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其人及其思想

尼采:其人及其思想
定價:650
NT $ 120 ~ 553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2003年國際尼采學會大獎
全新收錄|紀念尼采誕辰175周年後記


尼采是哲學的悲劇英雄,他對二十世紀思潮的影響深遠,從存在主義、海德格、阿多諾、傅科,到解構主義,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但他也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哲學家,我們在解讀尼采時,都如同瞎子在摸索一頭對我們冷笑的大象。

《尼采:其人及其思想》並不是一般的哲學家傳記,寫過叔本華和海德格傳記的薩弗蘭斯基,以其深厚的哲學素養和洞見,幽默又不失莊重的筆調,以重構尼采的思想發展,去敘說尼采一生的故事。於是從中學生尼采開始,談到他的第一本重要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以及音樂、神話、華格納、叔本華對於尼采思想發展的影響,並且強調戴奧尼索斯和德謨克利圖「萬物流轉」的世界圖像,接著「超人」、「權力意志」等膾炙人口的概念也都粉墨登場,最後則是尼采「永劫回歸」的思想,以及他對於當代思潮的啟發。

尼采顛覆了理性主義的哲學傳統,以其駭異的虛無主義向世人挑釁,要我們揮別安全的岸頭,航向無垠的思想大海。同樣的,薩弗蘭斯基也不作任何結論,而是讓思考和生活皆充滿衝突的尼采躍然紙上,由讀者們自己去體會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Rüdiger Safranski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和文學家,一九四五年生於德國羅特韋爾(Rottweil),高中畢業後,先後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和柏林(Berlin)修習哲學、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學和藝術史,之後陸續擔任研究助理、《柏林手冊》(Berliner Hefte)編輯、德國電視二台(ZDF)的「哲學四重唱」節目主持人,二○一二年受聘為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的榮譽教授。

薩弗蘭斯基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作品被翻譯超過三十國語言,其為歌德、霍夫曼、海德格、尼采、席勒、叔本華等大師書寫的傳記,皆獲得各界好評,被譽為是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

黃添盛

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譯有《康德:一個哲學家的傳記》、《追憶一回普魯斯特》、《瞧一眼尼采》。

 

目錄


目次
哲學人系列總序:蘇格拉底與桑提婆的和解            關永中
導讀:哲學家的風格                                                    伍至學    

第一章
兩種激情:駭異和音樂    
樂聲終了之後,如何活下去?    
聆聽賽倫女妖歌聲後的哀傷    
夢醒    
嘗試與誘惑    

第二章
寫作的小男孩    
分裂體    
雷電交集    
發現與發明的生命史    
普羅米修斯及其他    
第一個哲學嘗試:〈命運與歷史〉    
觀念的海洋與對遠方的渴慕    

第三章
自我檢視    
語言學的節食餐    
叔本華經驗    
思考是自我的超克    
變容的自然和天才    
對語言學的懷疑    
對於風格的意志    
與華格納初遇    

第四章
存有的漩渦    
《悲劇的誕生》的誕生    
殘忍的深層    
尼采被捲入戰爭    
奴隸    
道德的思考與審美的思考    
對暴動的擔憂    
戴奧尼索斯的智慧    
窺見文化的運作祕密    
駭異者的光影和黑點    

第五章
尼采與華格納:並肩建構神話    
浪漫主義與文化革命    
《尼布龍根指環》
尼采為大師工作    
戴奧尼索斯的重現
沒落的景象與「狂喜的極致」    
在拜羅伊特的覺醒    

第六章
時代的精神    
工坊裡的思考
大除魅    
《不合時宜的觀察》    
對唯物論與歷史主義的批評    
突圍戰和解毒治療    
與馬克斯‧史提納同行以及超越他

第七章
告別華格納    
蘇格拉底不放手    
知識的普遍療效    
必要的殘忍    
嘗試冷淡的對待    
在虛空裡墜落的原子    
《人性的,太人性的》

第八章
《人性的,太人性的》    
概念的化學變化    
邏輯的否定世界和世事圓融的實用主義    
同情    
社會性的駭異者    
歡愉的自然主義    
形上學的批評    
無知的存有的謎    
以因果律替代自由

第九章
告別教授生涯    
思考、身體、語言
保羅‧瑞伊    
從《人性的,太人性的》到《晨曦》    
道德有不道德的基礎    
宗教與藝術面臨考驗    
褻瀆神廟之舉    
文化的雙閣制    

第十章
《晨曦》    
真理或愛?對哲學的懷疑    
尼采作為現象學家    
認知的欲望    
內在世界的哥倫布    
語言的界限與世界的界限    
蘇雷岩的靈感乍現    

第十一章
在西爾斯‧瑪莉亞思考全宇宙    
去人性化的自然    
崇高的算計    
永恆回歸論    
熱內亞神聖的一月    
幸福的日子,歡悅的智慧    
梅西納    

第十二章
同性戀    
性愛的戴奧尼索斯    
與莎樂美的戀曲    
以查拉圖斯特拉作為碉堡    
人性的,太人性的
達爾文式的誤解    
毀滅性的幻想    
「悲劇性的姿態和話語真是讓我厭倦」    

