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文化,民間信仰活動是台灣社會生活與文化的重要成分,也是了解台灣社會組織、宗教信仰之歷史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台灣民間信仰乃相對於制度性宗教(佛、道、基督教等)而言,或被視為具有擴散性宗教性質,主要源於傳統巫覡與鬼神信仰,同時混雜部分祖先、自然神崇拜與釋、儒、道成分,很難以「某某教」稱之,在進行繁複祭典時,通常需藉助道教各法派之科儀,故常見各地民間信仰宮廟加入各地道教協會為會員。
學界包括人類、歷史、文學、宗教、社會等學門,對民間信仰研究成果甚多,議題豐富,見解多元。本書所輯錄10篇論文涉及進香、建醮、祭祀與廟會等少數個案與議題,並輔以主編所撰導論,當有助讀者掌握台灣民間信仰之主要精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依文章序)
謝國興
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歷任行政院國科會(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閩臺民間信仰。
李豐楙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國家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專長領域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
林美容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社會科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現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民間佛教、中國親屬研究、台灣民間信仰、漢人社會組織。
張珣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宗教人類學、醫療人類學、民間宗教行為。
呂玫鍰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University Bielefeld, Germany)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宗教人類學、歷史人類學、漢人社會與文化。探討儀式與展演、社群、空間、地景、身體經驗、性別等課題,近年研究媽祖進香文化的遺產化、個體化、與宗教想像等問題。
三尾裕子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學術),原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所長。現任慶應義塾大學文学部教授‧東アジア研究所副所長。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台灣民間信仰研究。
丁仁傑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質化研究、社會運動、組織社會學。
陳緯華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漢人民間信仰。
吳學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專長領域為台灣開發史、台灣客家移墾史、台灣文化史、基督教長老教會史。
謝國興
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歷任行政院國科會(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史、臺灣社會經濟史、閩臺民間信仰。
李豐楙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國家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兼任研究員。專長領域為道教文學、道教文化、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
林美容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社會科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現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民間佛教、中國親屬研究、台灣民間信仰、漢人社會組織。
張珣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專長領域為宗教人類學、醫療人類學、民間宗教行為。
呂玫鍰
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University Bielefeld, Germany)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宗教人類學、歷史人類學、漢人社會與文化。探討儀式與展演、社群、空間、地景、身體經驗、性別等課題,近年研究媽祖進香文化的遺產化、個體化、與宗教想像等問題。
三尾裕子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學術),原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所長。現任慶應義塾大學文学部教授‧東アジア研究所副所長。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台灣民間信仰研究。
丁仁傑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質化研究、社會運動、組織社會學。
陳緯華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漢人民間信仰。
吳學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專長領域為台灣開發史、台灣客家移墾史、台灣文化史、基督教長老教會史。
目錄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謝國興
第一章台灣齋醮/李豐楙
一、前言
二、台灣道教的源流及其衍變
(一)道教的宗教特質
(二)道教派別與宗教職能
三、「齋醮」的定義及其衍變
(一)齋醮:從原始語意到新意
(二)齋與醮:從單字到複合
(三)齋醮合流:從歷史到當代的變化
四、儀式例一:謝土、慶成醮的意涵
(一)正一派的謝土、慶成醮
(二)靈寶派的謝土、慶成醮
五、儀式例二:從王醮到迎王祭典
(一)王醮中的遺存:分燈宿啟與經懺布化
(二)和瘟押煞,祭船送王
(三)從「遊地河」到「遊天河」
六、儀式例三:拔度齋儀
(一)「午夜式」的齋儀程序
(二)拔度儀的神道意涵
(三)過橋與填庫:送行亡魂
七、儀式例四:法術運用與日常生活
(一)正一派的道法運用
(二)閭山紅頭法:與靈寶派配合的法術
八、結語
第二章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林美容
一、前言
二、祭祀圈的概念
三、信仰圈的概念
四、由祭祀圈到信仰圈的發展
五、結語與討論
第三章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張珣
一、前言:鎮瀾宮信徒範圍及其演變
(一)轄區的內涵與意義
(二)轄區範圍大小的演變
二、廟方行政組織之轉型與轄區的演變
三、移民團體帶來的儀式改變與外地資源
四、以儀式重新界定其信徒範圍
五、結語
第四章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呂玫鍰
一、前言:當進香搬上國家博物館的舞台
二、遺產與遺產化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
(二)台灣《文資法》的定義
(三)學界定義的遺產與遺產化觀點
三、地方進香傳統成為國家文化資產
(一)進香保留地方傳統的宗教文化
(二)無固定的進香路線與行程
(三)全程徒步的進香旅程
四、變遷中的進香傳統與儀式實踐
(一)地方傳統的消失與弱化
(二)進香儀式的精緻化與擴大參與
(三)去地域化的個人進香禮儀
(四)創造新的進香意義
五、遺產化的實踐及其對地方的影響
(一)公部門的媽祖文化節活動
(二)廟方的遺產化實踐
(三)拱天宮近年的發展與建設
(四)地方攤商與社團的成長
六、結語與討論
(一)遺產化與地方賦權
(二)地方傳統的變遷與創新
(三)誰的傳統?誰的進香?
