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對烏托邦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並進一步探討烏托邦觀念的本質內容及烏托邦的精神源泉;第二部分集中探討烏托邦的現實化;第三部分通過對烏托邦觀念演生史的描述,揭示烏托邦觀念隨近代資本主義政治文明「進步」而不斷式微的進程;最後的結束語探討了烏托的當代命運。
「烏托邦」,顧名思義,乃沒有寄寓之所的國度。烏托邦的政治設計堅持正義之首要性,吁求一種善的政治,從而提示了政治生活最為本源的存在。而這也就注定了烏托邦與政治現實的對抗性,烏托邦是對政治現實徹底的批判和否定,政治現實則是烏托邦的終止。烏托邦走向現實的道路,就是烏托邦精神的退休過程。此乃烏托邦悲劇的根源所在。然而,當現時代極力要將「烏托邦」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中去時,烏托邦借助某種思想機制得以延續,便成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烏托邦之所以成為烏托邦,並不是烏托邦本身的空幻性,而恰恰是現代政治危機的體現形式,也就是說,現代政治缺乏終極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