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美國國會介入美台關系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重點對美台關系的總體發展進行梳理,對國會在美台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並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案例研究。全書內容豐富,視角新穎,理論闡述結合實例分析,既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又有很好的現實指導作用。
目錄
官方化的非官方交往: 國會與美台關系(前言)
第一部分 美台關系: 總體審視
「一個中國」政策的三方解讀
台灣的法律地位與國際空間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大困境
美國在台「特殊利益」的建構
美國思想庫與台灣的互動: 從「中程協議」到「兩國論」
試論美台「自由貿易協定」的動因及可能性
第二部分 國會與台灣
後「冷戰」時期的美國國會與台灣問題
美國國會與中美安全關系——以台灣問題為例的分析
逆動的潮流: 國會「藍軍」與美台政策的制定
美國國會「台灣聯線」個案研究
行動與反應: 試論美國國會對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支持——以國會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為例
從「中國幫」到「台灣幫」: 國會親台議員與美台決策
第三部分 重點案例分析: 《與台灣關系法》與《台灣安全加強法案》
剖析美國《與台灣關系法》
對美國加強《與台灣關系法》的政策分析——台灣問題與地區安全
監督與鉗制: 國會監督權與美台軍售決策——以美國國會對《與台灣關系法》的監督為例
《台灣安全加強法案》是一個危險的政治舉動
歷史大潮中的逆流: 《台灣安全加強法案》再審視
表象與實質: 從《台灣安全加強法案》看美台軍事交流
第四部分 台灣對美「外交」
「9·11」事件後民進黨當局對美「外交」芻議
台灣當局在美國的游說活動與中美關系摩擦
民進黨的對美作為(2000—2004): 游擊式的外交操作
第五部分 對策建議
新時期中國對美國國會外交工作的思考
試論海峽兩岸從經濟互賴到政治統一的擴溢
以美為鑒: 談中國對美工作
攻心與伐交: 中國統一的關鍵
知己知彼: 對美國會外交
第六部分 著作瀏覽
「兩個國會」的困境——評戴維森和奧勒塞克的《國會和它的議員們》
作為程序政治的美國國會——解讀奧勒塞克的《國會程序與政策過程》
未竟的「正常化」事業——評容安瀾的《懸崖勒馬——美國對台政策與美中關系》
不確定性的管理——評高立夫的《台灣海峽: 沖突抑或合作》
「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之間的政治邏輯——讀蘇起的《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
附錄一: 美國國會「台灣聯線」成員名單
附錄二: 美國國會眾議院成立「中國聯線」
附錄三: 美國國會對華決策動態
參考書目
後記
第一部分 美台關系: 總體審視
「一個中國」政策的三方解讀
台灣的法律地位與國際空間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大困境
美國在台「特殊利益」的建構
美國思想庫與台灣的互動: 從「中程協議」到「兩國論」
試論美台「自由貿易協定」的動因及可能性
第二部分 國會與台灣
後「冷戰」時期的美國國會與台灣問題
美國國會與中美安全關系——以台灣問題為例的分析
逆動的潮流: 國會「藍軍」與美台政策的制定
美國國會「台灣聯線」個案研究
行動與反應: 試論美國國會對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支持——以國會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為例
從「中國幫」到「台灣幫」: 國會親台議員與美台決策
第三部分 重點案例分析: 《與台灣關系法》與《台灣安全加強法案》
剖析美國《與台灣關系法》
對美國加強《與台灣關系法》的政策分析——台灣問題與地區安全
監督與鉗制: 國會監督權與美台軍售決策——以美國國會對《與台灣關系法》的監督為例
《台灣安全加強法案》是一個危險的政治舉動
歷史大潮中的逆流: 《台灣安全加強法案》再審視
表象與實質: 從《台灣安全加強法案》看美台軍事交流
第四部分 台灣對美「外交」
「9·11」事件後民進黨當局對美「外交」芻議
台灣當局在美國的游說活動與中美關系摩擦
民進黨的對美作為(2000—2004): 游擊式的外交操作
第五部分 對策建議
新時期中國對美國國會外交工作的思考
試論海峽兩岸從經濟互賴到政治統一的擴溢
以美為鑒: 談中國對美工作
攻心與伐交: 中國統一的關鍵
知己知彼: 對美國會外交
第六部分 著作瀏覽
「兩個國會」的困境——評戴維森和奧勒塞克的《國會和它的議員們》
作為程序政治的美國國會——解讀奧勒塞克的《國會程序與政策過程》
未竟的「正常化」事業——評容安瀾的《懸崖勒馬——美國對台政策與美中關系》
不確定性的管理——評高立夫的《台灣海峽: 沖突抑或合作》
「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之間的政治邏輯——讀蘇起的《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
附錄一: 美國國會「台灣聯線」成員名單
附錄二: 美國國會眾議院成立「中國聯線」
附錄三: 美國國會對華決策動態
參考書目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