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羅貝爾·穆尚布萊(Robert Muchembled).巴黎第十三大學教授、文學博士生導師;著有十幾部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出版。1997年榮膺笛卡爾—惠更斯獎。

「魔鬼」是一種文化符號,滲透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本書梳理了「魔鬼」從12世紀誕生到20世紀在西方的發展變化及影響。魔鬼的形象多變:最初魔鬼是基督教傳說中的大人物,是恐怖的地獄之王;啟蒙時代後,魔鬼慢慢由一個外在的獨立存在內化為人心深處的「惡」;到了反抗與革命的時代.它又成了浪漫主義的象征;20世紀,魔鬼頻頻出現在書籍、電影、廣告中,形象卻是輕松、活潑的,成為一個取樂的因素.一個沒有危險的玩伴。

他多變的形象代表的是人們對個人命運和文明前景的不同看法。書中剖析文學作品,講述生動故事,分析有趣電影,描繪魔鬼圖像。
 

目錄

引 言 千年魔鬼相隨
第一章 撒旦登上歷史舞台
第二章 巫魔聚會之夜
第三章 魔鬼附身
第四章 魔鬼文學與悲劇文化
第五章 魔鬼的衰落
第六章 內心的魔鬼
第七章 20世紀最後時刻的魔鬼
結束語 與魔共舞
譯後記






 

說起「文明」,似乎下意識地總想到「發明」兩個宇。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在許多國人的心中,也似乎總是淹沒在火藥、指南針、造紙和活字印刷這四大發明的輝煌之中。然而,「文明」這兩個字,卻負載著異常沉重的歷史,充滿著難以索解的悖論,在「文明」這兩個字的背後,甚至還透著血腥。在9·11事件前後,當今世界所經歷的一切,到底是文明,還是野蠻?

對這個帶有人類存在根本性問題的困惑,促使我開始對文明問題有所思考,促使我把目光投向域外,投向西方的文明,投向所謂文明的西方,想要弄清楚到底何為文明,西方又是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文明進程?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基佐曾寫過皇皇四大卷的《法國文明史》,他對「文明」這個詞有著明確而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文明主要包括兩點:社會狀態的進展,以及精神狀態的進展;人的外部條件和一般條件的進展,以及人的內部性質和個人性質的進展;總而言之,是社會和人類的完善」。按照基佐的這一定義,文明的進程,實際上也就是社會和人類不斷完善的進程。

社會與人類不斷完善的進程,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要考察這樣一個進程,對整個人類的文明的進程哪怕「稍作正確的敘述」,拿基佐的話說,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意味著要對世界「不同民族發生過的事件,對他們本身的歷史,而且還要對他們的語言、文學、哲學,最後還要對他們的生活經歷的一切方面都具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如此看來,任何人對世界文明的思考注定都是片面的,對人類文明進程的考察也注定是膚淺的。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從人類歷史的某個側面,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管窺一二。正是出於這一天真而善意的願望,我們有目的地聚焦於西方世界的某些歷史階段和西方社會的某些側面,選擇了西方歷史學界一些有識之士別具一格的探索成果,以「西方文明進程」叢書的形式奉獻給廣大讀者朋友,為廣大讀者提供一些觀察歷史真實的碎片,也為廣大讀者思考文明問題展現獨特的視角。

收入本叢書的研究成果,不同於傳統意義上撰寫的「文明史」。它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目光獨特;不求論述系統,但求思考深刻。而進入我們選擇視野的,則是人們在思考文明問題時往往忽視的一些側面。從收入本譯叢的六部書的書名看,除了《書籍的歷史》與《西方媒介史)這兩部書,其余四部讀者似乎很難將它們與西方文明進程聯系起來。然而,透過《魔鬼的歷史》,作者為我們解析了兩千多年來西方歷史上魔鬼與惡的化身,通過對魔鬼的概念的追索和魔鬼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西方社會特有的文化和知識活動的深層要素。而(鏡子的歷史),則是人類和自己的形象的歷史,鏡子所折射出的是文明的多重含義。順著《流浪的歷史》的蹤跡,我們看到的是飢荒、瘟疫和戰爭中一介獨特群體的命運,是仁慈與暴力的較量;在《洗浴的歷史)中,作者則以大量史料和文學作品中提取的生動的例子,描述了西方人「行為舉止文明化的進程」,洗浴的歷史於是透現出一部「社會文明發展史」。

從這一個個生動而獨特的社會側面,從歷史學家們所搜集的歷史的真實碎片中,相信有心的讀者一定會像本雅明一樣,讀出自己的一點感悟,窺見文明的幾分真相,那殘酷而並不令人絕望的真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