第五章從地方性廟宇到全台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三尾裕子
一、前言
二、馬鳴山鎮安宮的創建
三、關於鎮安宮的祭祀活動
(一)春祭
(二)五年大科
四、三種信徒範疇的形成
(一)鎮安宮的發展和五股組織的成立:第一層次圈
(二)鎮安宮祭祀圈範圍的擴大:第二層次圈
(三)鎮安宮祭祀圈範圍的擴大:第三層次圈
五、關於馬鳴山鎮安宮信徒的地域範圍的擴大
(一)祖籍地和第一、第二層次圈的關係
(二)第二層次圈的擴大
六、祭祀圈
(一)祭祀圈的概念
(二)馬鳴山鎮安宮的信仰圈範圍
七、結語:今後的課題
第六章代巡東港:迎王巡境的隱喻/李豐楙
一、前言
二、溫王爺、諸千歲與東隆宮的興建
(一)代天巡狩:從道教到儒教的詮釋
(二)迎王駐駕:溫王與代巡千歲
三、祭典組織:祭祀區與社會
(一)族姓聚居,各衛角頭
(二)分層適任,各獻所能
(三)世事滄桑,境域乃分
四、千歲過火:祭典的淨化
(一)神筆請駕,封王蒞境
(二)遶行庄母,過火進府
(三)安座千旗,出榜安民
五、分區拚陣與王駕出巡
(一)王駕出巡,遶行四境
(二)陣頭遊行,各呈其藝
(三)家將神將,緝惡驅疫
六、結語
第七章大型地方性:台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丁仁傑
一、前言
二、「大型地方性」概念初次的提出
三、何謂地方?何謂大型地方性?
四、傳統漢人社會與地方性
五、西港刈香的現況
六、西港地區的歷史演變與地方獨特的歷史感
七、千歲爺降臨的制度化:循環性時間取代固定永恆的歷史起點
八、大型地方性的結構與功能
(一)千歲爺的靈驗及其「社區真確化」作用
(二)千歲爺「靈驗真確化」與科儀的形成
九、大型地方性中的路徑
(一)慶安宮的中心性位置
(二)不同區塊的先後加入
(三)不同區塊加入所形成的新態勢和各庄陣頭的發展
(四)宗教慶典與社區的真確化
十、村落與地方性
(一)村落與民間信仰
(二)村落進入現代國家與全球化框架
十一、「全球─國家─地方」連結脈絡中的大型地方性
(一) 中央政府與細胞化的農村社會
(二) 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中國家與村庄關係的變化
(三)歷史框架變遷下的大型地方性
十二、結語
第八章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陳緯華
一、前言
二、目前的有應公廟研究
三、重新詮釋有應公廟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方法上的問題
四、無祀祠的第一次轉型
(一)本章所指的「無祀祠」
(二)所謂的「第一次」轉型
五、無祀祠祭祀中的民間社會
(一)流寓者眾
(二)厲壇寄櫬
(三)枯骨收埋
(四)無祀祠的誕生
六、無祀祠祭祀中的國家治理
(一)掩骼與祭厲政策:國家治理
(二)無祀祠作為掩骼與祭厲制度的一環:國家的支持
(三)日治時期的國家制度與民間社會:政府的掃蕩
七、無祀祠祭祀的轉型
(一)無祀祠樣貌的轉變
(二)無祀祠的轉型:儀式象徵的轉變
八、無祀祠轉型的社會意涵
(一)社會心理的轉變:返鄉氛圍的消失
(二)「孤魂的在地化」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的轉變
九、結語
第九章義民爺信仰的形成與擴散/吳學明
一、前言
二、義民與義民爺信仰