第十三章
再談查拉圖斯特拉    
如此沉重的輕    
愛的意志與權力意志    
預備階段與開展    
暴力與世界遊戲    
顯然的問題:自我超升與互相扶持    
一條通往沒有寫下的主要作品的岔路:《善惡的彼岸》與《道德系譜學》    

第十四章
最後一年:思考他的一生    
為他的一生而思考    
占卜師的微笑    
宿命與歡愉    
海的沉默    
杜林的最後一幕    

第十五章
歐洲靡爛的上流社會發現了尼采    
生命哲學的好景氣    
托瑪斯‧曼的尼采體驗
柏格森、謝勒、齊美爾
戰爭中的查拉圖斯特拉
貝爾坦與騎士、死亡和魔鬼    
伯伊姆勒與赫拉克利圖式的尼采
反反閃族主義    
踏著尼采的足跡:雅斯培、海德格、阿多諾/霍克海默和傅柯    
戴奧尼索斯與權力    
沒有結束的故事    

後記
尼采年譜    
尼采著作略語表    
文獻來源
參考書目
 


林靜君|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

伍志學|華梵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導讀

閱讀作為一種在文本密林中的思想的狩獵,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我首先注視並反覆閱讀的是:「真實的世界是音樂。音樂是一種駭異(das Ungeheure)。一個人聆聽音樂,便開始屬於存有。尼采如是體會音樂。對他而言,音樂是一切。」(參見本書頁26)這開端的第一句,其實也就是哲學的始源,尼采哲學生命旅程的出發點。回溯至古希臘,哲學就是在驚奇中誕生,湧向人的生命。音樂是尼采永恆的鄉愁,靈魂的詠唱與生命的謳歌撥動著尼采哲學思維的弓弦。音樂的世界也就是酒神的世界,存有旋律的生命感動,既是生成變化之永恆喜悅本身,同時也包含著毀滅的喜悅。尼采為此深深著迷,啜飲著希臘悲劇這杯最甜蜜的殘酷之酒。

正如書名《尼采:其人及其思想》所表示的,這是一本思想的傳記,刻畫著哲學家的生命年輪。在尼采短暫的生命逆旅中,作者試圖細緻地鐫刻尼采孤獨的心緒與瘋狂的思維,從年輕到年老一段充滿憂鬱美學的歲月。細讀此書,讓我們不僅學習到如何在尼采詩意語詞的淬煉中思索哲學的觀念,更重要的是,還原尼采作為一個真實的個人,而非只是龐大概念體系的建築師。在哲學家的身影中,我們體會到,真實的哲學就等於哲學家的生存姿態,這是一種偉大哲學真理的必然等式。因此哲學家的風格,也就是他的哲學內容的呈現。哲學家的傳記並非單純的生命紀錄,而是其哲學生命的刻痕。換言之,「對年輕的尼采來說,哲學是一種強力干預生命的事業。它不是對於生命的回顧與反思,而是為生命帶來變化。它本身即為該變化,思想即行動。不過,並非每種思想、每個思想家都是如此。不可或缺的是思想家本身特殊的魅力,思考的內容也要能帶來清新的活力,如此一來,真理才不僅僅是被發現,而是被創造。」(頁67)哲學與生命的交織,構成尼采思想地圖的疆界線。

我們發現尼采的全部哲學蹤跡指向的都是人之個體生命的自我創造,思想的火焰閃亮燃燒,生命的篝火,映照著一顆追求真理的熾熱的心。「尼采不想自限於思想的開拓,他想要顯示思想如何從生命裡湧現,如何回到生命且改變他自己。他要測試它們的力量,看它們能否對抗他的身體正在承受的痛苦。他要求思想必須可以『具體化』,如此它們對他而言才有價值和意義。一個人如果像尼采一樣時時在問,我是怎樣在塑造思想,思想又是怎樣在塑造我,他無疑必須成為他自己的思想的演員。」(頁72)是故哲學的真理對尼采來說已不是概念思辨的真理,而是生命自我創造的真理。哲學真理的辯論已不需要傳統的邏輯規則,反而需要的是肉體生命的修辭學,高貴靈魂的沉默,創造真理比證明真理更重要,這是尼采哲學表面所不曾直接說出的。畢竟對整個西方哲學傳統來說,這顯然是一種離經叛道的謬悠之說與荒唐之言,在世俗的群眾眼中這又似乎是一種危險的真理。而尼采一生都堅持著這種真理。

