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近代中國最偉大的史學家之一,
在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
清代學術史、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
中國思想史、中國政治制度史等諸多領域都貢獻良多。
▍〈劉向歆父子年譜〉:晚清今古文之爭的一聲驚雷
1920、1930年代,支配當時中國學術界的是康有為的今文家說。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力主古文經為劉歆偽造,把晚清今文家說發揮到極致。
1922年,錢穆得康有為《新學偽經考》石印本一冊,讀後而「心疑」,「深疾其牴牾」。遂決定把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見諸文字,寫成〈劉向歆父子年譜〉一文,以具體史事揭橥《新學偽經考》不可通者有28處,凡康文曲解史實、抹殺證據之處,均一一「著其實事」,詳細論證了劉歆偽篡古文以媚莽不能成立。
〈劉向歆父子年譜〉的刊出,一掃清末民初風靡學術界的劉歆偽造群經說的不白之冤,時人稱「一篇傑作」、「皆甚允當」、「是學術界上大快事」,打破了今文學派的壟斷,在學術界引發揮了巨大震動。
▍《先秦諸子繫年》:以諸子之書,還考諸子之事
錢穆早年以考據揚名學界,《先秦諸子繫年》則是他早年治考據學的代表作。該書以古本《竹書紀年》訂《史記》之誤,不僅對先秦諸子的學術源流與生卒年代有了一個細緻的考證,重建了先秦諸子的學脈,而且也考訂了戰國時代的重要史實,澄清了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奠定了戰國史研究的基礎,至今仍是研究先秦諸子學術和戰國史的經典著作。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
對於清代漢學的學術淵源及其與宋學的關係,近代學術界有一種流行的看法,認為清代漢學是對宋明理學的全面反動。此說以梁啟超等人為代表,提出了「清學之出發點,在對於宋明理學一大反動」的主張。
錢穆不贊同梁啟超這一觀點。在他看來,宋明理學的傳統在清代並沒有中斷。不僅沒有中斷,而且對清代漢學仍然有甚深的影響。其主要是從宋明理學的角度來談清代學術,重在強調宋明學術在清代的延續性和清代學風對宋明的繼承性。錢穆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引論》中對此有一段精闢的論述:
「治近代學術者當何自始?曰:必始於宋。何以當始於宋?曰:近世揭橥漢學之名以與宋學敵,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且言漢學淵源者,必溯諸晚明諸遺老……皆於宋學有甚深契詣。而於時已及乾隆。漢學之名,始稍稍起。而漢學諸家之高下淺深,亦往往視其所得於宋學之高下淺深以為判。道咸以下,則漢宋兼采之說漸盛,抑且多尊宋貶漢,對乾嘉為平反者。故不識宋學,即無以識近代也。」
本書特色
本書把錢穆的史學置放到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發展變遷的大背景中,運用歷史實證方法、比較研究方法、宏觀整體研究與微觀個案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對其治史理論、方法及其史學成就進行梳理和評析,既著眼於大處,從宏觀層面對錢穆史學體系的形成過程作整體性的動態考察;又用功於細微,從微觀層面對其具體的史學成就及其貢獻作深入的個案剖析,並將其治史主張與同時代其他史學流派(如古史辨派、新考據派)的治史理論作比較研究,力圖在此基礎上對其史學思想及其在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上的地位作出一個符合實際的評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勇
史學博士,現為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隋唐史、民國學術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學史的研究,出版有《錢穆傳》、《唐代長江下游經濟發展研究》、《國學宗師錢穆》等著作,主編《民國史家與史學》、《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等書,發表論文百餘篇。
陳勇
