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時今日,不少市民對網上購物或「網購」已絕不陌生,特別是年輕一群,在網購上的消費可能遠超於實體商店。無可否認,網購平台提供的貨品應有盡有,小至文具零食、衣服鞋襪,大至傢俬電器、健身用品,消費者只需安坐家中進入網絡,世界各地的商品都會一一羅列眼前,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便能購得心頭好,而且錢銀貨物收付極為方便,故網購成為近年愈來愈普及的購物模式。至於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網購」平台更成為新世紀的企業奇葩。而掌控這些平台的家族,自然成為了新一代的巨富。
但事實上,網購的崛起其實只有短短十數年,在香港發展需雖然急速,但購物滲透率仍未超越實體商店,不少人仍會選擇出門購買心頭好,故商場百貨公司亦有不少顧客樂於光顧。若將眼光再放遠至一個多世紀前,當時中華大地仍處於封閉落後時期,一班飄洋海外謀生的華人吸收了西方百貨業的經營模式,再結合當時社會環境與市場需求,先後在香港、上海和廣州等地創立多家名揚一時的大型百貨公司,先施、永安、大新、新新便是主要例子,為民眾提供一站式購物消費服務,成為潮流焦點。相關企業更不斷壯大,掌控這些企業的家族亦名揚海內外,成為香港老牌的富貴之家。
可是,隨着時代不斷轉變,到了今天,在商場及網購潮流的衝擊下,原來名揚四海的那些大型百貨公司,不少已被歷史淘汰,能支撐至今者寥寥可數,顧客群日漸老化,營業額不斷減少,擁有這些企業的控股家族,在財富大大萎縮下社經地位已大不如前了。可見在千禧時代,社會瞬息萬變,對企業或家族的挑戰極為巨大,再不能憑藉一門手藝、一門生意,便可令家族永得持盈保泰。就如烏衣巷口的燕子,也終會飛入尋常百姓家,值得人深思玩味。
本研究挑選了永安百貨郭氏家族為案例作多世代的綜合分析,一方面是因為這個百年家族是當年百貨業中的翹楚,而且其出洋至回國、發跡到受挫、求變與革新等四代人的故事,不僅緊扣着百多年來中國人苦難與成長的歷史,也揭示了家業承續與接班人培育之困難。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永安郭氏家族日後到底會日漸沒落,在上流社會悄然隱退;或是中興再起,成為購物零售業的新龍頭,那便要看領軍人的本事,以及其識變、應變,求變的能力了。
研究進行過程實在碰到不少困難,幸獲得各界友好及機構鼎力協助,故此謹向各位致以最衷心感謝。首先,要感謝我們家族企業研究團隊黃紹倫教授、孫文彬博士、周文港博士、許楨博士、王國璋博士及閰靖靖博士的支持。在大約每兩個月一次的討論會上,我們不但分享了搜集資料的苦與樂,還一起就中外家族企業的發展特徵如企業家精神、家族內部矛盾、女性角色及代際承繼等進行激烈辯論,交換看法,當然亦交流了香港如何從海納百川與融匯華洋中外文化中壯大的觀點與心得。可以這樣說,這種聚會對研究的啟發作用極大,不少觀察和理論的建立、修正,便是在這些聚會中獲得靈感和砥礪。
另一方面,亦要向研究助理梁凱淇小姐、李明珠小姐和俞亦彤小姐表示謝忱,她們為了搜集資料,要不斷在各地的圖書館和檔案館之間來回奔走,經常對着那些老舊的報紙或微縮片,逐點逐滴地篩選出有用的資料。正因她們耐心的工作和努力,本書的內容才能如此充實。
當然,亦要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東華三院檔案館、香港歷史檔案館等給予的支援和協助,使本研究可克服種種困難,達至今天的成果。最後,我亦要向太太李潔萍表示衷心感謝,她是第一位閱讀文稿之人,並協助多次的校對及給予不少建言,當然她在我身心疲累時為我打氣,令這項研究得以順利展開、維持和最終完成。
雖然得到各方友好和機構的大力幫助,但仍因沒法完全掌握政局的急速轉變、歷史的曲折漫長、企業的興衰傳承和人生的順逆起落而出現一些糠粃錯漏,對於某些疑而未決、模糊不清的地方,雖努力求證,但仍沒法做到完美無瑕,這雖是不願看見的,卻很難避免,但望讀者有以教我,指正批評,讓本系列研究可以做得更扎實、更豐富。如對本書有任何意見,請致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或電郵
[email protected]聯絡。
鄭宏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