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1585年首版於羅馬,內容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記中國的事情及中國的歷史;第二部分包括三個傳教士的中國行紀及環球行紀。這部著名史書,雖然有許多歐洲文字譯本,但仍缺乏一個對所述內容有詳細解釋的本子,也缺乏對門多薩引用的史源的說明。我在譯完博克舍《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中華書局1990年出版)后,再譯門多薩的史書,自然發現門多薩和葡萄牙人克路士和西班牙人拉達記述的相同處和那些歧異的地方,由此引起我對他引用的史料作出探索。
首先,門多薩有的章節完全或大部分采錄自上述兩位作者,這一類比較容易辨識。但在文字上常有所改動,有時還有增添。舉一個例子。克路士記中國的物產說:「有一種許多果園都產的水果,結在樹葉粗大的大樹上,這種水果大如圓李,稍大些,去皮后就是特殊的和稀罕的水果。沒有人能吃個夠,因為它使人老想再吃,不管人們吃得不能再多了,它仍然不造成傷害。這種水果有另一種小些的,但越大越佳。它叫做荔枝(Lechias)。」這是我所能查到的歐洲對我們南部這種特殊水果的最早記載。門多薩采用了這個記載,把它改寫成:「他們(中國人)還有一種叫做荔枝的果子,十分好吃,盡管大量地吃,卻從不傷身體。」而有不少章節,幾乎都是據克路士和拉達重新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