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教出富小孩:內建孩子理財力,父母絕對要懂的15項FQ教養學

窮爸爸教出富小孩:內建孩子理財力,父母絕對要懂的15項FQ教養學
定價:388
NT $ 291
  • 作者:王奕璿
  • 繪者: 詹詠溱
  • 出版社:出色文化
  • 出版日期:2022-02-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6267065146
  • ISBN13:9786267065143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擁有金鑰匙比含著金湯匙重要,理財就該從小教起。

  ◆《窮爸爸教出富小孩》是理財教養學書籍,正好與教育部發布的108選修課綱中的理財課程不謀而合。
  ◆這本書善用圖畫及表格,讓讀者易懂易讀;並詳加舉例,讓親子在理財方面,有多了更多可學習、應變的方式。
  ◆這本書的最大宗旨是希望讓此書的讀者們都能得到財富自由,也就是說這不只是財經教養書,更是親子共用的理財書籍。
  ◆本書是坊間第一本強調理財是從父母親家庭教育開始學起,而且兒童必須學會正確的道德觀,才能學理財。也就是理財必須從「善」開始。

  現在的孩子因為大腦構造、環境變遷、三C產品發達,造就他們不到5歲就懂得金錢、消費和儲蓄……等觀念;因此,孩子的財經理財力不能等的。

  坊間已有各式各樣教兒童理財書籍,教孩子自己建立金錢觀、學理財,雖有父母伴讀,但仍以兒童本身為主訴求。只是兒童的財商力並非全然由自身學習得來,也非從遊戲中教出來的,研究顯示全球成人的所有財經習慣多是從小耳濡目染,模仿父母行為、理財觀;因此雙親的影響力至為重要,想教會孩子理財,自己就要先懂得財商。

  更重要的是,若孩童們沒有正確的行為道德觀,那麼就算再怎麼會理財,也都是無用的。孩子必須和父母一起學會「善」的理財觀:投資友善銀行、道德基金、支持綠能……等,取財有道乃是理財之先。若無道德的引導,再會理財,也還是會走上歪路。

  金湯匙VS.金鑰匙,讓孩子從小就是「富小孩」!

  許多人都羨慕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人,但是在這個後疫情時代、通膨高張、局勢動盪,誰都不敢保證金湯匙會不會褪色,更別說自己將之「去色」的敗家子們。在這樣的時代唯有讓孩子握有打開財庫大門的理財「金鑰匙」,才能讓自己和孩子一起獲得真正的財富自由。

名人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Money錢雜誌顧問 林奇芬
  小大人的理財故事播客 花父
  北一女中公民科教師  范禎娠
  平鎮高中公民科教師  曾露瑤
  仲英財富投資長 陳唯泰
  親子教育作家 彭菊仙
  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
  (順序依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奕璿              


  現職為國立大學講師,畢業於政治大學IMBA、澳洲UNSW社會發展碩士。

  興趣廣泛,經常把投資策略、交易心理、兒童財務行為的觀察心得分享於臉書。喜歡在開學第一天引導畏懼數字的大學生,正視這時代理財的重要性。但他更認同每個人的理財成果,投射的是個人內在穩健踏實的天性,及健康的金錢智慧。因此,每個人追求獲利之前,應該先建立健康正念的理財觀。目前,他的投資獲利仍在持續上升。

  著作:《情緒投資》

  FB粉絲團:餐桌上的五分鐘財金對話
  www.facebook.com/learn.to.invest.and.increase.financial.literacy

繪者簡介

詹詠溱


  專職平面設計師,多年來耕耘於影像設計、插圖繪製、書籍排版。

  繪製插畫作品有:《足療自癒:吳若石神父足部反射健康法》、《未來健康:腳會說話》、《迷你咖啡店裝潢設計-好設計,咖啡店成功一半2》、《不動工布置全書:牆+窗+家具和家的play》

  個人作品網站:mocha-design.weebly.com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PART 1 家長是孩童財務教養的起跑點
耳濡目染、有樣學樣,輸贏已在起跑點?
解鎖自我價值與財務教養的關係
拆解性別與財務教養的關係
生活中的金錢機會教育
財務從穩定到自由的差別
父母本身的財商教養

PART 2 培養財富天性的關鍵習慣
節儉力
情緒力
組織力
道德力
好奇力
創造力
目標力
安全力
金錢與歸屬感


 
 



  Generation C的財務戰歌已悄悄吹起


  據報導,二○二○年及二○二一年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踏入職場之前,接連遭遇疫情一波波來襲,就業市場萎縮,人力供過於求。二○二○年的就業數字已不樂觀,二○二一年根據人力銀行九月公布的調查顯示,有高達將近七成的社會新鮮人,仍處於待業中的窘境;已經找工作的畢業生當中,有將近八成表示不滿意現在的薪資水準。

  除了對於收入和工作的不滿意,上一代正應付的退休金爭議,也沒有豁免權,更別說台灣未來的Generation C。Generation C――COVID 世代,泛指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面對大環境經濟和失業的衝擊,可能會更容易感受到生活匱乏及不穩定。導致這個世代下的孩子,除了容易感受到孤單,還有可能面臨貧窮匱乏、未來就業和經濟上的挫折感。

  在台灣,退休金水位降低,隨著世代演進將越領越少,應屬不可逆轉的事實。並無意危言聳聽也並非杞人憂天,總之,無論未來的薪資水準調幅如何、將來退休金國庫再怎麼變化,未來Generation C反轉自己的財務水位得有更堅硬的底氣。

  擁有「金湯匙」還是擁有「金鑰匙」?

