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定價:420
NT $ 332
 

內容簡介

一位醫者開立的另類處方箋,
寫給也會生病的自己、行醫生涯中交會的病人、
身處其中的醫療體制,以及心心念念的社會世界。
 
  「這些短文和隨筆都寫於清晨時分,在我窗外街上的電車開始隆隆行駛之前,在大家都還沒醒來的時候。這段時間是我的額外空間,讓我有機會安靜思考,我們身處在會產生某種揮之不去的背景雜音的醫院繁忙中,究竟是在做什麼。……記憶中那個在醫院裡的我,就像個玩著裝扮遊戲而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女孩。然而,那時所留下的白紙黑字,證明了我還能夠保有一些零星的思考時間。」
 
  希區考克醫師在熙來攘往的公立醫院裡服務,與背負著各樣生命故事的病人相遇,包括一心依賴藥物而拒絕做出生活改變的中年女士、堅信靈氣療法而導致嚴重肺炎的年輕男子、只能從食物獲得慰藉的孤獨暴食症患者、做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問題所在的絕望病人、因各專科推諉收治而被懸置在急診處的未分類病患。這些揪心的交會經驗,令她寫下深刻的行醫體悟:「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除了凝視眼前的病人,她也不斷回望自身的生命經驗,像是恣意吸菸與探索非法藥品的混亂青春期、從文科生轉變為醫學生的心路歷程、在宛如「男士俱樂部」的白色巨塔裡懷抱性別意識、自己也需要「過度檢查」才能安心的時刻、到偏鄉醫院服務目睹的光怪陸離現象、被病人家屬無理指控的椎心之痛、主治病人在自己的醫療決策下過世的巨大失落。
 
  她還從各種視角來思索醫療體制本身,以及醫療與社會的關係,諸如大型藥廠與執業醫師的糾纏關聯、主流醫學和另類醫療的整合辯證、將社會問題簡化成醫療問題的後果、反毒大旗下的藥物禁令與大麻研究、醫療的消費者模式對醫病關係的衝擊、醫學院挑選入學生的機制設計、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戴口罩的公民義務與疫苗分配的正義問題、疾病篩檢的效果及迷思、全民健康照護體系與私人醫療保險的競合。
 
  曾獲文學獎的希區考克醫師以她的敏銳心靈及生花妙筆,寫下見聞過的醫院風雲和世間百態。這些時而哀傷動人、時而幽默慧黠、時而批判反諷的細膩文字,顛覆了主流的論述與思維框架,為我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思索之窗。
 
專文推薦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共感推薦
 
  「醫生對於你而言,是如何的存在?透過本書,身為醫師的作者紀錄下工作過程的反思與感受。她成功還原白袍外立體的樣貌──不只是求學時遙望其校排名背影的同學,不只是在診間冷靜聽人揭露身體秘密的專業訓練者,醫者是人,於是她/他腦中運作專業判斷時,必定同時也有思考、感受生成。它們必然帶來稜角、限制,卻也使醫療與制度、與社會、以及與各個生命經驗產生雙向連結及互動。
  作者Karen,使人想起約翰•伯格的《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有的醫生是手藝人,有的醫生是政客,有的醫生是實驗員,有的是慈善長官,有的是商人,還有的是術士,不一而足。但也有一類醫生,如同船長,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想要體驗世間一切可能。』」——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街頭生存指南》共筆作者)
 
  「人類很容易對自身職業感到麻木,所以我們身體裡的種種災難,對忙碌的醫師來說,通常只是日復一日的例行工作。不難察覺的是,工作超時的專家有時候對你我的病痛難掩厭煩──就醫求診時頻頻出現的各種負面感受,正是打開這本《處方箋》的最佳理由。
  澳籍作者希區考克醫師,用她那帶著文學詩意的筆,寫下富於人性的醫療現場觀察;也反思肥胖、成癮、焦慮背後的社會困境。她有種尖銳的誠實,『全科醫師最厲害的技能之一,就是有辦法區分憂傷的人和生病的人。』可是也有一種沁人的悲憫,『我們把一些人安置在養護之家,那個地方加速他們的認知和身體衰退。』也許環繞你我的各種疾病或不健康,除了病理性的調適以外,同時也不能缺少這樣一本,反思健康政治、洞悉醫病矛盾的另類醫療散文。」——林運鴻(文字工作者)
 
