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首任所長嚴家祺,在台灣出版過《首腦論》、《文革十年史》。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嚴家祺長期探討金融風暴成因,並將其研究成果,於2020年5月交給台灣的翰蘆圖書公司出版了這本《全球財富論——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
作者說,21世紀的今天,全球家庭財富大約在280萬億至360萬億美元之間,集中在兩個領域,第一是房地產,占一半以上。第二是金融資產,大約占40 %。人類6千年來開採的黃金共18萬多噸,體積比一艘航母稍大,近期金價不斷提高,價值不過1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兩天的外匯交易量。積累財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對家庭、企業、國家來說,現代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金融財富的積累。
作者在序言指出,「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有四大支柱:1.「金融自循環模型」;2.「金融衝擊力假說」;3.「全球經濟體『債務孤立系統』思想」;4.「全球金融恒等式」。金融資產數量不論如何增長,不過是擴大了、強化了一些人向另一些人索取實體財富的權利,而在我們的地球上,全人類財富並不以金融資產的增加而增加,不以金融的擴張而擴張。惡性通貨膨脹和金融資產的氾濫,是引發金融危機的原因。
本書描繪了全球金融的整體面貌,分析了「財富」的名和實、提出了「金融自循環」模型。作者說,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家銀行、一個國家,都是「經濟體」,加上「全球經濟體」,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國家資產負債表」就是「國家總帳本」,「全球資產負債表」就是「全球總帳本」。
任一國的中央銀行,可以任意擴大貨幣發行量,使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任意擴大。債務增加的同時,資產也隨之增加。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經濟體,從家庭、企業到國家,相互間都有債權債務關係,只有「全球經濟體」是一個絕對的「債務孤立系統」,在每一個「時點」,「全球金融資產」與「全球金融負債」之和恒等於0
,這就是「全球金融恒等式」。2020年的「新冠大流行病」使許多國家大幅度擴張「中央銀行總帳本」和「國家總帳本」,這雖然有助於保持目前金融市場的在表面上的順暢運行,但為未來埋下了全球超過2008年更大規模金融風暴的種子。
作者在本書中探討了未來貨幣制度的前景,在經濟領域,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存在了5千年的傳統貨幣將退出歷史舞臺,隨著數位貨幣使用範圍的擴大,代替貨幣的是「國家總帳本」和「全球總帳本」,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經濟體各自的「總帳本」。本書的目的,就是探討建立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的途徑。這有助於逐步在全球範圍內減弱「金融衝擊力」,簡化金融的複雜性,減少金融自迴圈,從根本上減弱或消除全球性的大規模金融風暴,金融就可以逐步實現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崇高使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嚴家祺
.曾用名嚴家其、嚴家騏,1942年生於江蘇武進。
.畢業於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數學系。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首任所長、趙紫陽政治改革辦公室成員。
.1979年2月,在胡耀邦主持的「理論務虛會」發表「廢除黨和國家最高領導職務終身制」的發言。
.1989年「六四」後流亡法國,在巴黎參與創建民主中國陣線,任首任主席,曾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著作有:《國家政體》、《首腦論》、《文化大革命十年史》(與高皋合寫)、《聯邦中國構想》、《霸權論》、《普遍進化論》、《在人生列車上》,2019年出版《國家首腦終身制》。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從政治學角度研究全球金融問題。2014年發表《全球單一貨幣構想》,2019年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有關全球無國界貨幣問題文章。
