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上古時代,茶是作為藥用的,而藥物又是與食物不可分割的。《呂氏春秋》中:「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氣」。因而有「藥食同源」、「藥食同理」、「藥補不如食補」之說。用茶作為菜餚、食品和膳食,古已有之。在我國民間不少地方稱茶葉為「茶米」,甚至連飲茶也叫「吃茶」。普洱茶的原產地雲南省的一些少數民族一直認為,祖先的最初食物是茶與米的結合,因此老人臨終前,親屬要把茶葉和米放入死者口中。茶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吃茶比喝茶水攝取的營養更多,因而茶葉入饌日漸風行。雲南少數民族就有許多吃茶的習俗。例如:瑤族油茶,藏族的牛羊油茶、骨湯茶、鹼茶、糌粑茶、酥油茶,基諾族涼拌茶,獨龍族、怒族的漆油茶,回族的
米茶、糖茶、蓋碗茶、油茶,苗族的清口油茶,瑤族的濃油茶等,都是連茶葉一同吃。如今的「吃茶」,已不像從前只是將茶葉加入單個食品或某一類食品中,而是有意識地將茶葉作為菜餚烹飪的飲食方法,形成茶飯、茶菜、茶食品、茶飲料的全面配套的特色餐飲,從而使之成為茶葉消費的一種全新形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