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增訂版】

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增訂版】
定價:500
NT $ 450 ~ 569
  • 作者:李文良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9-10-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03649
  • ISBN13:9789863503644
  • 裝訂:平裝 / 360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增訂版
 

內容簡介

  相對於傳統文獻一字未提「客家」何時進入南臺灣墾殖,本書從地方社會及其與國家的互動切入,來瞭解清代臺灣「客家」群體形成的原因,以及他們在臺灣定居的歷史過程。

  「客家」們至少經歷半世紀以上的努力,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才獲得應有的身分和權益。臺灣「客家」社會的成立與發展,不只和島內農墾活動、社會動亂、族群建構息息相關,也對應著清帝國的地方控制及華南的商貿活動和經濟發展。研究清代「客家」移民定居的歷史,有助於瞭解清代臺灣社會整體發展的歷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文良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獲教育部及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赴東京大學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山林史以及清代臺灣社會史。著有《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灣史料集成提要》(合著),以及論文40餘篇。

 
 

目錄

增訂版序
第一章  序言
 
第一部  從明到清
 
第二章  「閩主粵佃」與開莊傳說
「閩主粵佃」
六堆內部的區域性
六堆開莊傳說
第三章  請墾制度與鄉村社會
政權轉換與請墾制度
作為政經中心的府城
官府權力、衙役與地方社會
地方的歷史
集村聚落景觀
墾區「莊園」與管事
 
第二部  康熙五十年代社會像
 
第四章  水田化運動
米穀經濟的崛起
水田化運動
開發與封禁?
田賦折色與地方社會
第五章  番租與田底:下淡水社文書的案例
下淡水社文書
漢佃和「田底」
「稅佃」與小租業戶
粵莊的土地流通
粵莊村落社會的成立
第六章  方志的「客民」書寫與社會像
縣官歸治與地方行政的展開
縣級地方志的編修
縣級方志的「客民」書寫
負面的「客民」形象
康熙五十年代臺灣的社會像
 
第三部  地方動亂與鄉村社會
 
第七章  朱一貴事件
社會動亂的起因
杜君英集團的形成以及擴張
府城的政治空間與社會秩序
杜君英集團何以往北竄逃?
下淡水地方社會的變化
貓兒干的族群與環境
「客民」與「土著」
第八章  從「客仔」到「義民」
義民記憶與信仰
義民的身分
賜匾「懷忠里」
萬歲聖旨牌與忠義亭
蠲免差徭與渡臺「義照」
第九章  區域發展與地方控制
府城東南的山區地帶
東港溪與東港
內陸的發展與商業市街
地方控制與族群政策
劃界隔離與義民
 
第四部  科舉學額與祖籍認同
 
第十章  科舉學額
粵籍學額的政治過程
社會資源控制與爭奪
文化環境與社會網絡
第十一章  「我粵」:粵民的祖籍認同
閩粵學額與身分
閩粵分類的深化
省籍和語言
從「客」到「粵」
 
尾聲
 
第十二章  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信仰
 
徵引文獻
索引
 

增訂版序

  一開始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考慮到臺灣史研究的蓬勃發展,確實有認真想過要在出版後的十年內,做一次大幅修訂。所以,當臺大出版中心告知初版行將售罄,詢問是否願意重新修訂時,恰如預期,也就順口答應了下來。顯然我還是有些高估了自己,日漸繁雜的行政與教學工作,很難有較長的時間可以安靜下來,充分吸收新近的研究成果,重新思考可能的方法與架構。這次的增訂最終只是將平常閱讀文獻與論文時,隨手寫下來的札記,增補到舊版的相應段落。主要是文句潤飾、周延證據,沒有涉及章節架構及結論的大幅調整修改。