  過去曾有房仲廣告強打「沒有金湯匙,要有金鑰匙」的銷售口號,此時拿來套用在疫情下成長的Generation C,便成了有趣且貼切的比喻。

  有的人雖然出生平凡、生活辛苦,但是靠著後天的勤學好問和冒險進取,拿到金鑰匙闖關成功,爾後財務自由;例如,許多檯面上大器晚成的企業家、投資家。話雖如此,即使含著金湯匙出生,雖已掌握先天優越條件,但疫情陰霾席捲而來時,他們仍得拿出鎖匠解鎖般的本領,才能把天生自帶的金湯匙牢牢叼著,例如巴菲特。我的看法是:不論是否擁有金湯匙,只要闖蕩江湖,都一定要隨身攜帶解鎖的金鑰匙。

  放眼望去,西方世界從幾十年前,便灌輸兒童生活中所需的理財技巧,同時訓練不擅理財的家長,學著啟發家中的小孩認識金錢;相較之下,台灣的教育部去年才宣布將財商知識與學校課程結合。當前台灣學校的正規教育,較過去越來越正視財務素養的啟蒙,算是提供孩童一把打開理財大門的鑰匙。似乎,教育為受到經濟衝擊的世代開了一帖緩衝的解方。

  理財之道「條條大路通羅馬」

  提及兒童、青少年財務能力的訓練,看法多元如光譜般。光譜的一端是從理財專業的角度切入,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認識貨幣、學習制定預算、學習記帳等;光譜的另一端,如:湯瑪斯•史丹利(Thomas J. Stanley),他就彙整了一份洋洋灑灑的財富社會學案例,勾勒一票美國富一代和富二代的生活,以及他們做了些什麼,以至於延續富貴命至第三代,或何以犯錯導致不幸流失自己家族資產、家道中落。

  雖不具標準答案,但依據我的個人經驗,較傾向相信,財務教育應融合品格教養,並非單單只鼓吹「放大自己的錢包」「把帳面數字變多」。怎麼說呢?相信大家在疫情這一至兩年當中,尤其是股市面臨大幅修正時,多次接獲要你加入群組拿一手投資消息的詐騙簡訊或電話。對方誆稱自己有資深精良的名師團隊,幫焦急的股民列出嚴選推薦名單,利用股民的無知,要求匯款到某個指定帳戶,藉此對方發了一筆「國難財」。

  我有朋友們常常和這些詐騙集團鬥智,把趣味橫生的對話截圖下來,當成朋友間的笑料,消憂解悶。這所謂的名師團隊以自欺欺人的手法賺錢,不正當且陷進違法犯紀的泥沼裡,久久難以翻身;最後,害慘的是自己。

  可以用「財富天性」預測自己的財務狀況?

  另外,我本身也曾與許許多多兒童及家庭交談過,當中接觸到不少經濟弱勢的家庭。長期觀察下來,總結歸納出家庭環境、家長價值觀和行為,確實對塑造兒少的財務行為發展有所影響:一個財務困窘的家庭,除了生活經常出奇不意地帶來挑戰,很多人過去建立的理財觀念也不正確。因此,相較支持財商能力、金錢管理的雕塑,人格及氣質的培養更為重要。

  人格和氣質如同充滿肥料的土壤,當財管種籽在土壤中發芽茁壯,長出來的枝椏及綠蔭將更茂密。錢是一個工具,透過用錢的方式展現出一個人的人格、品行、價值觀,傳承自上一輩的習慣、做決定當下的情緒、有沒有理財的知識和經驗,也就能判讀出一個人財務能力的高下。

  教導孩子管理金錢,背後的意義是當他們作每個決定時,能瞭解這個決定投射出的是自己的生活目標、自律、情緒……等個人特質,自己生活不再渾渾噩噩,讓債務衍生、不短視近利,並能達到財務自由且獨立的境界。在湯瑪斯•史丹利的案例中,一個財務獨立甚至財富自由的人,有所謂「財富天性」的助攻、開源,同時懂得節流、守成。