嚴家祺
.曾用名嚴家其、嚴家騏,1942年生於江蘇武進。
.畢業於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數學系。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首任所長、趙紫陽政治改革辦公室成員。
.1979年2月,在胡耀邦主持的「理論務虛會」發表「廢除黨和國家最高領導職務終身制」的發言。
.1989年「六四」後流亡法國,在巴黎參與創建民主中國陣線,任首任主席,曾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著作有:《國家政體》、《首腦論》、《文化大革命十年史》(與高皋合寫)、《聯邦中國構想》、《霸權論》、《普遍進化論》、《在人生列車上》,2019年出版《國家首腦終身制》。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從政治學角度研究全球金融問題。2014年發表《全球單一貨幣構想》,2019年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有關全球無國界貨幣問題文章。
目錄
著者序
前言
1.宇觀金融觀
§1.1金融的要素和特徵
§1.2金融世界的不對稱性
§1.3有效市場假說的侷限性
§1.4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
§1.5從複雜科學看全球金融
2.財富的名與實
§2.1「財富」三要素
§2.2貨幣的「名實分離」
§2.3貨幣與其他金融資產的區別
§2.4財富的存量和流量
§2.5資本地球和金融雲層
3.金融自循環
§3.1金融擴張的途徑
§3.2貨幣的擴張
§3.3債的五種形式
§3.4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
§3.5金融雲化
§3.6金融市場的阻力
§3.7金融自循環和金融回轉流
§3.8金融自循環模型
4.金融波動
§4.1金融波動和財富轉移
§4.2市場的分類
§4.3價格形成機制
§4.4商品貿易中的財富轉移
§4.5房地產交易中的財富轉移
§4.6資訊差異和資訊黑洞
§4.7金融市場中的財富轉移
§4.8金融槓桿擴大財富轉移
§4.9政策性財富轉移
5.資產負債表
§5.1家庭資產負債表
§5.2工商企業資產負債表
§5.3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
§5.4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
§5.5擴表和縮表
6.金融衝擊力假說
§6.1兩類理想市場
§6.2廣義債券
§6.3金融衝擊力
§6.4金融衝擊力三定律
7.金融風暴成因論
§7.1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7.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海嘯
§7.3 0價值的證券資產
§7.4金融危機的成因
§7.5《經濟秩序和平變革宣言》
8.經濟學的五次革命
§8.1經濟學的革命和改良
§8.2經濟學數學模型的侷限
§8.3經濟學的第五次革命
9.全球金融恒等式
§9.1國家資產負債表
§9.2資本結構的歷史變遷
§9.3金融發展的鐘形曲線
§9.4全球金融恒等式
§9.5緩慢增長論
10.全球總帳本
§10.1優勢儲備貨幣的變遷
§10.2全球無國界貨幣
§10.3 數位貨幣與電子錢
§10.4 全球總帳本
參考書目
後記:尋找全球金融風暴的成因
前言
1.宇觀金融觀
§1.1金融的要素和特徵
§1.2金融世界的不對稱性
§1.3有效市場假說的侷限性
§1.4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
§1.5從複雜科學看全球金融
2.財富的名與實
§2.1「財富」三要素
§2.2貨幣的「名實分離」
§2.3貨幣與其他金融資產的區別
§2.4財富的存量和流量
§2.5資本地球和金融雲層
3.金融自循環
§3.1金融擴張的途徑
§3.2貨幣的擴張
§3.3債的五種形式
§3.4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
§3.5金融雲化
§3.6金融市場的阻力
§3.7金融自循環和金融回轉流
§3.8金融自循環模型
4.金融波動
§4.1金融波動和財富轉移
§4.2市場的分類
§4.3價格形成機制
§4.4商品貿易中的財富轉移
§4.5房地產交易中的財富轉移
§4.6資訊差異和資訊黑洞
§4.7金融市場中的財富轉移
§4.8金融槓桿擴大財富轉移
§4.9政策性財富轉移