(一)義民
(二)「褒忠」與義民信仰
三、枋寮義民廟的建廟
(一)建塚廟的原因
(二)埋葬塚地的取得
(三)從褒忠亭到義民廟
四、從四大庄到十五大庄
(一)祭祀
(二)十五聯庄輪祀祭典區
(三)輪祀聯庄的形成:楊梅地區與大隘聯庄
(四)靈驗事蹟的流傳
五、義民爺信仰的再擴張
六、義民爺信仰的演變
(一)義民爺牌位的分化
(二)義民爺金身的奉祀
(三)義民爺分香廟祭典的演變
(四)義民廟與墳塚
七、結語
第十章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以曾文溪、二仁溪下游廟會為例/謝國興
一、前言
二、廟會與陣頭
三、西港刈香的文武陣頭
(一)台灣第一香
(二)西港香陣頭緣起與統計
(三)陣頭儀式
(四)西港香的宋江陣與金獅陣
四、二仁溪下游地區的廟會陣頭
(一)聚落概況
(二)王船信仰
(三)出外境與遶本境
(四)形態多元的庄頭陣
五、結語
延伸閱讀書目/謝國興
索引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謝國興
第一章台灣齋醮/李豐楙
一、前言
二、台灣道教的源流及其衍變
(一)道教的宗教特質
(二)道教派別與宗教職能
三、「齋醮」的定義及其衍變
(一)齋醮:從原始語意到新意
(二)齋與醮:從單字到複合
(三)齋醮合流:從歷史到當代的變化
四、儀式例一:謝土、慶成醮的意涵
(一)正一派的謝土、慶成醮
(二)靈寶派的謝土、慶成醮
五、儀式例二:從王醮到迎王祭典
(一)王醮中的遺存:分燈宿啟與經懺布化
(二)和瘟押煞,祭船送王
(三)從「遊地河」到「遊天河」
六、儀式例三:拔度齋儀
(一)「午夜式」的齋儀程序
(二)拔度儀的神道意涵
(三)過橋與填庫:送行亡魂
七、儀式例四:法術運用與日常生活
(一)正一派的道法運用
(二)閭山紅頭法:與靈寶派配合的法術
八、結語
第二章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林美容
一、前言
二、祭祀圈的概念
三、信仰圈的概念
四、由祭祀圈到信仰圈的發展
五、結語與討論
第三章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張珣
一、前言:鎮瀾宮信徒範圍及其演變
(一)轄區的內涵與意義
(二)轄區範圍大小的演變
二、廟方行政組織之轉型與轄區的演變
三、移民團體帶來的儀式改變與外地資源
四、以儀式重新界定其信徒範圍
五、結語
第四章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呂玫鍰
一、前言:當進香搬上國家博物館的舞台
二、遺產與遺產化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
(二)台灣《文資法》的定義
(三)學界定義的遺產與遺產化觀點
三、地方進香傳統成為國家文化資產
(一)進香保留地方傳統的宗教文化
(二)無固定的進香路線與行程
(三)全程徒步的進香旅程
四、變遷中的進香傳統與儀式實踐
(一)地方傳統的消失與弱化
(二)進香儀式的精緻化與擴大參與
(三)去地域化的個人進香禮儀
(四)創造新的進香意義
五、遺產化的實踐及其對地方的影響
(一)公部門的媽祖文化節活動
(二)廟方的遺產化實踐
(三)拱天宮近年的發展與建設
(四)地方攤商與社團的成長
六、結語與討論
(一)遺產化與地方賦權
(二)地方傳統的變遷與創新
(三)誰的傳統?誰的進香?