  「幾年前還在急診服務的時候,曾聽同事轉述一位病人在得知看診醫師前去上廁所的當下,說出:『蛤?醫生也會放尿(pàng-jiō,意指解小便)喔?』的回應。像這樣不經意脫口而出的玩笑話,正反映出醫師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是足以抵制命運轉輪的神格化的存在。然而醫師也不過是跟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對生命有過困頓和猶疑的平凡人。凱倫•希區考克身為一名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目睹人生中各式各樣苦難的臨床工作者,她對醫療現場的照護實作有著深刻的思辯及反省。而透過這樣的反省,也讓我們更加體會到醫師做為一個『人』的脆弱及有限性。她並且一再地告訴我們,生活極其不易而心靈是多麼需要被妥善地照顧,一昧簡化地開藥和安排檢查絕對不會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陳俐伊(個案管理師、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
 
  「對於社會大眾而言,穿上白袍的醫生,有如擁有可以解釋身體疾患、消滅病痛的專業權杖。在練習操演權杖的過程中,醫生似乎時常理所當然被視為『拯救生命』甚至解決各種社會健康問題、高不可攀的「英雄」。然而,當醫生逐漸成為被社會形塑與賦予期待的權威角色,『機智的醫生生活』在醫治疾病到助人求生之間,如何思考各種生命狀態的意義價值?《處方箋》作者希區考克醫生,就像是卸下白袍的友人,以廣闊而犀利的『局內人』的視角,娓娓道來醫界人生日常百態與所處社會的關係。本書不只映照出醫者在各種診療現場、在醫療體系、市場力量與多元社會價值之間,每日面對生命政治衝突與抉擇中生活的個人處境,作者也引領讀者深入淺出地反思醫療作為解方的多重意涵。」——陳懷萱(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原是念英文系的作者,進了澳洲第一所不單以分數作為評量標準的紐卡所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醫學院,成為臨床醫師。這本結合批判觀點與醫學臨床經驗的醫師生命敘事,透過一位女醫師的視野,讓我們深入反省老化、死亡、肥胖、憂鬱症的醫療現場,是如何扣連到當代的社會、文化、醫療制度與保險、國家政策、跨國藥廠乃至於新自由主義的市場邏輯。對作者而言,醫療現場是相互主體性存在,醫師的決策往往超越教科書式的一套標準答案,打破非黑即白、人文社會科學與實證醫學彼此的隔閡。這本書對生命、醫療與現代社會文化交織的複雜性,提供了睿智與犀利的思考。」——蔡友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中研院人文講座(陽明、國防、北醫)授課老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凱倫•希區考克(Karen Hitchcock)
 
  畢業於澳洲紐卡索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醫學院,同時擁有英文(創意寫作)博士學位。曾在澳洲三個州數家公立醫院擔任專職醫師,現為自由執業醫生,臨床工作主要聚焦於疼痛、疲勞、肥胖及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是澳洲最早獲准開立藥用大麻處方的醫師之一。她定期為澳洲雜誌《月刊》(The Monthly)撰寫文章,著有《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Dear Life: On Caring for the Elderly),短篇小說集《小白襯裙》(Little White Slips)獲得2010年昆士蘭總理文學獎。
 
譯者簡介
 
劉思潔
 
  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專教師及出版社主編,現為自由譯者,譯有《親愛的人生》、《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原諒就是力量》,並合譯《人行道》、《生存的十二條法則》等書。
 

目錄

推薦序∣每日的醫學人文:一位醫師開給自己的處方箋╱劉介修
序言

醫師回到家
當醫師需要一位醫生
請多說一點
鐵人和醫師考試
男士俱樂部
鏽病案例

高齡照護
參訪護理之家
再思安寧緩和照護
失智症的療程

藥丸,藥丸,藥丸
大型製藥公司
用藥問題
神奇解藥的紛紛擾擾
火紅的藥丸
過量的藥丸

飲食與健康
飲食大戰
下一輪大瘦身
肥胖之城
再思〈肥胖之城〉

其他的嗜好
睡眠寶貴
戒菸者的悲嘆
細微的界線
性與藥
亢奮時刻
毒品:論藥物治療、立法及娛樂

身心之間
生理與心理
醫療與心身問題
身體的藝術
生病的那天

醫師在病房
績效檢查
勿傷身體
學生樂透
偏鄉地區的醫師問題
地區醫院的工作
溝通不良
眼見為憑
愛、恐懼與階級制
我在害怕什麼?
最重大的決定

倫理
為所應為
死亡的權利,還是殺人的權利?
微生物大戰
嚴重的流感

體制
為暴風雨做好準備
社會安全網
牙痛
找麻煩
注意缺口
美式醫療照護
醫學的火星任務
最後的手段
某些時日

謝辭
 

推薦序
 
每日的醫學人文:一位醫師開給自己的處方箋
劉介修╱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編輯老友客氣而耐心地詢問:「不知道新書的推薦序,大概什麼時候可以收到?」當時我正深陷在醫院裡頭各種應接不暇的工作,像在打乒乓球般,回應著許多需要在很短時間完成的任務。績效管理指標正盯著你上個月為醫院看了多少病人,今年寫了幾篇SCI研究論文。
 