5.資產負債表
§5.1家庭資產負債表
§5.2工商企業資產負債表
§5.3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
§5.4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
§5.5擴表和縮表
6.金融衝擊力假說
§6.1兩類理想市場
§6.2廣義債券
§6.3金融衝擊力
§6.4金融衝擊力三定律
7.金融風暴成因論
§7.1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7.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海嘯
§7.3 0價值的證券資產
§7.4金融危機的成因
§7.5《經濟秩序和平變革宣言》
8.經濟學的五次革命
§8.1經濟學的革命和改良
§8.2經濟學數學模型的侷限
§8.3經濟學的第五次革命
9.全球金融恒等式
§9.1國家資產負債表
§9.2資本結構的歷史變遷
§9.3金融發展的鐘形曲線
§9.4全球金融恒等式
§9.5緩慢增長論
10.全球總帳本
§10.1優勢儲備貨幣的變遷
§10.2全球無國界貨幣
§10.3 數位貨幣與電子錢
§10.4 全球總帳本
參考書目
後記:尋找全球金融風暴的成因
序
著者序
21世紀的今天,全球家庭財富大約在280~360萬億美元之間,集中在兩個領域,第一是房地產,占一半以上。第二是金融資產,大約占40%。人類6千年開採的黃金,共18萬多噸,體積比一艘航母稍大,價值近1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兩天的外匯交易量。今天,積累財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對家庭、企業、國家來說,現代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金融財富的積累。
「全球財富」,做為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是相對於「國民財富」、「個人財富」來說的。如果說,在18世紀,亞當‧斯密時代,需要研究一個「國家」怎樣才能有更多財富的話,那麼,在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不斷發展的今天,就有必要把研究「全球財富」問題提上日程。
「國民財富」和「全球財富」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16~17世紀的經濟理論。在亞當‧斯密時代,重商主義經濟學說流行英國和西歐。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中批駁了重商主義。重商主義學派的發展經歷了早期的「重金主義」和晚期的「貿易差額論」兩個階段。
重金主義(重商主義)把盡可能獲取和儲藏的金銀貨幣做為對外貿易的主要目標。在如何看待和積累財富問題上,重金主義(重商主義)把金錢看做財富的主要形態,認為國家富強,就需要有更多金錢。
重金主義(重商主義)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地理大發現的一個後果,就是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巨大的金礦銀礦,源源不斷的金銀從美洲運到西班牙,在這個時代,有金銀就可以鑄造金幣銀幣。對當時後起的英國、法國來說,為了得到金幣銀幣,只有發展對外貿易,使出售給外國的商品數量超過從外國購買的數量。
一方面,這些後起國家通過對外貿易的盈餘賺取金銀貨幣,另一方面,禁止本國的金銀輸往外國。這種做法,之所以稱為「重商主義」,在當時的英法等國都希望通過「商業道路」──追求貿易順差,避免逆差,使國外的金銀流入本國,從而使本國致富。
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一書,這本書的全名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在改變當時流行的經濟思想問題上,亞當‧斯密有兩大貢獻:
1.改變了重商主義把金銀看做財富主要形態的觀念,亞當‧斯密認為,財富是一定時期內可供消費的貨物,而不是一種存貨或積累的資金。一國財富的多少,不是金銀的多少,而是可供消費的物品的多少。
2.一國財富的增長,要靠經濟自由,靠市場機制,也就是靠一隻「看不見的手」,依靠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的自動、自發作用。
「新重金主義」籠罩全球
在21世紀今天,由於積累財富方式的改變,一種新的重金主義(金融重商主義)籠罩全球。
舊重商主義的早期階段稱為「重金主義」,其中的「金」是指金銀或金幣銀幣。「新重金主義」與「舊重金主義」不同,「新重金主義」,是「金融重商主義」,重視的是,盡可能去積累「金融財富」。所以,新重金主義,其中的「金」,是指「金融財富」。