  有助於攫取資產的助攻特質包括:勤奮、積極、好學、創業的冒險性、問題解決能力、有財務目標善於組織規劃。能夠守成的特質有:自律、自我要求、責任感、節儉、低調不張揚、投資及消費時的情緒管理。一個人如果有獨立、不依賴的個性,會加速催化財務累積的過程。

  上述財富天性如果從第一代影響至第三代,甚至更悠久,表示這個家族一貫的家風、家庭教育、價值觀……,世世代代間遞嬗,打下一定基礎的財富潛質,即使下一代並未自小接受過財務訓練,將來一旦有機會觸碰財務專業,仍有信心編織屬於自己的財富安全網。

  話雖如此,我們也常看到有人進攻能力強勁,卻不諳防守,以至於晚年落魄。我曾經讀過一則娛樂新聞:一位國際知名的好萊塢巨星,演過多部賣座電影,據稱全盛時期,拍一部電影就有六億台幣進帳,但後來揮霍無度,豪砸現金購買來路不明、無法增值的收藏品,又染上酒癮,生活渾渾噩噩,最後敗光四十億台幣的家產。只會進攻不會防守,大起大落之後一蹶不振,被世人拿來當成反面財務行為的教材,真的是屢見不鮮。

  你是屬於少年早發還是大器晚成?

  現今,打開電視財經頻道,坐在螢幕前收看的觀眾,已不全然是領到退休金的投資長輩。據我瞭解,收看財經節目的觀眾年齡層已下滑,來到國高中階層。不只如此,這些青少年熱衷於寫信討教主持人。

  甚至,還有國高中投資者,攢下平日的零用錢、壓歲錢買零股,小試水溫,爾後上傳獲利的對帳單到公眾粉絲專頁,引起大家驚嘆。這些青少年的早熟、好學、冒險特質,都有助於投資財的提早累積。

  不過,我相信很多人自小並沒有像這群青少年,有唾手可得的豐富財經資訊啟蒙。許多朋友是出社會之後,靠自學摸索理財之道,爾後踏上財務獨立、財富自由的軌道。為什麼這群人雖然沒有早接受名師領進門,卻能夠讓自己財務狀況在未來起飛、自由?

  我個人認為是他們過去的成長過程中,已具備財富天性,這些人會鑽研自己的財務問題,由各種管道找出解答及試錯,最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累積資產,突破自己的財務困境。

  理財的全腦開發

  我自己是大學畢業之後,才接觸理財的知識和技術,懂得如何看盤;啟蒙時間並不算早。我自湯瑪斯•史丹利的案例中歸納出:一個人的個性本質,以及看待財富的價值觀,比金錢和金融操作技術重要得多。這點是我從許多創業同學們起落的成就,和親友們投資的大賺大賠中體悟出來的。

  一個人自帶積極的人生觀和金錢價值觀,即使是中年才創業、中年才投資,仍然有一飛沖天的可能。但如果只享用富裕的條件,卻沒有伴隨著妥善運用財富的關鍵導航系統,即使是到手的金雞母也可能飛走。

  我的投資方法是靠自己上網和看書自學,試錯和重來而歸納出適合自己個性的操作方法。在我上一本著作《情緒投資》中,提到我曾嘗試不同的投資工具,最早我的方法很保守,以還本型保單為主;接著,開始操作外匯、黃金,以短期投資為導向。後來,接觸股票市場,起初是隨波逐流,講求短期獲利,隨後發現這方法不但沒幫助我提高報酬,反而損失更多。它適合喜歡刺激的投資人,並不適合我這種偏好穩定的個性;因此,我改採長期及分散性投資,這樣對我的生活和情緒造成的影響波動最小。此外,我的分散投資策略,讓我在股市暴跌時,金價攀昇,之後在高點時賣出。

  開闢不同的收入來源,並不是我刻意追求,而是我個人興趣比較多、比較有好奇心,想多做點小實驗,累積投資經驗;賠了就當學費,小賠不會追不回來。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收穫不如預期,對自己負責的人,心態該迅速調整過來,並從中學到經驗。

  本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和家長分享;家長是孩子們最重要的財務素養推手,栽培孩子時,自己應該保持開放的心胸和態度;第二個部分是分享從小孩年幼到財務獨立,甚至財務自由的成人路上,影響孩子們健康財務行為的關鍵導航特質。書中引用大量案例,都是來自我週遭真實故事的改寫,希望能讓讀者對文章的說明,能夠更深刻的體會,並且理解如何應用在教養情境中。

  每個家庭都各自擁有個別的特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脈絡。因此,我也相信書中提到的各觀點,不見得能百分之百完全套用在每個家庭所遇到的情境及挑戰。本書旨在提供參考觀點,同時保留對話的彈性,希望讀者可以和我多互動交流。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給我建議、經驗分享,以及幫我把這本書呈現得更完整的朋友們。這些朋友們來自各行各業及不同年齡層,讓我得以把內容陳述得更好讀、更好懂;並感謝有興趣和我一起研究如何培養兒少財務價值觀的讀者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