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整體健康的守護門——口腔狀況與牙齒排列
劉博仁醫師 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根據我從事功能營養醫學十多年來的經驗,我們吃的食物與營養素對於全身各種細胞組織的運作非常重要,我們也知道吃進去的食物會影響整個腸道的生理環境、以及腸道菌叢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我們腦部的健康,還有是否會造成全身發炎。
有意思的是,我們口腔裡面的牙齒絕對是所有保養和健康維持的重要第一步。過去從事耳鼻喉科的專業醫師生涯當中,每當患者嘴巴打開,我看到 的不光是口腔黏膜,連牙齒的排列、牙齒間隙、以及牙齒黏膜周圍的健康狀況都是我必須檢視的細節。當患者的齒列排整實在是很糟糕、或是有健康的問題時,我都會轉給牙科醫師,進一步來整理他的口腔牙齦的狀況。甚至我
們在治療患者是否有打鼾、有沒有呼吸中止,以及發現小朋友張口呼吸造成 顏面發育不對稱的時候,我也會特別注意他們的口腔以及牙齒排列的情況,因為這些都跟我們整體的健康息息相關。
今天很開心看到這本《6 週重建齒質飲食法》,作者史蒂芬‧林以牙醫師的身分,提供了不同於一般牙醫師看這 32 顆牙齒的專業觀點,用全面的健康以及飲食的調整,來看整個身體以及牙齒健康的相關性。我們也知道牙齒的健康和牙齒黏膜的完整,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這個機轉就是因為滲漏的關係。過去我們常提到所謂的腸漏症,也就是因為腸道細胞黏膜打開造
成滲透壓的改變,以致於許多細菌或者是病毒、毒素會經過這些滲透跑到身 體裡面引起發炎。我們也從這本著作中知道:事實上不健康的牙齒黏膜、細菌或者一些毒素、發炎物質,都會輕而易舉地從口腔黏膜滲到身體裡,在血 管中引起發炎,造成一些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甚至腦部的退化。
總而言之,在現在全人醫療的時代,我們看任何的疾病不能光看所謂的器官,而是要看整體的全人照顧。我很開心看到牙醫師也在功能醫學這個領域上,分享他們的知識,讓我們在照顧病人時,有更好的、全面的微觀。這本書絕對是您保健牙齒、照顧全身,以及達到全身抗發炎很重要的一本平安書,我極力推薦。
第一本針對打造全人健康所提出的絕佳飲食指引
馬克‧海曼(Mark Hyman, M.D.)醫師, 蟬聯 10 次《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作家
現代人有很多疾病是因生活型態所引起的。在我的行醫生涯裡,遇過不少病人得面對這些疾病帶來的後果。遭逢這些疾病,不只是病人,而是整個 家庭都得要承受痛苦;特別是當疾病侵襲已久,治療時機已然太遲。到目前為止,全球慢性病流行病學顯示,這類疾病已殺死 4 千萬人;光是美國醫療照護體系,每年就有上百萬人接受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臟疾病的治療。
我們再來看看口腔疾病。全球大約有一半的人口飽受牙周疾病之苦,蛀牙依舊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醫療體系的專業人士們一直以來都明白: 牙周疾病、心臟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之間是息息相關的,口腔所引發的疾病其實是會影響全身健康;然而,醫療照護體系卻無法運用這個資訊、落實到 預防保健的照護上。
如果想了解慢性疾病如何在我們年輕時就已種下種子,齲齒(也稱「蛀牙」)就是一個警訊。但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指標,保持口腔健康也可以成為 一種預防手段,讓我們的健康狀態不至於發展成為長期的病痛。
在慢性疾病這方面,傳統醫學理論多半將口腔疾病與身體其他系統性疾 病分開處理,治療方法也被片段化,這並不合理。現在已有愈來愈多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關注全人健康,不再單純地劃分並醫治各個器官所產生的疾病,而是將整體健康納入考量。
林醫師(Dr. Steven Lin)於本書所提及的飲食計畫,正是著重在全人健康領域的討論,希望找出引發疾病的根源,藉此改善整體的健康狀態。當你 讀完本書,你將不會再把「牙齒」及「口腔」問題僅視為身體健康的警訊之 一。你會認知到,它們在整體健康佔有關鍵性的功能角色,透過打造健康的牙齒與口腔環境,你同時也提升了全身健康狀態。《6週重建齒質飲食法》
是第一本針對打造全人健康所提出的絕佳飲食指引,書中更清楚闡述口腔疾 病,如蛀牙、牙周病與牙齒歪斜的致病機轉,及這些事是如何影響我們全身 健康。
現代醫療照護領域中最具啟發性的改變之一,就是體認到腸道中的微生 物環境對慢性疾病的影響。口腔是所有食物與營養進入身體的大門,而林醫師在書中便指出了,一旦我們能釐清口腔中微生物菌叢的運作模式,以及我們所吃進的食物其實跟微生物的生長有很強烈的關聯,我們便能提前介入並 避免腸道功能失常。
「慢性疾病發生主要與基因有關」的觀點即將被推翻。《6週重建齒質飲食法》從表觀遺傳學的理論基礎解釋了牙齒為何會歪斜--當我們餵孩子吃正確的食物,骨骼結構就會照著原本該生長的方向發育。
在我的著作《吃對油,真享瘦(Eat fat, get thin)》中也提到,過去提倡的低脂飲食其實是個謬論,減少脂肪攝取不一定對心臟好。然而,這樣的論述仍無法獲得傳統醫療照護體系的認可。醫療照護人員應該要幫助民眾,將油脂重新放入飲食中;這正是重建齒質飲食法提倡的一項重要觀念,日常飲食中的油脂與脂溶性維生素是有益健康的。
但我們過去總是認為脂肪是不健康的。這個想法已經深植大眾腦中,因此要改變觀點,讓大家接受飲食中多吃點油脂是有益健康的,面臨到莫大的阻力。《6週重建齒質飲食法》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油脂在身體健康上 扮演的角色,並讓讀者了解到底該吃什麼食物才能預防慢性疾病;這是一個全新的做法。
唯有當醫師、牙醫師及所有醫療照護人員更緊密地合作,並且將病人視 為「一個整體」來醫療,也代表著功能醫學開拓出一個新的疆域;這不僅是指身體各部位的整合治療,就連生活習慣與飲食營養的改變也應是治療的重。我對此新領域的發展感到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