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限量精裝典藏版】(全新譯本,中英雙語 X 譯註賞析)

新月集【限量精裝典藏版】(全新譯本,中英雙語 X 譯註賞析)
定價:280
NT $ 196
 

內容簡介

在新月之國裡,我們都是歡樂與自由的孩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詩聖」泰戈爾
為大人而寫的希望之歌
 
歌詠感全新譯本,中英雙語 X 譯註賞析
《廣告檔案》「全球插畫師200佳」插畫家吳怡欣插圖
 
  在大千世界無止無盡的海灘上,孩童相聚,相互招呼,一起跳舞。
  他們用沙子蓋屋,用空貝殼玩遊戲。
  他們把枯葉編成小船,笑著讓小船漂向遼闊的大海。
  在大千世界無止無盡的海灘上,孩童嬉戲。——〈海灘上〉
 
  可愛輕柔的朝氣如花綻放在寶寶的手腳上──有人知道這朝氣向來藏在哪兒?有的,當母親還是少女時,這朝氣就藏在她心裡,藏在愛情那溫柔而沉默的奧祕裡──那股輕柔可愛,綻放在寶寶手腳上的朝氣。——〈源頭〉
 
  插上一對有魔力的翅膀,
  飛入美靜天真的新月之國
 
  在文學世界裡,沒有一本作品比《新月集》把兒童描寫如此美麗、真切。印度詩人泰戈爾認為,愛創造了世界,世界的本質就是愛;而母愛與孩童的天真無邪,則是人類最真誠質樸的情感。
 
  《新月集》裡的40首詩,有一半是透過孩童的口吻,描寫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展現孩童世界的繽紛生趣與豐富想像。另一半作品則改用全知者觀點描寫兒童與世界的關係、美好的童年時光,以及透過父母的眼光,展現天倫之愛。
 
  泰戈爾二十三歲時成婚,而隨著孩子一一誕生,天真爛漫的孩童世界,讓他從中獲得許多感悟,《新月集》的一些作品就是這時期寫下的。然而,在他三十五歲前後,他的妻子死去,他的愛女、愛兒也都相繼夭亡。這個可怕的陰憂籠罩在他身上,讓他做出了世界上最柔和甜美的情歌,他的靈魂變得更有力、更尖銳。後來,他文風一轉,去做頌神之歌,不再書寫情詩。
 
  翻譯名家鄭振鐸把《新月集》與《安徒生童話集》相提並論。他說:「我喜歡《新月集》,如我之喜歡安徒生的童話。... 《新月集》也具有這種不可測的魔力,它把我們從懷疑貪望的成人的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裡去。」
 
本書特色
 
  1. 全新譯本傳達泰戈爾詩藝:自一九二O年代的名家鄭振鐸翻譯《新月集》後,市面上多以鄭的版本流傳。獲梁實秋翻譯文學獎的資深譯者余淑慧,繼《漂鳥集》之後,再次考究與追摹泰戈爾散文詩的真髓,在形式上保留原詩句子複沓的特色,在長長短短的詩行之間,形成歌詠的感覺。
 
  2. 添加譯註深入詩句背後的意涵:在文本之外,特別用註釋解析詩作的格律、中譯的遣詞用句,也說明涉及印度文化或文學典故的專有名詞,以及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
 
  3. 《新月集》的文學傳承:當《新月集》從印度流傳到中文世界,也影響了中國現代詩派。譯序也考察《新月集》在中文世界的翻譯淵源與詩學影響。
 
  4. 搭配精緻黑白插圖:特別邀請獲「全球插畫師200佳」的插畫家吳怡欣,為作品繪製插圖。
 
聯合推薦
 
  李奭學(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吳繼文(作家╱譯者)
  高天恩(前台大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徐國能 (作家)
  陳黎(作家╱譯者)
 
評論與推薦
 
  在世界文學家裡,沒有一本詩集比《新月集》描寫兒童更好而且更美麗、真切的了。母親永久的神祕與美,與孩子之天真,都幽婉溫和地達出了十二分。--鄭振鐸
 
  泰戈爾著作之流行,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人的興趣,一半在於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義,一半在於他作品中文學的莊嚴與美麗。他的著作在現今尤有特殊的價值;因為這個文明世界自經大戰後,已宣告物質主義的破產了。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S. Radhakrishnan),《泰戈爾的哲學》
 
  無論在印度文學或世界文學裡,泰戈爾的詩都是最讓人難以忘懷與溫柔的作品,展現了深沉和熱情的人性渴望。他在不停歇的創作之中,碰觸了各種主題,包括神祇與凡夫、永恆與剎那彼此的交互影響,以及無止盡處於變化之中的宇宙,搭配著不變的和諧因而具有的弔詭。
 
  由於他深沉敏感的、清新的、美麗的詩篇,透過高超的技巧,他用自己的英文把他詩意的思想,化為西方文學之中的一員。--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意見
 
  (在泰戈爾自己用英文翻譯的詩作裡,)有著細膩節奏,無法傳譯的色彩盛宴,……以及孟加拉原文獨具的韻律--W•B•葉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
 
