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的發端與擴展

中國社會學的發端與擴展
定價:144
NT $ 125
  • 作者:劉少傑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076750
  • ISBN13:9787300076751
  • 裝訂:300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嶄新的學術視角重新考察了西方社會學的起點與邊界,在對經典社會學家思想理論的深刻反思中對社會學的本質與使命做出了新的界定。

在此基礎上,對中國社會學的經學淵源和西學來源做了認真的梳理,在中西學術的歷史交匯中分析了中國社會學的發端與演化,並對中國社會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的社會學理論做了深入而充分的討論,評析了梁漱溟強調中國文化傳統和中國社會結構特殊性的社會學理論,對費孝通晚年大力倡導擴展社會學傳統界限的思想主張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目錄

中國社會學的價值追求與理論視野(代序)
第一章導論——社會學的本質與起點
一、具體的開端
二、分化的繼承
三、以方法定界
四、起點的追問
五、邊界的擴展
第二章中國社會學的發端
一、中國社會學的經學淵源
二、中國社會學的西學來源
三、中國社會學的雙重發端
第三章嚴復的合群進化論
一、積極的民族主義出發點
二、辯證中西的學術立場
三、活力、合群與社會進化
四、「群己權界」的自由觀
五、重構性開端的歷史意義
第四章康有為的去界大同論
一、今文經學的承繼與發展
二、托古改制的社會理想
三、價值追求與理想社會學
四、理性精神與實證原則
五、去界求同的制度社會學
第五章梁啟超的化育新民論
——超越中西對立的社會學深化
一、從今文經學向現代學術的轉變
二、以群術治群的群學理論
三、探究群體進化的「新史學」
四、過渡時代的民族國家理論
五、化育新民的社會重建理論
第六章梁漱溟的文化社會學
一、人生與社會的根本
二、文化根源主觀論
三、文化路向多元論
四、倫理社會與職業分殊
五、人心、情理與制度
六、鄉村建設理論
第七章擴展中國社會學的新境界
一、伸張社會學的人文關懷
二、展開社會學理論新視野
三、尋求社會學的新突破
四、探尋古代文明中的社會學
參考文獻
後 記
 

現在,文庫不少,社會學文庫也有幾個。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委托,主持一套社會學文庫,就不得不迫問自己:這套文庫只是單純在數量上增加一個文庫而已,還是應該在質量上力求有自己的某些特點?這就是本套文庫不可避免要面對的定位問題。經過考慮,本套文庫的定位至少涉及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它是一套研究性的文庫。就是說進入本套文庫的著作,必須是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必備要素是與某種新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的,即有某種創新性,因此,它們不同於一般資料性的、介紹性的、編譯性的作品。這並不是說後者不重要,而是說,因為類別不同,後者應該有自己的出版渠道。

社會學研究無疑涉及諸多方面,有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對現實社會現象的研究,又有對社會學本身的研究;等等。本文庫歡迎一切真正有研究的著作;同時,根據社會學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要求,根據本國的國情,把重點放在如下幾個方面:

——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的認識有所深化的研究著作。

——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有所貢獻的研究著作。

——對世界社會學的新發展和走向有所把握的研究著作。

第二,它是一套精品性的文庫。就是說,在研究性的著作中,我們更看重精品之作。所謂精品,在內容上至少要符合下述幾條中的一條或同時具有:一是能夠從社會學的視角對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作出有說服力的分析,公認有真知灼見,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考驗。二是能夠對實現「增促社會進步,減縮社會代價」的社會學深層理念有所貢獻。三是對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創新有所推動。四是對中國社會學的國際化和本土化有所促進。而在形式上,要有與內容相匹配的敘述形式,要有較好的可讀性,力求深入淺出,盡可能雅俗共賞,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第三,它是一套使社會學界新生力量脫穎而出的文庫。就是說,通過研究性的精品之作,使那些在社會學界沒有什麽知名度,或知名度不高的「無名小卒」、新生力量、後起之秀程度不同地提高知名度,把他們實實在在地介紹給學界和社會,使他們盡快成為學界名人,在這個意義上,本文庫也許能夠成為培養社會學人才的有效渠道之一。眾所周知,沒有或缺少新生力量的學科和學界,是沒有什麽希望的。這當然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說可以忽視現在的學界名人,他們是我們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們負有提攜後進的重任。我們真誠希望現有的學界名人和即將脫穎而出的學界名人,共同使本文庫成為名副其實的名人文庫,在學界和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它是一套供不同學派觀點爭鳴的文庫。一個沒有不同學派爭鳴的學界,不能說是成熟的。我在社會學界多次強調「要多一點學派,少一點宗派」。因為學派之爭是學術問題、學術觀點的爭論,用的是學術標准,可以爭得面紅耳赤,但過後仍然是朋友;宗派之爭則用非學術標准,黨同伐異,大有「誰不和我們歌唱,誰就是我們的敵人」的「氣概」。因此,學派之爭,與人為善,相互切磋,推進學術;宗派之爭,與人為惡,相互攻擊,阻礙學術。如果本文庫在促成不同觀點的社會學學派形成方面、在促成不同學派展開富有成果的爭鳴方面,起到了應有的積極作用,我們將會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本文庫將對各種不同觀點的學派一視同仁。

總之,我們真誠希望本文庫能夠出研究成果、出精品、出名人、出學派。簡言之,我們把「四出」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會學文庫的定位。

古人曾說過這樣的意思,定位於「上」。可能得乎「中」,定位於「中」,可能得乎「下」。本文庫這種「四出」的定位,從目標上說應該屬於「上」,但結果仍有兩種可能:或「上」或「中」。我們希望能夠爭取前一種可能,避免後一種。最後究竟如何,當由讀者和時間來鑒定。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