財富積累有三種方式,一是積累實體財富,二是積累實體的金銀貨幣,三是積累金融財富。從上世紀七○年代以來,財富積累的第三種方式,即財富積累的金融化,成了愈來愈主要的方式。新重金主義的核心,就是把積累金融財富做為積累財富的最重要目標。
新重金主義與舊重金主義有兩個共同點:
第一,舊重金主義(重商主義)把金銀和金錢看做是財富的主要形態,21世紀的新重金主義把金融財富看做最重要的財富。
第二,全球幾個金融中心牢牢地控制全球金融資產的同時,一些要想獲得財富──金融財富的國家,在形式上與舊重金主義時代那樣,對外貿易的目的主要是盡量換取更多的外匯貨幣和其他金融財富。
寫作本書有三個主要目的:
一是,在金融財富的積累愈來愈多於實體財富積累的今天,有必要改變全人類的財富觀念,仍然把實體財富、而不是貨幣和其他金融財富,看做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財富。
二是,「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有四大「支柱」:(1)「全球經濟體」是「債務孤立系統」;(2)「金融自循環模型」(§3.8);(3)「金融衝擊力」假說(§6.3);(4)「全球金融恒等式」(§9.4)。在網際網路(互聯網)和金融科技愈來愈發展的今天,可以逐步在全球範圍內減弱「金融衝擊力」,按照「全球金融恒等式」,使得金融的複雜性一步步得到簡化,金融自循環大大減少,金融將逐漸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崇高使命。
三是,在經濟領域,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存在了5千年的傳統貨幣將退出歷史舞臺,代替貨幣的是國家總帳本和全球總帳本,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經濟體的總帳本。本書的目的,就是探討建立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的途徑。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和一些公司、機構,發揮首創精神,提出了發行一種「無國界貨幣」Libra的宏偉計畫。
Libra的誕生的計畫,受到了金融界權勢人物的強烈反對,計畫面臨挫折和困難,但計畫提出本身,就使人們同時看到了未來全球「無國界貨幣」的遠大前景。貨幣等價於帳本的變動,全球總帳本就是全球貨幣。未來的貨幣體系就是用家庭總帳本、企業總帳本、國家總帳本、全球總帳本取代世界各國名目繁多、複雜不堪貨幣體系和有形的貨幣本身。可以說,Libra是走向全球總帳本和全球「無國界貨幣」的重要一步(參見2019年7月3日著者文章《Libra:走向全球單一貨幣的重要一步》。)
這本書是在臺灣言論自由陽光的照耀下,在翰蘆圖書的土地上發芽、成長的,在這本書出版之際,感謝翰蘆圖書出版公司洪詩棠發行人為出版這本書做出的努力,感謝臺灣輔英科技大學蘇嘉宏教授、中央研究院賴孚權研究員的指教和幫助。
21世紀的今天,全球家庭財富大約在280~360萬億美元之間,集中在兩個領域,第一是房地產,占一半以上。第二是金融資產,大約占40%。人類6千年開採的黃金,共18萬多噸,體積比一艘航母稍大,價值近1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兩天的外匯交易量。今天,積累財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對家庭、企業、國家來說,現代財富的積累,主要是金融財富的積累。
「全球財富」,做為經濟學的一個概念,是相對於「國民財富」、「個人財富」來說的。如果說,在18世紀,亞當‧斯密時代,需要研究一個「國家」怎樣才能有更多財富的話,那麼,在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不斷發展的今天,就有必要把研究「全球財富」問題提上日程。
「國民財富」和「全球財富」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是16~17世紀的經濟理論。在亞當‧斯密時代,重商主義經濟學說流行英國和西歐。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中批駁了重商主義。重商主義學派的發展經歷了早期的「重金主義」和晚期的「貿易差額論」兩個階段。
重金主義(重商主義)把盡可能獲取和儲藏的金銀貨幣做為對外貿易的主要目標。在如何看待和積累財富問題上,重金主義(重商主義)把金錢看做財富的主要形態,認為國家富強,就需要有更多金錢。
重金主義(重商主義)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地理大發現的一個後果,就是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巨大的金礦銀礦,源源不斷的金銀從美洲運到西班牙,在這個時代,有金銀就可以鑄造金幣銀幣。對當時後起的英國、法國來說,為了得到金幣銀幣,只有發展對外貿易,使出售給外國的商品數量超過從外國購買的數量。
