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入門

古文字入門
定價:500
NT $ 450
  • 作者:朱歧祥
  • 出版社:台灣學生書局
  • 出版日期:2021-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518735
  • ISBN13:9789571518732
  • 裝訂:平裝 / 275頁 / 19 x 26 x 1.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古文字導讀的論著,系統的掀開三千多年漢字源頭和歷史之謎,提供有興趣研治古文字的朋友一入門和進階的讀物。全書總計十九章,附圖三種,分章概述殷商甲骨文、周代金文、戰國竹簡文的內容、導讀實例、學人歷史、語法、虛字、斷代方法、與文獻的對應和針對古文字的辨偽作系列介紹,對於喜好漢字和熱衷於思辨的朋友有一定的學習幫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歧祥


  台灣大學中文學士、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職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學、中國近代學術。

  學術專著20種:
  《古文字入門》、《殷虛文字丙編選讀》、《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讀本》、《亦古亦今之學─古文字與近代學術論稿》、《釋古疑今─甲骨文、金文、陶文、簡文存疑論叢》、《甲骨文詞譜》五冊、《朱歧祥學術文存》、《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論稿》、《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校釋》、《圖形與文字─殷金文研究》、《甲骨文字學》、《甲骨文讀本》、《甲骨文研究—中國古文字與文化論稿》、《周原甲骨研究》、《王國維學術研究》、《甲骨學論叢》、《殷墟卜辭句法論稿-對貞卜辭句型變異研究》、《甲骨四堂論文選集》、《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中山國史彝銘考》。

  經歷:
  台灣中國文字學會理事長、韓國世界漢字學會台灣區會長、澳門漢字學會副會長。
  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言語所訪問學人、河南安陽師範學院客座教授、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交換教授、安徽大學文學院講座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南京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中心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漢字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及中心顧問、浙江大學周有光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鄭州大學漢字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顧問、韓國首爾明知大學東亞研究所講座教授。
 
 

目錄

序  I
第一章 古文字簡介  1
附:甲骨由斷代分期至分組分類的省思  9
第二章 甲骨文選  11
第三章 金文導讀──以西周金文為例  27
第四章 竹簡文──以郭店《老子》簡為例  45
第五章 王國維與董作賓  53
第六章 台灣三代甲骨學人選介  59
第七章 甲骨文的詞句類型  67
第八章 論「成套卜辭」  75
第九章 殷墟龜甲正反面卜辭的對應關係
──以《殷虛文字丙編》(一)為例  83
第十章 對貞卜辭「其」字句的語意探討  95
第十一章 由文例對比論卜辭「其─祭牲」的句意  107
第十二章 甲骨文字組類研究的重新評估
──讀崎川隆《賓組甲骨文分類研究》為例  113
第十三章 〈殷本紀〉的啟示  155
第十四章 〈金縢〉對譯
──兼由繁句現象論《清華簡》(壹)〈金縢〉屬晚出抄本  161
第十五章 《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的兩章文字校讀  185
第十六章 《逸周書彙校集注》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199
第十七章 《清華簡》(六)〈管仲〉篇非《管子》佚篇  211
第十八章 《清華簡》(拾)〈四告〉第一篇評議  217
第十九章 《安大簡》(一)〈鄘風:牆有茨〉說疑  223
附 圖
附圖一:甲骨文拓片  233
附圖二:金文拓片  258
附圖三:竹簡文照本  274
 



  這份書稿原本是2021年出版的《殷虛文字丙編選讀》的一篇序文,如今擴大書寫成為一部古文字導讀的論著,權作我多年研治古文字知識的道白,提供對漢字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中國文字是單音節的方塊字,一形表一音表一義,它是語言的載體,也是了解文獻和文化、尋覓民族根源的工具。中國文字經歷陶文、甲骨文、金文、古籀簡帛、篆文、碑石隸楷四千多年一脈相承,交織出整個民族密不可分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古文字的學習,正是認識古文獻和上古文明的必要手段。甲骨、金文是漢字的源頭,其中的甲骨文是殷商卜祝巫史刻寫人神關係的詢問內容,金文是兩周王侯貴族物勒工名、傳諸久遠的鑄刻文字。竹簡文則是戰國讀書人傳抄的精神讀物和求治方案,更是目前古文字研究的熱點。因此,甲骨文、金文、竹簡文是掌握古文字流變的三個重要階段。

  全書總計十九章,附圖三種,建構出先以全面學習甲骨文,由古而開今,作為正確了解古文字的入門路徑。第一章分別概述甲骨文、金文、竹簡文的內容特色和研究重點。第二至四章參照附圖,導讀甲骨、金文、竹簡的實例,提供讀者具備古文字的基礎知識和解讀的方法。第五、六章介紹甲骨學史的一些重點學人,讓讀者明白近百年甲骨學的傳承發展。第七章歸納甲骨文的詞句類型,強調由句而論詞、由詞而論字的逐層分析方法。第八、九章介紹甲骨的成套、對貞、正反面卜辭,掌握閱讀卜辭順序的知識。第十、十一章以「其」字為例,說明了解虛字對通讀卜辭句例的重要性。文中推翻所謂「司禮義規則」的定律,強調需由完整句對應檢視省略、移位等變異句型,才是研治卜辭語法的正確態度。第十二章糾正近人用字形組類研究甲骨斷代的風氣,指出字形並非甲骨分類的絕對標準,反而早年董作賓開創的五期斷代和十個斷代準則,才是研究甲骨最有系統的入門方法。第十三章應用卜辭商榷《史記》〈殷本紀〉的歷史價值,從而肯定王國維「二重證據」的研究方法。第十四至十八章,分別由字、詞、句和文意的對勘,討論清華大學藏竹簡中的〈金縢〉、〈越公其事〉、〈管仲〉、〈四告〉、與《逸周書》相關的簡文,都並非常態戰國文字所書寫的作品,從而質疑清華簡文的可靠性。第十九章檢討安徽大學藏竹簡《詩經》的〈牆有茨〉一篇,詩的用字遣詞和句型文意都和習見的兩周詩篇並不相同。這些缺乏考古出處的「戰國」簡文,孰真孰偽,仍是未來研讀古文字值得注意的課題。

  古文字學是理性求真的學科,字裡行間都待客觀的分析解碼,處處要求證據。古文字又是數以億計的人類日以繼夜書寫文字的源頭,它盛載著歷代無數民族的情感。這是一門既冷且熱的學問,在點畫方寸之間背負著中華民族自勵自強的傲然,復傳遞先賢不降志辱身的「獨立之精神」。如何掀開千古之謎,還文字和歷史一本來面目,由甲骨而金文、由金文而竹簡、由竹簡而《說文》,環環相扣的了解古文字形音義的流變,以至於近代繁簡字的整合,建構規律,無疑是一代又一代讀書人傳承和開展的文化責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