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文獻學的角度,考察了《禮記》46篇各篇的成篇年代和全書的編纂者、編纂時間。作者廣泛吸收古今《禮記》研究成果,包括近年的考古發掘成果,對前人正確結論進行補充論證,利用新的材料推進研究結論,表現出了學術的創新。
本書內容收錄為:緒 論;第一章 春秋末期至戰國前期的文獻;第二章 戰國中期的文獻;第三章 戰國中晚期和晚期的文獻;第四章 《禮記》的成書及其在東漢的流傳;書末有參考文獻及後記。
《禮記》一書,自唐代初年李世民命孔穎達撰《五經正義》列入經書之中,取代了《儀禮》自戰國以來在儒家經典中不祧之祖的地位,雖然不久所定科舉考試的明經科增加了《儀禮》、《周禮》,且以後的學者仍以《儀禮》、《周禮》為「經」,而以《禮記》為「記」,地位同於「傳」,但《禮記》在儒家經書中再未被排除過。至清康熙皇帝的《御纂七經》(包括《易》、《詩》、《書》、《春秋》、《周禮》、《儀禮》、《禮記》),連東漢時通行的「七經」中已經列入的《論語》、《孝經》,以及唐代明經科《九經》以來的《十一經》、《十二經》、《十三經》皆包括在內的「《春秋》三傳」都刪去了,卻保留了《禮記》。作者以為唐太宗和康熙皇帝這兩位皇帝都看重《禮記》這部書,實在表現了他們既具雄才大略又重文教的不凡眼光。但另一方面,也因為《禮記》被列入《十三經》,很多人便把它看得很神秘,很難深,認為這部書所講理論距現實生活、距自己很遠。尤其,經學之中,禮學又被一些人說為「絕學」,強調從事禮學研究一定得有「師承」,無師承者不得其門而入,入之也不得其道而出。以此之故,多不敢涉足此領域。作者以為,今天作者們應該扭轉對《禮記》這部書的看法,把它從「經書」的神位上請下來,讓它同一般的文化典籍一樣,讓人們隨意去接近它,了解它,批判其中所包含的封建思想、宗法觀念,而繼承、吸收作者們的祖稱在千百年中形成的倫理道德、人生經驗,豐富作者們的思想,和諧人與人的關系,純潔和美化作者們的行為、言語,建設與二十一世紀世界潮流相合又體現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社會風尚。
目錄
緒論
一、《禮記》的內容和分類
二、《禮記》研究的意義
三、《禮記》研究的成績
四、《禮記》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五、《禮記》的真偽及其與秦漢學者的關系
六、本文研究的范圍與方法思考
第一章 春秋末期至戰國前期的文獻
第一節 孔子、曾子的著作
一、《哀公問》
二、《仲尼燕居》
三、《孔子閑居》
四、《儒行》
五、《曾子問》
六、《大學》
七、《學記》
第二節 子思、公孫尼子的著作
一、子思和《禮記》
二、《坊記》
三、《中庸》
四、《表記》
五、《緇衣》
六、《樂記》
第三節 先秦其他儒學家者討論先秦禮制之作
一、《曲禮》
二、《少儀》
第二章 戰國中期的文獻
第一節 《禮古經》之逸篇
一、《奔喪》
二、《投壺》
第二節 論述喪葬禮之作
一、《喪服小記》
二、《大傳》
三、《雜記》
四、《喪大記》
五、《問喪》
六、《服問》
七、《間傳》
八、《三年問》
九、《喪服四制》
第三節 論述祭祀禮之作
一、《祭法》
二、《祭義》
三、《祭統》
第四節 泛論先秦禮制之作
一、《王制》
二、《禮器》
三、《內則》
四、《玉藻》
五、《經解》
第三章 戰國中晚期和晚期的文獻
第一節 戰國中晚期的文獻
第二節 戰國晚期整理成的文獻
第三節 戰國晚期的文獻
第四章 《禮記》的成書及其在東漢的流傳
第一節 《禮記》成書年代觀點綜述
第二節 漢代禮學的傳授與戴德、戴聖生平
第三節 《禮記》的編選成書
第四節 東漢的《禮記》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一、《禮記》的內容和分類
二、《禮記》研究的意義
三、《禮記》研究的成績
四、《禮記》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五、《禮記》的真偽及其與秦漢學者的關系
六、本文研究的范圍與方法思考
第一章 春秋末期至戰國前期的文獻
第一節 孔子、曾子的著作
一、《哀公問》
二、《仲尼燕居》
三、《孔子閑居》
四、《儒行》
五、《曾子問》
六、《大學》
七、《學記》
第二節 子思、公孫尼子的著作
一、子思和《禮記》
二、《坊記》