史學博士,現為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隋唐史、民國學術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學史的研究,出版有《錢穆傳》、《唐代長江下游經濟發展研究》、《國學宗師錢穆》等著作,主編《民國史家與史學》、《中國傳統學術的近代轉型》等書,發表論文百餘篇。
目錄
緒論
論錢穆史學體系的形成
一、以求真為職志的考據派史家
二、治史方向的轉變
三、文化民族主義史學的形成
四、文化民族主義史學的發展
五、結語:錢穆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的定位
論錢穆的歷史思想與史學思想
一、歷史的過去與未來交織於現在的歷史時間觀
二、以學術思想為核心的文化史觀
三、治史首貴識變的歷史漸變論
四、重史心、史德的史家素養論
五、學貴致用的史學目的論
六、歷史客體與史家的主體精神
「疑非破信,乃立信」
一、錢穆早年對古史辨派古史理論的評價
二、「所同不勝其異」——古史理論的分歧與批評
三、作為考古派史家的錢穆
錢穆與新考據派關係略論
一、傅斯年推薦錢穆進北大
二、新考據派的同盟
三、分道揚鑣
四、有若仇讎
五、並非冰炭之不相容
錢穆與《先秦諸子繫年》
一、《先秦諸子繫年》的成書經過
二、以古本《竹書紀年》訂《史記》之誤
三、對戰國史研究的貢獻
四、論諸子和先秦學術史的分期
五、考證諸子的方法
六、局限與不足
七、餘論
錢穆與〈劉向歆父子年譜〉
一、寫作背景與學術貢獻
二、學界反響
三、仍待研究之問題
「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
一、近代學者的清學史研究
二、清代漢學淵源於宋學
三、錢穆論清代學術的發展演變及其學術貢獻
四、錢穆表彰「宋學」的原因
五、錢穆論清學史可商榷之處
錢穆與中國文化史研究
一、轉向文化研究的原因
二、論中國文化發展的地理背景
三、論中國文化史的分期
四、論中國文化的融合精神
五、中西文化兩類型說的提出
六、固守傳統與融會中西
錢穆與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
一、「非專制論」的提出及其內容
二、「歷史意見」與「時代意見」
三、對傳統政治弊端的剖析
四、「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錢穆與近現代史家交往述略
一、錢穆與柳詒徵
二、錢穆與呂思勉
三、錢穆與陳寅恪
四、錢穆與張蔭麟
五、錢穆與湯用彤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論錢穆史學體系的形成
一、以求真為職志的考據派史家
二、治史方向的轉變
三、文化民族主義史學的形成
四、文化民族主義史學的發展
五、結語:錢穆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的定位
論錢穆的歷史思想與史學思想
一、歷史的過去與未來交織於現在的歷史時間觀
二、以學術思想為核心的文化史觀
三、治史首貴識變的歷史漸變論
四、重史心、史德的史家素養論
五、學貴致用的史學目的論
六、歷史客體與史家的主體精神
「疑非破信,乃立信」
一、錢穆早年對古史辨派古史理論的評價
二、「所同不勝其異」——古史理論的分歧與批評
三、作為考古派史家的錢穆
錢穆與新考據派關係略論
一、傅斯年推薦錢穆進北大
二、新考據派的同盟
三、分道揚鑣
四、有若仇讎
五、並非冰炭之不相容
錢穆與《先秦諸子繫年》
一、《先秦諸子繫年》的成書經過
二、以古本《竹書紀年》訂《史記》之誤
三、對戰國史研究的貢獻
四、論諸子和先秦學術史的分期
五、考證諸子的方法
六、局限與不足
七、餘論
錢穆與〈劉向歆父子年譜〉
一、寫作背景與學術貢獻
二、學界反響
三、仍待研究之問題
「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
一、近代學者的清學史研究
二、清代漢學淵源於宋學
三、錢穆論清代學術的發展演變及其學術貢獻
四、錢穆表彰「宋學」的原因
五、錢穆論清學史可商榷之處
錢穆與中國文化史研究
一、轉向文化研究的原因
二、論中國文化發展的地理背景
三、論中國文化史的分期
四、論中國文化的融合精神
五、中西文化兩類型說的提出
六、固守傳統與融會中西
錢穆與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
一、「非專制論」的提出及其內容
二、「歷史意見」與「時代意見」
三、對傳統政治弊端的剖析
四、「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錢穆與近現代史家交往述略
一、錢穆與柳詒徵
二、錢穆與呂思勉
三、錢穆與陳寅恪
四、錢穆與張蔭麟
五、錢穆與湯用彤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