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孟山都的一顆種子,衝擊世界糧食,基改植物和全球化,也正衝擊台灣的小農社區……
土地,應該要用來耕耘,才能結出永續的穗實,
我們能留給下一代的資產,
是從產地到餐桌,能吃得到「真食」的鮮味。
科技發展是一把雙面刃。
當世界為了糧食供需不符,一方面,極力增加農作產能,一方面要降低人口增長,市場資本叫囂著「沒有市場,就沒有種植的價值」,基因工程和生化製劑,進而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不禁要問:從產地到餐桌,誰換走了我們的「麵包」?「真食」的盈利和貢獻,究竟該如何評價?
★AMAZON 4.5顆星佳評
此書為增訂版
專業推薦
李瑞庭 BK麵包坊主人
林以涵 社企流執行長
段淵傑 台灣自釀啤酒推廣協會理事長
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董時叡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發起人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夫
蔡培慧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台灣農村陣線前秘書長
好評推薦
◎這是從以前到現在,生活傳統最好的狀態。她(作者)以振奮人心的當代方式,為我們更新了糧食界裡最新、最鼓舞人心的發展。——彼得‧萊恩哈特(Peter Reinhart),《麵包革命》(Bread Revolution)作者
◎沒有人能用那麼廣大的視野,這樣深入和熱情地探索。若你想認識麵包、啤酒、甚至是當地膳食主義運動,這是入手的好地方。——山謬爾‧佛馬茲(Samuel Fromartz),《完美麵包的追尋》(In Search of the Perfect Loaf)作者
◎市井小民也能治癒地球和我們的食物系統。她(作者)在書裡,描繪了一群富有想法且忠誠的公民,他們改變了世界,或者說改變了糧食。——安柏‧蘭柯(Amber Lambke),「緬因糧食陣線」執行長(Maine Grain Alliance)
◎艾咪藉由糧食為你揭露出真相。身為麵包師,我誠摯地推薦艾咪的書。閱讀此書實為一大享受!——西瑞爾‧希茲(CirilHitz),麵包大師和《工藝麵包製作》(Baking Artisan Bread)作者
◎農耕、研磨、釀造和建造烤爐,寫了一本紀錄當地糧食運動的書,艾咪闡述了這些共生關係,如何改變當地糧食運動裡的味道、營養、恢復力以及經濟形態。——理查‧米希克維茲(Richard Miscovich),烘焙老師和《柴火窯烤爐的烹飪技巧》(From the Wood-Fired Oven)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