一方面,這些後起國家通過對外貿易的盈餘賺取金銀貨幣,另一方面,禁止本國的金銀輸往外國。這種做法,之所以稱為「重商主義」,在當時的英法等國都希望通過「商業道路」──追求貿易順差,避免逆差,使國外的金銀流入本國,從而使本國致富。
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一書,這本書的全名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在改變當時流行的經濟思想問題上,亞當‧斯密有兩大貢獻:
1.改變了重商主義把金銀看做財富主要形態的觀念,亞當‧斯密認為,財富是一定時期內可供消費的貨物,而不是一種存貨或積累的資金。一國財富的多少,不是金銀的多少,而是可供消費的物品的多少。
2.一國財富的增長,要靠經濟自由,靠市場機制,也就是靠一隻「看不見的手」,依靠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的自動、自發作用。
「新重金主義」籠罩全球
在21世紀今天,由於積累財富方式的改變,一種新的重金主義(金融重商主義)籠罩全球。
舊重商主義的早期階段稱為「重金主義」,其中的「金」是指金銀或金幣銀幣。「新重金主義」與「舊重金主義」不同,「新重金主義」,是「金融重商主義」,重視的是,盡可能去積累「金融財富」。所以,新重金主義,其中的「金」,是指「金融財富」。
財富積累有三種方式,一是積累實體財富,二是積累實體的金銀貨幣,三是積累金融財富。從上世紀七○年代以來,財富積累的第三種方式,即財富積累的金融化,成了愈來愈主要的方式。新重金主義的核心,就是把積累金融財富做為積累財富的最重要目標。
新重金主義與舊重金主義有兩個共同點:
第一,舊重金主義(重商主義)把金銀和金錢看做是財富的主要形態,21世紀的新重金主義把金融財富看做最重要的財富。
第二,全球幾個金融中心牢牢地控制全球金融資產的同時,一些要想獲得財富──金融財富的國家,在形式上與舊重金主義時代那樣,對外貿易的目的主要是盡量換取更多的外匯貨幣和其他金融財富。
寫作本書有三個主要目的:
一是,在金融財富的積累愈來愈多於實體財富積累的今天,有必要改變全人類的財富觀念,仍然把實體財富、而不是貨幣和其他金融財富,看做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財富。
二是,「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理論」有四大「支柱」:(1)「全球經濟體」是「債務孤立系統」;(2)「金融自循環模型」(§3.8);(3)「金融衝擊力」假說(§6.3);(4)「全球金融恒等式」(§9.4)。在網際網路(互聯網)和金融科技愈來愈發展的今天,可以逐步在全球範圍內減弱「金融衝擊力」,按照「全球金融恒等式」,使得金融的複雜性一步步得到簡化,金融自循環大大減少,金融將逐漸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崇高使命。
三是,在經濟領域,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存在了5千年的傳統貨幣將退出歷史舞臺,代替貨幣的是國家總帳本和全球總帳本,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經濟體的總帳本。本書的目的,就是探討建立全球「無國界貨幣」和全球總帳本的途徑。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和一些公司、機構,發揮首創精神,提出了發行一種「無國界貨幣」Libra的宏偉計畫。
Libra的誕生的計畫,受到了金融界權勢人物的強烈反對,計畫面臨挫折和困難,但計畫提出本身,就使人們同時看到了未來全球「無國界貨幣」的遠大前景。貨幣等價於帳本的變動,全球總帳本就是全球貨幣。未來的貨幣體系就是用家庭總帳本、企業總帳本、國家總帳本、全球總帳本取代世界各國名目繁多、複雜不堪貨幣體系和有形的貨幣本身。可以說,Libra是走向全球總帳本和全球「無國界貨幣」的重要一步(參見2019年7月3日著者文章《Libra:走向全球單一貨幣的重要一步》。)
這本書是在臺灣言論自由陽光的照耀下,在翰蘆圖書的土地上發芽、成長的,在這本書出版之際,感謝翰蘆圖書出版公司洪詩棠發行人為出版這本書做出的努力,感謝臺灣輔英科技大學蘇嘉宏教授、中央研究院賴孚權研究員的指教和幫助。
寫於2020.3.13,3.31,華盛頓DC近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432
-
新書9折$432
-
新書95折$456
-
新書$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