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三十多年前,當我從台灣回到澳洲,擺脫官方指控我涉入1980年2月28日林宅血案與長達三個月的「警方保護」,我就開始提筆撰寫此書。無論過去或現在,都不常做惡夢的我,卻在開始撰寫此書後,夜夜為惡夢所糾纏。於是我中止了此書的撰寫,轉投入其他的計劃。我在1990年底離開La Trobe大學,並於1991年初轉任至Monash大學後,我也因為負責學校行政事務,工作負擔也較以往沉重。
在此同時,在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1988-2000),台灣也展開其民主化進程,我曾在別處對此做過分析。美麗島事件(Kaohsiung Incident;或稱高雄事件),如同此書所示,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長期以來我都認為針對美麗島事件進行更詳盡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事。此外,受到許多台灣及各界朋友的敦促,我完成了此書第二部份的個人回憶錄。
我在此要特別感謝台灣民主基金會提供了一筆小額的補助,協助完成本書的研究及寫作。我也要感謝「澳洲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提供我研究獎金(Discovery Grant)來從事「民主化台灣」(Democratizing Taiwan)的研究,這也對本書的部份研究有所幫助。另一筆澳洲研究委員會的研究獎金是提供給「台灣歷史」(A
History of Taiwan)的研究,也促成了本書的寫作。
總的說來,尤其是一九七○年代後,台灣的民主化戰役是相對非暴力的。如同在本書中所見,許多人被毆打、被刑求甚至入獄,但是被殺的人相對地少。兩個關鍵的例外是陳文成教授,他是一位任教於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年輕台灣教授,1981年7月3日在接受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約談後,從臺灣大學圖書館的五樓墜樓身亡。另一位是劉宜良(江南),他是一位外省記者,1984年10月14日在美國加州被謀殺。
某個程度而言,陳文成跟劉宜良都有涉入政治。然而,相較之下,省議員林義雄的媽媽林游阿妹、雙胞胎女兒林亮均與林亭均的命案,就顯得悲劇性多了。比較悲劇性,因為她們是全然無辜的受害者。林宅血案也帶給台灣極大的震撼,因為這是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政治犯家屬被謀殺的案例。
謹以此書獻給林游阿妹、林亮均及林亭均。願台灣永遠不會忘記妳們悲劇性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