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懂交心也能斷捨離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我習慣談親密關係,主要聚焦在親情與愛情。即便是友情,我也崇尚深刻交心式的知己摯友。
然而,我自己知道,在一般性的社交關係,從泛泛之交到普通朋友,這一段我缺乏好好研究。譬如說,職場的同事關係,常常在這個範圍內,而我們因為工作而跟同事相處的時間,說不定比親人與愛人還多。此外,不管是知心好友,或者相伴一生的愛侶,也大多是從泛泛之交起步。
所以當我看到有人能從比較宏觀的層面,去解析各種我們一生所會碰上的關係,令我相當感興趣。尤其我常跟不同人接觸,深知一個人能在社會上脫穎而出,人脈力是非常關鍵的因素,這點我多次見證過。
我很欣賞作者的一個部分,是作者從人際關係切入,最後能回到自己跟自己的關係──這才是我最重視,也最熟悉的關鍵。
也許我們可以選擇跟他人的關係。不是一個人很會交朋友,就得要有很多朋友。有人喜歡簡單生活,只重點經營少數的關係;有人則交遊廣闊。這要把一個人的職業、個性、生涯階段都同時考慮。
但是跟自己的關係無所遁逃,又是所有關係的根基。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拙於應對自己的情緒,那也就容易在面對他人的情緒挑戰時,疲於奔命。再譬如說,一個人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那縱然對方再怎麼表達自己的情意,這個人都免不了自我懷疑,關係就老是卡在某個深度。
追求一個對的關係,卻沒有對的自己,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要先試著加入什麼樣的群體,這不管是對自己的事業或友誼,都是重要的決定。遇到不合適的關係,也要果決斷捨離,避免耗竭自己的時間與心力——這些都是機會成本。
我很驚訝作者同時兼顧廣度與細膩,也能在關係的競爭與合作之間找到平衡。特別是作者提醒我們要跨出舒適圈,試著接納能中肯批評我們的聲音,這對誰都不容易,但這一點沒被作者忘記。
作者本身是一個企圖心旺盛的人,想要積極經營個人品牌的人,就可以把作者視為老師或啟蒙者。有時適當的模仿,或是有個具體的榜樣,可以讓我們快速建立正確的觀念與整合合適的資源,可以減少很多跌跌撞撞。
我自己很期待這本書能上市,好好跟朋友們討論這本書。以不求功利的作法經營人脈,祝願您,能與人談心也不違心!
自序
與誰同行,決定你的未來人生
李維文
人的一生會遇見許多人,也會受許多人影響。這些人會有親人、朋友、愛人,也有非現實生活中的精神偶像。有些人是你無法選擇的,如父母;有些人是可以選擇的,如朋友和愛人。本書主要是講人生中你擁有選擇權的「7個人」。我們都知道,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與誰同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有可能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幾年前我寫了《六度人脈》系列,獲得百萬讀者的支持。如果說那是人際交往的「大數據」,那麼這本《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7個人》則化繁為簡,只幫你找對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個人,這七個人代表七種力量,他們將改變你的一生。
有人說,人生有三大不幸:在上學時學了一個不喜歡的專業,在上班後遇到一個糟糕的上司,結婚後又遇到了一個自己不感興趣的伴侶。
真糟糕啊,放眼看去,處處都是「不喜歡」,事事都是「勉為其難」,這樣的人生肯定不好過。
還有人說,人生最悲劇的就是,你和另一個人同時進入一所陌生的學校,在同一個起跑點上,但十年後再次相見時,你發現自己遠遠的被落在另一人的後面。在事業上無法望其項背,在閱歷和見解上也差了一大截。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無論學生、公務員還是商界鉅子,不管你是什麼身分,我們都有類似的想法、慨嘆與困惑,也常有一些類似的疑問:
在過去的歲月裡,我遇到了什麼樣的人,才有了今天的際遇?在我的社交朋友圈中,到底發生什麼事,讓我錯失了哪些寶貴的機會?
我要如何調整自己的社交心態,才能為未來的改變奠定基礎?
