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課程典範,經濟學也不例外。我從大學階段開始學習經濟學,至今已有十八年了。現在仍然清晰地記得,老師在和我們講經濟學初級課程時,特別說過經濟學不是教我們如何賺錢的學科,而是讓大家變得更加聰明的科學。當初我對此不是很理解,但隨著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的廣泛傳播,以及自己對經濟學學習的瞭解逐步增多,並且開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經濟社會問題之後,我逐漸地將老師的話理解為:經濟學有著自己的思維模式,它能夠對經濟社會中的各種情況給出合理且中肯的解釋。經濟學能教給我們一套分析和認識經濟社會問題的思維模式。所謂經濟學是一門讓人變得聰明的科學,並不是說學習經濟學可以提高我們的智商,而是透過學習經濟學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我們掌握這套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式之後,可以迅速地對經濟社會中的一些現象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師的這個觀點,在我自己身上得到了印證。我從學士到碩士再到博士,在學校連續潛心學習了九年的經濟學,十八歲到二十七歲這段人生中最好的年華都在學習經濟學,但自己的智商並沒有因此而提高,也沒有因此而賺到錢。求學期間如此,畢業之後仍然如此。
要說學習經濟學的最大收穫,我認為是自己學習並掌握了一些經濟學的思維。這些思維讓我對一些問題的分析有了新的視角、新的思路,看待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本質,不至於被假象迷惑。既然如此,經濟學思維就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為,在對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有了比較全面的掌握之後,我們更需要訓練經濟學思維,有意識地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經濟社會中的各種情況,透過持續的訓練逐步發現經濟學思維的真諦,並將其運用於生活和實踐之中。這樣做的理論基礎在於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透過熟練掌握經濟學的思維,對各種問題形成思維模式之後,我們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對所遇到的問題形成自己的判斷,從而不需要在此過程中花費更多的時間、支付過多的成本,也就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或許,這就是學習並掌握經濟學思維的最大效用,也是學習經濟學的最大收穫。
經濟學理論具有較強的解釋力。運用經濟學的分析思路來分析經濟社會現象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結論,如: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個性為什麼值得追求?大眾為什麼偏愛婚前戀愛?婚姻中各種行為有什麼經濟學依據?社會中為什麼不孝子女相對更多?農民為什麼「跌賣漲不賣」?公車上、學校自習室中如何選擇座位?人多為什麼力量不大?商家推出特餐有什麼效果?真的可以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嗎?廠商如何決策是否進入某個行業?為什麼實現社會公平那麼難?等等問題,都可以用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加以分析或解釋。
運用經濟學理論不僅可以分析人們的日常行為,而且可以結合對日常行為的分析,為優化機制設計、完善制度提供更多的思路,如:有效的管理需要著重做好什麼?邊際效用遞減怎麼決定賞罰效果?面對制度激勵個人會怎樣選擇行為?外部成本造成市場失靈的同時會不會也造成制度失靈?外部成本為什麼讓制度實施的效果大打折扣?為什麼存在「路」與「路障」?歷史悲劇中資源配置方面的原因有哪些?貧富兩極分化緣何形成?機會成本怎樣主導了貧困惡性循環?成本高低怎麼會事關生死存亡?流動人口為什麼更容易缺失信用?詐貸案件為什麼以大額居多?大型商業銀行的優勢有哪些?為什麼要對銀行業進行監管?銀行業的壟斷和競爭情況如何?……凡此種種,經濟學都可以設計出比較好的機制方案。
當然,作為一門科學,經濟學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其理論也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在這方面,自1776年經濟學誕生以來,一代又一代有大智慧、大格局的經濟學家透過不斷的努力,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讓經濟學日臻完善。我堅信,經濟學理論可以有效解釋經濟社會中的各種現象,但也並非完美無缺的,經濟學理論自身也需要結合實踐變化進行完善。
我在學習經濟學、運用經濟學分析各種問題時,也逐步發現經濟學的一些問題。亞當斯密分工理論有貢獻也存在不足,分工的代價引發縱向一體化,競爭性市場也存在串謀,壟斷不應被貶低,範圍經濟似乎可以被視為規模經濟的一個特例,效用評價是一致的而商品性質卻可以變化,零邊際成本和共享經濟有邊界,國際貿易研究中需要更多地關注資訊不對稱,產業集聚的驅動因素隨著發展階段而發生變化,主流經濟學家忽視了地區分佈問題,完整的經濟學需要考慮時間、地域和空間三個維度
……或許,也正是由於經濟學理論還沒有臻於至善,才讓我們有更多的興趣去學習、去思考。
就經濟學本身而言,它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而產生和發展的,在工業社會具有較強的理論解釋力。在人類已經逐步步入資訊社會的今天,經濟學面臨的客觀環境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網路的普及,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大數據的廣泛使用,為使用者提供眾多免費使用功能,免費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價格為零或者使用產品可以得到獎勵導致的價格為負,直接決定了市場中的價格機制將在部分領域逐步失靈。而「供給和需求決定價格」又是經濟學的核心,在價格機制失靈的情況下,經濟學的解釋力也會因此而黯然失色。因而,為了更好地解釋資訊社會的經濟社會現象,經濟學需要理論創新,甚至是對經濟學進行顛覆性的理論創新。具體的創新方向或者適用於資訊社會的經濟學是什麼樣子,我才疏學淺,無法全面預測。但我相信,在其中,人性不會因為資訊社會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決定了經濟學有關人性的討論仍然會有較強的解釋力,而關於各種經濟社會現象,特別是伴隨著資訊社會的到來而出現的迥異於工業社會的新情況需要有新的理論來解釋,這方面或許應該成為資訊社會經濟學創新的重點。
本書中的觀點不僅是對經濟學已有原理的繼承,也在運用經濟學理論解釋各種經濟現象時有所創新。比如,農民的「跌賣漲不賣」依然是理性行為,外部成本決定了事不關己只是妄想,管理工作要管好團隊成員的預期,人口增長是形成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併更有可能加劇貧富分化,從邊際效用遞減的角度看罰比賞好,外部成本會影響制度實施效果並導致制度失靈,機會成本將會主導貧困惡性循環,分工代價引發縱向一體化,競爭性市場也存在串謀,壟斷比競爭具有優越性,範圍經濟從根本上看也是規模經濟,等等。這種創新不僅有個體方面的個體分析,也有整體方面的總量問題;不僅有著眼於優化實踐方案的思考,也有從理論方面完善理論框架的考慮。所有這些不僅觀點鮮明,而且對現有的理論分析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啓發意義。
就我個人而言,出版這本文集的初衷主要是 :一是對自己研究興趣的總結。雖然自己博士畢業後在商業銀行從事金融實務工作,但對研究的興趣並沒有因此而減弱,工作至今也結合工作實踐發表了百餘篇文章。我認為,有機會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拿出來與讀者分享,藉此與讀者溝通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果我的拙見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或者能夠對讀者有一點啓發,那將是我最大的快樂和榮幸。再者也是更重要的,是經濟學對我們的思維有較好的啓發意義,學習一點經濟學知識,尤其是用經濟學的理論知識解釋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不僅有利於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而且可以較好地指導實踐,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有條理。本書也想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初步的嘗試,讓更多的人認識、理解、掌握、運用經濟學,多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提高我們生活的幸福水準,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品質。再進一步擴大而言,不只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其他學科的思維方式也會對我們產生較大影響,都值得我們好好地學習和領會。
當然,限於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雖然我已經盡可能讓本書完善,但不得不承認,本書的寫作仍然可能掛一漏萬,在此懇請方家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