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對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有精湛研究的學者,本書以國學大師章太炎的視角,選取章太炎擅長的經學、諸子百家、佛教三方面,詳細闡釋大師眼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章太炎(1869-1936年)
初名學乘,字枚叔,後更名絳,號太炎,後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他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門第而後又遭敗落的家庭,一生經歷了戊戌維新改良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兩個歷史時期,走過曲折的道路,是我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和著名的學者。魯迅先生曾十分推崇他那「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的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的豪傑精神,並譽之為「後生的楷范」,(參看《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魯迅全集》第六卷)辛亥革命後,他退居書齋,鑽研學問,粹然成為一代儒宗。在學術上,他涉獵甚廣,經學、哲學、文學、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邏輯學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一生著述頗豐,文字較古奧難懂。主要著作由後人編入《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編》和《章氏叢書三編》,自1982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陸續出版《章太炎全集》,網羅繁富,有中國文化百科全書之稱。
目錄
考鏡源流——章太炎講諸子
諸子流別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儒術真論
清儒
原儒
《儒行》要旨
儒家之利病
訂孔
在孔子誕辰紀念會上的演說
原道
原墨
原名
信面好古——章太炎解經
經學略說
《大學》大義
《孝經》、《大學》、《儒行》、《喪服》余論
《春秋》三傳之起源及其得失
關於經學的演講
關於《春秋》的演講
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論經史儒之分合
拈花一笑——章太炎談佛
論佛法與宗教、哲學以及現實之關系
答鐵錚
諸子流別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儒術真論
清儒
原儒
《儒行》要旨
儒家之利病
訂孔
在孔子誕辰紀念會上的演說
原道
原墨
原名
信面好古——章太炎解經
經學略說
《大學》大義
《孝經》、《大學》、《儒行》、《喪服》余論
《春秋》三傳之起源及其得失
關於經學的演講
關於《春秋》的演講
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論經史儒之分合
拈花一笑——章太炎談佛
論佛法與宗教、哲學以及現實之關系
答鐵錚
序
無錫鄉賢,首推顧、高二公。二公於化民成俗,不無功效,然於政事則疏闊。廣寧之失,東林之掣肘,不能辭其咎。葉向高、王化貞、鄒元標、魏大中等主殺熊廷弼,坐是長城自壞,國勢日蹙,豈非東林諸賢,化民成俗有余,而論道經邦不足乎?今欲改良社會,不宜單講理學。坐而言,要在起而能行。周、孔之道,不外修己治人,其要歸於六經。六經散漫,必以約持之道,為之統宗。余友桐城馬通伯,主張讀三部書,一《孝經》,二《大學》,三《中庸》。身於三書均有注解。余寓書正之,謂三書有不夠,有不必。《孝經》、《大學》固當,《中庸》則不必取。蓋《中庸》者,天學也。自天命之謂性起,至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止,無一語不言天學。以佛法譬之,佛法五乘,佛法以內者,有大乘、小乘、聲聞獨覺乘,佛法以外者,有天乘、人乘。天乘者,婆羅門之言也。人乘者,儒家之言也。今言修己治人,只須闡明人乘,不必涉及天乘,故余以為《中庸》不必講也。不夠者,社會腐敗,至今而極。救之之道,首須崇尚氣節。五代之末,氣節掃地,范文正出,竭力提倡,世人始知馮道之可恥。其後理學家反以氣節為不足道,以文章為病根,此後學之過也。專講氣節之書,於《禮記》則有《儒行》。《儒行》所述十五儒,皆以氣節為尚。宋初,尚知尊崇((儒行》,賜新進士以皇帝手書之《儒行》。南宋即不然。高宗信高閌之言,以為非孔子之語,於是改賜《中庸》。大概提倡理學之士,謹飭有余,開展不足。兩宋士氣之升降,即可為是語之證。今欲卓然自立,余以為非提倡《儒行》不可。《孝經》、《大學》、《儒行》之外.在今日未亡將亡,而吾輩亟須保存者,厥惟《儀禮》中之《喪服》。此事於人情厚薄,至有關系。中華之異於他族,亦即在此。余以為今日而講國學,《孝經》、《大學》、《儒行》、《喪服》,實萬流之匯歸也。不但坐而言,要在起而行矣。先講《孝經》。
……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