  另外一頭也正在燒著。前幾天家人住院,因為疫情的緣故,醫院規定看護只能一對一照顧,服務員嚴重缺工,煩惱著如何撐起二十四小時的家人照顧工作。隔天才知道,幫家人做診斷的主治醫師,前一夜被送到了急診,同事們懷疑她是不是最近被操壞了,身體出了狀況。昨晚,母親在通訊軟體中傳來好長的訊息,抱怨好久沒有見到兒子;我苦惱著怎麼回覆。
 
  「這本書的作者正好和你面臨一樣的情境。她寫這本書的時候,在忙碌的公立醫院擔任醫師。在清晨時間,她寫下自己在醫療現場的所見所思。」編輯老友鼓勵著我。相識十幾年,他總是充滿熱忱地鼓勵著我。
 
  面向患者、面向社會,也面向自己的清晨時光
 
  把握住清晨時光,閱讀《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我突然發現,好久沒有如此清澈,如此神清氣爽的時刻。在清晨時分,整個城市正在甦醒,尚未喧嘩。那些時常盤旋在腦中,占據大腦認知頻寬的瑣碎和紛擾,彷彿暫時被清出了記憶體。這是個沉澱情緒,重新盤理身心的奇妙時刻。我一口氣把這本小書讀完。
 
  作者是一名內科醫師。也許,她在寫作的時候,正沉浸在如此清澈的清晨時光中。在每天還沒有把白袍穿上的時刻,醫者打開了「醫學」的豐富面貌,重新獲得面向患者、面向社會,也面向自身的嶄新視野。
 
  她面向患者。說病人的故事,也試著反思日常臨床實務的難題。她看見在當代過度強調成本效益的醫療體制中,高齡照護的困境與可能伴隨的年齡歧視;她反覆思索安寧緩和照護、安樂死的適切性,以及其中所宣稱的「人權」是否如此黑白分明。她回想臨床上的難題,許多「醫學上看起來沒問題」卻深受身心不適所苦的人,如何重新挑戰著當代醫療的診斷與處置。
 
  她面向社會。離開了診間和病房,探問著在「神奇的藥丸」與「社會的處方」之間,醫者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走岔了路。當國家與藥廠砸大錢尋找失智症治療的神奇藥丸,我們在社會健康促進的預防工作的投資是否不成比例?抗憂鬱劑的廣泛開立,是否只是暫時消解了我們對於貧窮、社會孤立、失業、暴力等社會問題無能為力的焦慮?
 
  用更具社會性的視角,她也重新思考「生活型態」與大眾健康的複雜性。飲食、睡眠、性、吸菸、飲酒、毒品、老化、整形、維生素和自費健檢,我們如何認識這些「健康」與「不健康」的嗜好、行為與社會現象?當「健康生活型態」不只是新生活運動的教條,我們開始理解有關生活型態、嗜好、行為及成癮背後,複雜的社會成因與脈絡。而有些盛行的個人化健康策略,如維生素的補充以及自費健康檢查,有時很可能是過於虛妄的許諾。
 
  在清晨的寫作時光,作者也不時面向自己。作為一名女性醫師,她試著理解自身在醫界文化與工作倫理中的處境;作為一名醫者,她試著自我探問,在健保體制、醫院管理、病患抱怨中,日常的醫療臨床實踐的掙扎。她終於面對自己在忙碌紛雜的生活與工作中的「懶散」,面對自己的無力。
 
  為什麼我們讀╱寫醫者的「清晨敘事」
 
  在閱讀中,似乎找到了作為一個醫者的共鳴:我們都不孤單。我們在病人的故事中,學習人們的疾病與憂傷;在醫療的實踐中,認識診間與社會的距離。我們都同樣在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中感到身心被掏空;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為難於各種體制與個人的抉擇;在每一個臨床的決策中,感受醫學的魅力,發現當代醫療的限制。
 
  也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清晨時光」,在世界的喧嘩尚未塵囂之際,當大腦記憶體還沒被日常占據的時刻,感受最清澈的想望。
 
  也許,每個醫者都需要這樣的清晨敘事。在每一天還沒有穿上白袍之前,在尚未被龐大的臨床工作壓垮之前,在還不需要扛起當代醫療的招牌與許諾之前。想一想遇到的病人,想一想臨床的決策和難題,再想一想醫療實踐中的徬徨與掙扎。
 
  當醫者在沉澱中清澈,面向患者、面向社會、面向自己,「醫學人文」不再是「好醫師」應該如何的教條,不只是冰冷的醫學倫理的原理原則,也不再被化約成廉價的愛心奉獻,或者鄉愁式的「上醫醫國」。
 
  我們,作為醫者,在讀╱寫清晨敘事的對話中,重新找到力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