  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是聞名國際的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改革家、畫家、音樂家和反現代民族主義者。一九一三年,他以英文詩集《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泰戈爾成長於書香世家,文藝啟蒙與創作活動開始的非常早。他八歲開始寫詩,十四歲出版第一本詩集,十七歲的創作領域已經從詩、劇本、歌曲擴及評論。一八七八年,泰戈爾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留學,一八八○年回到印度,先是奉父親之命管理鄉間田產,之後創辦學校,並接觸民族自治活動。二十世紀初,泰戈爾專心從事文學創作與教育工作,並第三度前往倫敦與英美文學界交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泰戈爾經常至亞歐美各國旅行、演講,參加朗誦詩歌活動,包括訪問中國。一九四○年他接受牛津大學授予文學博士榮譽學位,一年後他以八十歲高壽在加爾各答辭世。
 
  泰戈爾的一生文學成果豐富。他以詩揚名國際,出版詩集五十餘冊,其中包含孟加拉語和英文詩集。他也是印度近代中、短篇小說的創始人,並兼及劇本、散文、歌曲等。印度國歌《人民的意志》和孟加拉國國歌《金色的孟加拉》都使用了泰戈爾的詩。
 
繪家簡介  
 
吳怡欣
 
  有著強烈作品風格的插畫家,內容充滿詼諧、作怪、搞笑,卻總能深入人心,勾引出人生真實的面向。育有一女,每天都在媽媽和自我角色中拉扯數百回。插畫網站 yihsin.net。
 
譯者簡介
 
余淑慧
 
  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政大英國語文學系兼任老師。曾獲第十一屆梁實秋翻譯文學獎譯詩組佳作,第十七屆梁實秋翻譯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熱愛翻譯、藝術、文學、攝影、烹飪、種植香草。近譯有《漂鳥集》(漫遊者出版社)。
 
余淑娟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師。研究專長為中國戲曲與古典戲劇。近譯有《漂鳥集》(漫遊者出版社)。
 
陳茂嘉
 
  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除了鑽研科學知識,閒時亦喜閱讀文學作品。合譯之作有童書《秋天》(書林出版社)。
 

目錄

推薦序  文╱徐國能 (作家)
譯序
 
1. 家園
2. 海灘上
3. 源頭
4. 寶寶之道
5. 不為人知的表演盛會
6. 睡眠竊賊
7. 開端
8. 孩子的世界
9. 時機與原因
10. 責罵
11. 裁判
12. 玩具
13. 天文學家
14. 雲朵和波浪
15. 香巴花
16. 仙境
17. 放逐之地
18. 雨天
19. 紙船
20. 水手
21. 更遠的河岸
22. 花的學校
23. 商人
24. 同情
25. 理想的工作
26. 哥哥
27. 小大人
28. 十二點
29. 作者
30. 壞郵差
31. 英雄
32. 告別
33. 召喚
34. 最初的茉莉
35. 榕樹
36. 祝福
37. 禮物
38. 我的歌
39. 兒童天使
40. 最後的交易
 
插畫家的話  文╱吳怡欣
感謝詞
 

譯者序  
 
余淑慧、余淑娟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的第二部英文詩集。這部詩集收錄四十首詩,其中有作者譯自孟加拉語《兒童集》(Shishu,1903)的舊作,也有作者另以英文撰述的新作。這四十首以幼兒和孩童為主題的作品,全部整編在「新月」名下,作者的立意和用心格外引人深思。
 
  新月的意義
  「新月」是一種月相變化。在月圓月缺的過程中,一彎弦月總是予人許多想像。在印度,新月是重要的文化象徵,例如萬民慶祝的排燈節或屠妖節(Deepavali)就選在新月的夜晚舉行,以寄寓「光明驅走黑暗,善良戰勝邪惡」的意蘊。印度的重視新月,追根究柢和濕婆(Shiva)信仰相關。濕婆是印度教三大神祇之一,主司毀滅。但是由於毀滅與再生是一體的兩面,濕婆因此兼具毀滅、創造和轉化的神力。具體而論,祂頭飾上的一彎新月,便是這一創造與轉化的象徵。
 
  《新月集》兩度提到新月,即第三首的〈起源〉和第四首的〈寶寶之道〉。〈起源〉描寫「新月皎潔年輕的光」,落在「秋雲逐漸消逝的邊緣」時,寶寶的笑容就在這一刻誕生;新月與秋雲在此形成對比,雲的散逸烘托新月之代表新生。〈寶寶之道〉則提到寶寶入世前,本來住在「小小的新月國度裡」,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完全「沒有任何約束」。由此觀之,新月似乎與新生兒有所聯繫,暗示幼小生命的初始與新生。換言之,《新月集》以新月為名,箇中即蘊藏著轉化與新生的創造觀。
 