尼采曾說,思考是一種舞蹈,在輕捷的舞動中展示著身體微妙的顫慄與優雅。正如作者所言:「尼采的語言與思想有如戲耍般的輕盈,一種明快的感覺,即使在痛苦時,或負載沉重的思想內容時,也能翩翩起舞,『無論如何』也不會失去歡愉的性格,那是狂喜和安詳的混合。」(頁371)他喜歡思考的流動與跳躍,逃離沉重笨拙的慣性思維方式,使哲學思考不再只是抽象觀念的思辨,而是回返肉體的真實感覺。尼采說:「從身體出發,以它作為思考的主軸。它是更繁複的現象,讓我們可以作更精密的觀察。對於身體的信仰比起對於精神的信仰更確切。」(頁415)哲學思考於是成為一種身體美學的練習。自由輕盈的思考,使我們成為遊走於真實與虛構之間的漫遊者。如此,哲學的思考也同時是人之存在的自我證明。「對尼采而言,思考是有極高的情緒強度的行動。別人的感覺方式就是他的思考方式。裡面有激情,有感動,思想劇場永遠也不會只是對生命的反省或學術的例行公事。『我還活著,我還在思考:我必須活著,因為我必須繼續思考。』」(頁225)在思想的劇場中,尼采既是偉大的演員也是無名的觀眾。

除了哲學思考,尼采也極端重視哲學的書寫。書寫是思想的物質性,「透過語言去形塑自我,將會成為尼采的終身志業,為他的思想帶來獨一無二的風格。在這樣的思想裡,發現與發明之間的界線趨於模糊,哲學成了語言的藝術和文學,結果是,思想與它的語言軀殼再也不能分開」。(頁71)由此可見,尼采在他所想像的哲學的空中花園中,綻放著各種繽紛色彩的花朵。哲學作為一種書寫,乃是生命之書的精微書寫。尼采終其一生,嘗試著以各種文體形式與修辭進行一場語言的巨大革命。「對尼采而言,思想唯有存在於美麗而洗練的語言軀殼裡,才能夠有對於身體的轉化力量。尼采對風格的感覺幾乎就是對身體的敏感性。他對語言的反應表現在身體的徵候,從輕盈好動到疲累和嘔吐。他搜索著可以打動自己和別人的句子,而且經常在踱步時擬就並捕捉音韻。」(頁224)我們該如何走進尼采的哲學,或許一種可能的方法,就是學習如何以語詞的力量接近尼采的文本,搜索模仿其隱喻書寫的迷宮。

尼采,這個熾熱的名字在西方哲學思潮之湧動中所激起的騷動,喧鬧與不安,以強大而誘惑的力量,將那些以哲學活動作為其存在方式的孤獨靈魂推向了哲學的邊緣,意識的臨界,寫作的原點。以如此澈底而激烈的方式,讓我們必須重新嚴肅面對並思索人類文明,道德,宗教,科學,形上學,甚至自己生命之本真存在的種種問題。尼采的哲學思索不僅只是在思維中掌握的時代的脈動,而是更孤獨地走在時代的前方,以顛覆的革命的腳步剛健而行,開展出一條震動未來思想風向的荊棘之路。此外,尼采的文本也是隱喻與象徵的嘉年華會,混雜著異質性,曖昧而晦澀的風格,彷彿是意義的播散,漂浮的能指的遊戲,詮釋活動的無窮旋轉。面對具有如此深沉豐富的尼采哲學,我以為《尼采:其人及其思想》這本書具有很強的導引力量,敘述清晰,思路條理分明,理論衍展與編年史的雙重書寫,可以讓讀者清楚掌握尼采哲學的思想軌跡。閱讀此書,即使是初學者依然可以伸展思想的羽翼自由飛翔。

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作者在書的終結處說:「在寫作這本書的期間裡,我的眼前始終是卡斯帕•大衛•腓特烈(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一幅畫:《海邊的僧侶》(Der Mönch am Meer),其中一個人形單影隻地站在令人駭異的海天之際。這樣的駭異是可以思考的嗎?駭異者的經驗不是會再讓思考瓦解嗎?尼采就是這個海邊的僧侶,始終凝望著駭異者,隨時準備好讓思考在不確定性裡面被淹沒,接著嘗試重新形塑。我們應該離開基礎穩固的理性王國,航向一望無際的不可知的大海嗎?康德這麼問,並且奉勸我們留下來。但是尼采決定要出航。」(頁431)我們可以說,尼采凝望的深邃眼神,呈現的正是一種哲學家的觀看,默默注視浩淼無垠之海洋般的存在深淵。哲學家的凝望,是生命的悸動,也是思想的誘惑。而尼采作為一個哲學家不僅止於此,他還要解開纜索,展開遙遠的生命航行,儘管充滿危險動盪與不確定,依然堅持一次偉大壯麗的出航。思想的風帆飄蕩在蔚藍南方的天空,這就是尼采的風格,真正哲學家的酒神風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8
    $120
  2. 二手書
    25
    $160
  3. 二手書
    25
    $160
  4. 二手書
    34
    $220
  5. 新書
    36
    $233
  6. 新書
    68
    $443
  7. 電子書
    71
    $460
  8. 電子書
    71
    $460
  9. 新書
    79
    $514
  10. 新書
    79
    $514
  11. 新書
    79
    $514
  12. 新書
    79
    $514
  13. 新書
    79
    $514
  14. 新書
    79
    $514
  15. 新書
    85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