三、《中庸》
四、《表記》
五、《緇衣》
六、《樂記》
第三節 先秦其他儒學家者討論先秦禮制之作
一、《曲禮》
二、《少儀》
第二章 戰國中期的文獻
第一節 《禮古經》之逸篇
一、《奔喪》
二、《投壺》
第二節 論述喪葬禮之作
一、《喪服小記》
二、《大傳》
三、《雜記》
四、《喪大記》
五、《問喪》
六、《服問》
七、《間傳》
八、《三年問》
九、《喪服四制》
第三節 論述祭祀禮之作
一、《祭法》
二、《祭義》
三、《祭統》
第四節 泛論先秦禮制之作
一、《王制》
二、《禮器》
三、《內則》
四、《玉藻》
五、《經解》
第三章 戰國中晚期和晚期的文獻
第一節 戰國中晚期的文獻
第二節 戰國晚期整理成的文獻
第三節 戰國晚期的文獻
第四章 《禮記》的成書及其在東漢的流傳
第一節 《禮記》成書年代觀點綜述
第二節 漢代禮學的傳授與戴德、戴聖生平
第三節 《禮記》的編選成書
第四節 東漢的《禮記》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禮記》一書,自唐代初年李世民命孔穎達撰《五經正義》列入經書之中,取代了《儀禮》自戰國以來在儒家經典中不祧之祖的地位,雖然不久所定科舉考試的明經科增加了《儀禮》、《周禮》,且以後的學者仍以《儀禮》、《周禮》為「經」,而以《禮記》為「記」,地位同於「傳」,但《禮記》在儒家經書中再未被排除過。至清康熙皇帝的《御纂七經》(包括《易》、《詩》、《書》、《春秋》、《周禮》、《儀禮》、《禮記》),連東漢時通行的「七經」中已經列入的《論語》、《孝經》,以及唐代明經科《九經》以來的《十一經》、《十二經》、《十三經》皆包括在內的「《春秋》三傳」都刪去了,卻保留了《禮記》。我以為唐太宗和康熙皇帝這兩位皇帝都看重《禮記》這部書,實在表現了他們既具雄才大略又重文教的不凡眼光。但另一方面,也因為《禮記》被列入《十三經》,很多人便把它看得很神秘,很艱深,認為這部書所講理論距現實生活、距自己很遠。尤其,經學之中,禮學又被一些人說為「絕學」,強調從事禮學研究一定得有「師承」,無師承者不得其門而入,入之也不得其道而出。以此之故,多不敢涉足此領域。我以為,今天我們應該扭轉對《禮記》這部書的看法,把它從「經書」的神位上請下來,讓它同一般的文化典籍一樣,讓人們隨意去接近它,了解它,批判其中所包含的封建思想、宗法觀念,而繼承、吸收我們的祖先在千百年中形成的倫理道德、人生經驗.豐富我們的思想,和諧人與人的關系,純潔和美化我們的行為、言語.建設與二十一世紀世界潮流相合又體現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社會風尚。
儒家從孔子而成為先秦時代一個重要的學派,以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關心現實、重視民生、重視倫理、重視教育、重視實踐,統治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兩千多年。但孔子以前,最早的儒生主要是從事祭祀、婚喪等的相禮活動(其後之儒生仍有只停留在這個職業范圍之中者,孔子稱之為「小人儒」)。孔子遠承周初大思想家周公旦的「敬德」、「保民」、「明法慎罰」、「作稽中德」、「孝養父母」、「以德輔天,,等思想,形成儒家學派,周公制禮作樂的重大政治舉措也深深地印入當宗周凌夷之際希望挽回頹勢的儒家理論之中。孔子年輕時曾適周向老予問禮,但後來未接受老子的思想而遠承了周公的思想,這一點他是進行了深入考慮和認真選擇的。周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縱觀三代的興亡盛衰,認識到天命靡常,唯有德者能保,故繼承周公的思想,而加以弘揚、豐富和發展。至孔子之時儒者才有了自己的學說,成為有思想的士人,從而也才形成了一個學派。但一則儒者並不能馬上都進入統治階層,參與國家的管理以實現政治主張,有些人還得從事原來儒者的工作;二則制禮作樂是儒家維護社會秩序、企圖恢復西周盛世的重要手段,所以,孔子之後儒者仍然一直很重視禮。可以說,重視禮、禮儀,是儒家的傳統。《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小時「為兒嬉戲,常設俎豆,設禮容」。這正是說他從小就以當儒者為理想。