  《新月集》的寫作主題
  《新月集》以兒童為主題,文字淺顯平易,再加上「新月」這個語詞本身蘊含的文化想像,所以常被解讀成童詩,或專為兒童而寫的詩集。就作品本身的敘事角度來看,《新月集》有十九首是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換言之,兒童確實是《新月集》最重要的主角。大致上,這十九首作品以孩童的視角摹形狀物,刻劃孩童心理,表現兒童世界的繽紛生趣與豐富想像,例如〈天文學家〉、〈雲朵和波浪〉、〈仙境〉、〈紙船〉、〈壞郵差〉、〈十二點〉等即是。其中〈十二點〉即藉一個不想在中午繼續唸書的小孩,扣問身為大人的母親為何無法突破黑夜與白天的侷限,把中午十二點想像成午夜十二點(因為到了夜晚他就不用唸書了)。他試圖說服母親的方式是:既然十二點「可以在夜晚降臨」,那麼「為甚麼夜晚不能在十二點降臨」?短短數行,小孩無拘無束的想像力躍然紙上,而小孩看待時間的靈活態度也十分有趣。
 
  至於其他二十一首作品,儘管視角不同,但觀看的對象依然是孩童的世界。這類詩又可細分兩類:一是以全知的角度來描寫兒童與世界的關係,例如〈家園〉、〈海灘上〉、〈最後的交易〉等。這類詩裡的孩童除了作為孩童之外,同時也可視為人類的象徵。例如〈海灘上〉描寫一群孩童在海邊歡聚,然而詩人除了書寫生的歡聚,也不忘點出死亡的訊息。若從象徵的角度看,塵世猶如大海,「死亡遍在」,眾生卻如稚兒,兀自歡樂聚集,兀自歌舞嬉戲。
 
  另一類則是從父母個體的角度來描寫孩童的世界。這類詩作,有的明顯出自父親的觀點,如〈玩具〉、〈不為人知的盛典〉、〈禮物〉、〈召喚〉等;有的視角就不那麼清楚,可能是父親,也可能是母親,或兩者兼具。這類詩作大致表現父母對孩子的愛、大人對小孩世界的羨慕,或者呈現大人與小孩的觀點差異,例如〈玩具〉一詩即表現兒童僅透過想像力,即可把泥巴與斷木殘枝變成好玩的遊戲,大人卻深陷在金錢世界裡,只知無聊地加減乘除,忘了功名財富的追逐,到頭來也只是遊戲一場。
 
  詩人筆下的兒童世界並不總是歡樂美好。詩集收入一首很特別的詩,題為〈召喚〉;事實上,這是一首悼亡詩,描寫一位父親苦苦呼喚離世的女兒歸來。詩分三段,首段言夜已深沉,次段言花開正盛,三段言母愛滿溢,以此三者力勸亡魂歸來。因為夜已深沉花正開盛母愛滿溢,亡魂此時若只是悄悄回來,向母親討個親親或帶走一朵小花,根本不會有人看見,也不會有人在意或者「妒恨」。這首詩通篇無一字提到愛,無一字提到思念,然而全篇無一字不是愛,無一字不是思念,讀來十分令人動容。
 
  為大人而寫的希望之歌
  回到文前的問題。《新月集》既然主要以兒童為書寫主題,那麼這部詩集是不是一部童詩?或為兒童而寫的集子?早年譯介泰戈爾作品的鄭振鐸,曾把《新月集》比擬為「安徒生的童話」,認為詩中充滿「不可測的魔力」;只要一翻開詩集,即可獲得一對「有魔力的翅膀」,助人掙脫苦悶的現實,飛入兒童「美靜天真」的「新月之國」,忘卻成人世界的算計與猜疑。但在譯序末尾,序作者亦提到《新月集》雖然描寫兒童的生活與心理,但「決非為兒童而作」。換言之,這部詩集雖然寫的是兒童,但卻不是專為兒童而寫,當然也不是童詩。這話是對的。但是要進一步了解這部詩集,我們或許可以先探討對泰戈爾而言,「兒童」究竟代表甚麼意義。
 
  如果先從知人論「詩」的角度來看,「兒童」這個主題對泰戈爾具有兩層特殊的意義。第一,兒童代表自然,抑或兒童就是自然,而自然即意謂著自由。對泰戈爾而言,描寫兒童,亦即描寫自然,亦即描寫自由的心靈。在〈我的學校〉(“My School”)一文中,他曾表示他「心裡住著一個孩童」,以此況喻其靈魂的自由。因此,「孩童」在這部詩集裡可謂扮演了雙重的角色,一個是具體的、現實人生裡的孩童──可能是詩人的小孩,也可能是他人的小孩;另一個角色則是孩童所代表的意義,包括自然與自由的靈魂。
 
  如果參照詩人的其他作品,我們亦可知對詩人來說,「孩童」還代表了人類的未來和希望。在《漂鳥集》第77首詩裡,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每個孩子的誕生都捎來一則訊息:神對人類尚未感到絕望。
  Every child comes with the message that God is not yet discouraged of man.
 
  換句話說,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宣告著人類的希望和未來。綜合前述幾點,《新月集》描寫的固然是孩童的世界,然而詩人藉之歌詠的也是新生、自由與希望。誠如與泰戈爾情誼深厚的現代詩人徐志摩所說的,那「纖弱的一彎」新月(或孩童),其實「懷抱著未來的圓滿」,其中暗喻著許多未來的可能。如此說來,若把《新月集》視為泰戈爾為大人而寫的希望之歌,這或許一點也不為過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