我的朋友霍華德.紐曼是位很受歡迎的美國心理學家,也是位任職於常春藤聯盟(The Ivy League)並且受雇於多家知名公關公司的自我成長專家。「自我成長」是他多年前就開始研究的課題,但其重要性最近才被世人發現,並迅速成為一門深受精英階層歡迎的課程。
人們對此趨之若鶩。所以,紐曼經常受邀去給美國各地財團家族後代講課,教授他們社交技巧,幫助那些年輕的豪門子弟建立健康的心理,讓他們擁有高超的社交眼光並從自己成長的環境中獲得積極力量。
在談到上述問題時,紐曼說:「總有一些人會帶給我們某種力量,並決定我們的人生。不同的是,有的人天資聰慧,做得很好,擁有發現的眼光,做出敏銳的選擇。有的人則經常錯過自己的花開時節,沒有招來蜜蜂反而引來了採花賊。就像一個不進入狀況的散戶,在股票價格走高時隱藏不見,跌到谷底時才面露徬徨之色的現身交易所,成為被收割的對象。這是一種判斷失誤的表現,他們總是從錯誤的人身上得到消極的訊息,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灰暗。正如同社交領域提供給我們的規則,你錯過了一個機遇一定會受到懲罰,使得你要付出更多才能挽回損失。」
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需要不同的「提點者」,從對方的身上得到啟示,改變命運。這就是我們的社交際遇,也是自我成長學課程最為強調的一點:在別人的幫助下栽下成長的種子,不斷修正人生的航向。
因為大多數人的天資都處在同一個水平,在我們年輕時,沒有誰比別人聰明(或笨)許多。在智力的舞台上,上帝給我們的底牌基本上是相同的;或許家庭背景無法選擇,大多數人只能自己孤軍奮戰,在走進競技場時孤身一人。
如何打好手中的牌?如果有人適時幫你一把,推你一下,託你一下,就能讓你更快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漫長的博弈中你將走得更遠。
如果找不到這個人,你可能要獨自用力跑很遠,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勉強跟上隊伍。雖然這樣的悲壯和艱辛很容易在你的「個人奮鬥史」中吸引別人的眼球,引起聽眾的讚賞,但這樣未免太過冒險了。因為你只有不到一%的機率可以跳過所有的障礙,成功地跑到最後。你一個人奮力前行,但只要摔倒一次就可能萬劫不復。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以自己現實的需求去發掘關係,很少為未來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布局。這當然很容易理解,長遠計畫意味著獲得收益會很遲。「我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還不如把握現在。」有人為了在明早就賺到一百元而立刻投資五十元,卻不願意為了兩年後可以賺到十萬元而拿出五萬元的成本。
這種根深蒂固的心理,決定了他們只有十萬分之一的成功機率,在某些領域甚至更低,可能達到幾百萬分之一。所以我們的世界總是呈現出金字塔形結構,站在頂尖上層的人數總是少數,以至於人們哀嘆命運那麼殘酷,卻不知道自己就是命運的主宰者。
大部分成功的人士,他們的思維與一般人完全不同。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成功者都能遇到可以幫助他們的人,透過別人的力量,激發自己潛力,協助自己跳過那些或高或低的障礙物。最重要的是,成功者願意著眼於未來,為這樣的際遇進行「投資」,並能充滿熱情地努力抓住這些際遇,以超前部署的社交理念構建自己的資源平台,來獲取實質的幫助。
這種幫助並不局限於功利性的扶持,像是經驗、人脈和資金;如果你僅理解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輸血,就悖離了我們的社交宗旨。這種幫助多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助力和啟迪,指引方向,讓成功人士改變思維,堅定決心,少走冤枉路。結果就是,讓他們的內心更強大,思維變得更清晰,目標更明確。
在不同人的助力下,成功者實現的是內在的提升,順利跨越不同的人生階段。
問題是我們身為普通人,應該如何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呢?想改變的人又該如何獲得這些人的幫助呢?
關於這兩點疑問,本書將一一提出解答與建議參考。在本書中,我們將講述不同的人生階段如何來選擇、辨別不同的朋友,從人的品格、行為、背景、性格等方面深入分析,在什麼階段應盡量結交什麼樣的朋友,哪些人可以幫助我們、哪些人必須遠離。不管是玩伴、同學、老師、同事、上級、競爭對手、客戶、合作夥伴和家人等,都可能成為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貴人。
有的人會幫助我們健康成長,避開成長路上的危險;有的人會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有的人給予我們豐富的社會資源,提攜我們更上一層樓;有的人會在困境中及時伸手相援;還有的人則是我們的感情寄託,是杯香濃的咖啡、彷彿溫熱的毛巾,是在外拚搏勞累一天回到家後的溫馨港灣。
透過本書希望可以讓你明白:除了父母,誰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個人」,我們又該如何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