、方式和效果,指明進一步拓展生產性服務業空間的思路;第二,提出擴大服務貿易、吸引服務外商投資的方法和途徑,針對我國當前服務貿易和投資的狀況考察,明確其在發展服務業中的催化作用,並給予了相關發展戰略的一些建議;第三,以克服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問題作為全文的總結,我們分類探討了市場化的消費性和生產性服務改革方式,以及非純粹市場化的公共服務改革方式,在整體和局部層面上對發展服務業,提升其競爭力給出了體制改革方面的回答。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沒有站在服務業部門細分的基礎上討論,這也是本書所闡述問題需要進一步研討的內容。服務業與服務貿易作為一個前沿性問題在學術上仍處於百家爭鳴的狀況,本書無論研究視角、范圍和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提出的觀點僅供同行讀者參考。但作為引玉之磚,如果本書能夠起發人深思,引導深層研究的作用,我們認為寫作本書的目的已經達到,將備感欣慰。
對於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我們也將遵循從產業到貿易的分析思路,從服務業不同於制造業的特征着手,分析了3個相互聯系的重大問題:第一,當前服務業領域改革的突破口——生產性服務業,闡述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特征及其在國民經濟、進出口商品服務貿易中的作用渠道、方式和效果,指明進一步拓展生產性服務業空間的思路;第二,提出擴大服務貿易、吸引服務外商投資的方法和途徑,針對我國當前服務貿易和投資的狀況考察,明確其在發展服務業中的催化作用,並給予了相關發展戰略的一些建議;第三,以克服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問題作為全文的總結,我們分類探討了市場化的消費性和生產性服務改革方式,以及非純粹市場化的公共服務改革方式,在整體和局部層面上對發展服務業,提升其競爭力給出了體制改革方面的回答。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沒有站在服務業部門細分的基礎上討論,這也是本書所闡述問題需要進一步研討的內容。服務業與服務貿易作為一個前沿性問題在學術上仍處於百家爭鳴的狀況,本書無論研究視角、范圍和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提出的觀點僅供同行讀者參考。但作為引玉之磚,如果本書能夠起發人深思,引導深層研究的作用,我們認為寫作本書的目的已經達到,將備感欣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