  這本書的核心問題,是想要瞭解:客家人如何在清初地方官府與周遭閩人高度的歧視與排擠下,在南臺灣六堆的新居地長期定住下來;進而思考與理解,閩客族群、地方官府甚至是臺灣社會,經由此一長期歷史過程的互動發展,所產生的習慣、制度、結構,甚至是文化與意識型態。在這裡這麼寫自己的研究課題,難免會讓人產生誤解,以為我一開始就能夠有清楚的提問,然後在研究的過程中循序漸進且輕易有效地推進。其實不應誇大我對於問題的認識與掌握。我是整個研究到了最後階段,也就是著手要將相關文章整理成一本書的時候,才將所有環節大致連貫起來。事實上,即使到現在有些問題依然還不明白,包括居住在廣東內陸山間盆地的客家人,在十七、八世紀時有意離鄉工作,在海內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的時候,為何特別挑選在當時更為偏遠的海外島嶼,來到南臺灣內陸近山地區?我想,在篇幅有限的序文中,再花時間講這些,是因為我這幾年來在大學教書,也指導學生。我希望閱讀本書的年輕學子們,不要太緊張。一開始面對指導教授「究竟要問什麼問題」的質疑時,回答不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應該是很自然的事。最簡單的應對之道,就是將我這裡寫的序文指給他們看,當然代價就是要先買這本書。

  這次出版增訂本的另一目的,其實是可以有機會寫篇序言,趁此感謝曾經給予幫助的師長學友們。之前沒能寫謝辭,是因為一本書寫了十年之久,要感謝的人是如此之多,如何有系統且適當的寫出來,還不能有所遺漏,總覺得困難重重,也就擱置了下來。

  一直覺得自己比別人還要來得幸運些,在我成為專業研究者的長期學習過程中,總是遇到很好的學者,從大學時代的林瑞明老師,一直到研究所時期的曹永和老師、吳密察老師、施添福老師、柯志明老師,他們都擁有淵博的學術知識,無比的研究熱誠,還有十足的道德良心。即使在我畢業之後,還是不時慷慨給與幫助,協助解決困惑。寫這本書的時候,因為吳密察教授的關係,我得以跟「華南學派」的科大衛教授、蔡志祥教授、鄭振滿教授、陳春聲教授、劉志偉教授等學者交流學習。雖然他們的研究方法跟我臺灣的老師們很不一樣,但追求學問的良心與熱忱卻完全一致,我也從他們的言行與研究獲益良多。

  學術研究肯定還是需要資源的挹注,最主要的經費來自於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部)專題研究補助,還有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客家委員會、國立臺中圖書館、中央研究院,以及臺灣大學桂冠型研究計畫。其中有一年獲得教育部獎助到日本東京大學訪問研究,承蒙岸本美緒教授、菊池秀明教授、武內房司教授、故並木賴壽教授、王詩倫、中澤紀雄夫婦、吳玲青等人,在學術研究及日常生活給與的各種協助。那年我帶著家人一起到東京,住在武藏野臺地中央北側,那裡還留有大面積的農田,景緻宜人,人情溫暖,直到今天我們還常回憶起那段美好的生活。

  從事學術研究其實大部分都得待在研究室和圖書館,整理資料、寫文章,是條枯燥與孤單的道路,師友們在學問上的交流和友誼,因此就十分重要。他們是謝國興教授、吳進喜教授、洪麗完教授、吳學明教授、施懿琳教授、黃卓權先生,以及林孟欣、林聖欽、邱彥貴、林玉茹、許佩賢、柳書琴、鄭天凱、張旭宜、陳計堯、林欣宜、陳麗華、黃瓊慧、林文凱、陳文松、林桂玲、陳偉智、陳冠妃。還有我的學生陳志豪、邱伯翔、陳南旭、王韋筑、倪紹恩、戴心儀等,協助出版校對,提供諸多具建設性的修改意見。當然,最重要的支持來自我親愛的家人,太太敏慧,還有兩位在這期間一下子就從幼兒成長為青少年的孩子,李奕、明彥。

  我一直對於移民、農墾、土地控制和鄉村社會感到興趣,應該是跟讀大學之前長期在南部鄉村的生活經驗有關。從小看著那在日以繼夜的土地重勞動下逐漸老去的父母之身影,我很想瞭解曾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及其歷史。我在鄉村生活的1970到80年代,臺灣的經濟雖已起飛,鄉村人口大量移居都市,但農村的氣息與氛圍還非常濃厚,其產業活動、日常作息、宗教信仰、人際關係等,偶爾回想起來還總是歷歷分明如在眼前,雖然我離鄉的時間已經遠超過曾經待在那裡的歲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50
  2. 新書
    9
    $450
  3. 新書
    95
    $475
  4. 新書
    $500
  5. 新書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