「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他對太廟中的很多陳設和設置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因為這都同禮有關。他適周問禮訪樂,歷郊廟,考明堂,察廟朝,「於是喟然日:『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胡仔《孔子編年》卷一)所以,孔子以《禮》為儒者必讀的書,禮為必習之業,其後的儒家論著中,涉及禮的內容很多。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孔子擊磬」,「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史記·孔子世家》),他仍然保持著儒者本來的職業特征,只是他已將這些行為變為對儒者素質修養上的要求,而不再是糊口之術。
總的說來,儒者從根子上就是從事有關禮儀職業的,因此對禮儀一直十分重視。在孔予以前,他們對《詩》、《樂》,完全是作為操業的素質而學習的,對《書》、《春秋》也是出於掌握一些禮儀的依據而學習的,至孔子才繼承周公的思想構建了儒家的理論框架。禮成為孔子挽回走向頹夷的社會風氣的理論和手段之一。
┅┅
儒家從孔子而成為先秦時代一個重要的學派,以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關心現實、重視民生、重視倫理、重視教育、重視實踐,統治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兩千多年。但孔子以前,最早的儒生主要是從事祭祀、婚喪等的相禮活動(其後之儒生仍有只停留在這個職業范圍之中者,孔子稱之為「小人儒」)。孔子遠承周初大思想家周公旦的「敬德」、「保民」、「明法慎罰」、「作稽中德」、「孝養父母」、「以德輔天,,等思想,形成儒家學派,周公制禮作樂的重大政治舉措也深深地印入當宗周凌夷之際希望挽回頹勢的儒家理論之中。孔子年輕時曾適周向老予問禮,但後來未接受老子的思想而遠承了周公的思想,這一點他是進行了深入考慮和認真選擇的。周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縱觀三代的興亡盛衰,認識到天命靡常,唯有德者能保,故繼承周公的思想,而加以弘揚、豐富和發展。至孔子之時儒者才有了自己的學說,成為有思想的士人,從而也才形成了一個學派。但一則儒者並不能馬上都進入統治階層,參與國家的管理以實現政治主張,有些人還得從事原來儒者的工作;二則制禮作樂是儒家維護社會秩序、企圖恢復西周盛世的重要手段,所以,孔子之後儒者仍然一直很重視禮。可以說,重視禮、禮儀,是儒家的傳統。《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小時「為兒嬉戲,常設俎豆,設禮容」。這正是說他從小就以當儒者為理想。「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他對太廟中的很多陳設和設置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因為這都同禮有關。他適周問禮訪樂,歷郊廟,考明堂,察廟朝,「於是喟然日:『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胡仔《孔子編年》卷一)所以,孔子以《禮》為儒者必讀的書,禮為必習之業,其後的儒家論著中,涉及禮的內容很多。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孔子擊磬」,「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史記·孔子世家》),他仍然保持著儒者本來的職業特征,只是他已將這些行為變為對儒者素質修養上的要求,而不再是糊口之術。
總的說來,儒者從根子上就是從事有關禮儀職業的,因此對禮儀一直十分重視。在孔予以前,他們對《詩》、《樂》,完全是作為操業的素質而學習的,對《書》、《春秋》也是出於掌握一些禮儀的依據而學習的,至孔子才繼承周公的思想構建了儒家的理論框架。禮成為孔子挽回走向頹夷的社會風氣的理論和手段之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