第五章從地方性廟宇到全台性廟宇:馬鳴山鎮安宮的發展及其祭祀圈/三尾裕子
一、前言
二、馬鳴山鎮安宮的創建
三、關於鎮安宮的祭祀活動
(一)春祭
(二)五年大科
四、三種信徒範疇的形成
(一)鎮安宮的發展和五股組織的成立:第一層次圈
(二)鎮安宮祭祀圈範圍的擴大:第二層次圈
(三)鎮安宮祭祀圈範圍的擴大:第三層次圈
五、關於馬鳴山鎮安宮信徒的地域範圍的擴大
(一)祖籍地和第一、第二層次圈的關係
(二)第二層次圈的擴大
六、祭祀圈
(一)祭祀圈的概念
(二)馬鳴山鎮安宮的信仰圈範圍
七、結語:今後的課題
第六章代巡東港:迎王巡境的隱喻/李豐楙
一、前言
二、溫王爺、諸千歲與東隆宮的興建
(一)代天巡狩:從道教到儒教的詮釋
(二)迎王駐駕:溫王與代巡千歲
三、祭典組織:祭祀區與社會
(一)族姓聚居,各衛角頭
(二)分層適任,各獻所能
(三)世事滄桑,境域乃分
四、千歲過火:祭典的淨化
(一)神筆請駕,封王蒞境
(二)遶行庄母,過火進府
(三)安座千旗,出榜安民
五、分區拚陣與王駕出巡
(一)王駕出巡,遶行四境
(二)陣頭遊行,各呈其藝
(三)家將神將,緝惡驅疫
六、結語
第七章大型地方性:台南西港刈香村際網絡再思考/丁仁傑
一、前言
二、「大型地方性」概念初次的提出
三、何謂地方?何謂大型地方性?
四、傳統漢人社會與地方性
五、西港刈香的現況
六、西港地區的歷史演變與地方獨特的歷史感
七、千歲爺降臨的制度化:循環性時間取代固定永恆的歷史起點
八、大型地方性的結構與功能
(一)千歲爺的靈驗及其「社區真確化」作用
(二)千歲爺「靈驗真確化」與科儀的形成
九、大型地方性中的路徑
(一)慶安宮的中心性位置
(二)不同區塊的先後加入
(三)不同區塊加入所形成的新態勢和各庄陣頭的發展
(四)宗教慶典與社區的真確化
十、村落與地方性
(一)村落與民間信仰
(二)村落進入現代國家與全球化框架
十一、「全球─國家─地方」連結脈絡中的大型地方性
(一) 中央政府與細胞化的農村社會
(二) 不同歷史發展時期中國家與村庄關係的變化
(三)歷史框架變遷下的大型地方性
十二、結語
第八章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陳緯華
一、前言
二、目前的有應公廟研究
三、重新詮釋有應公廟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方法上的問題
四、無祀祠的第一次轉型
(一)本章所指的「無祀祠」
(二)所謂的「第一次」轉型
五、無祀祠祭祀中的民間社會
(一)流寓者眾
(二)厲壇寄櫬
(三)枯骨收埋
(四)無祀祠的誕生
六、無祀祠祭祀中的國家治理
(一)掩骼與祭厲政策:國家治理
(二)無祀祠作為掩骼與祭厲制度的一環:國家的支持
(三)日治時期的國家制度與民間社會:政府的掃蕩
七、無祀祠祭祀的轉型
(一)無祀祠樣貌的轉變
(二)無祀祠的轉型:儀式象徵的轉變
八、無祀祠轉型的社會意涵
(一)社會心理的轉變:返鄉氛圍的消失
(二)「孤魂的在地化」與台灣社會地緣意識的轉變
九、結語
第九章義民爺信仰的形成與擴散/吳學明
一、前言
二、義民與義民爺信仰
(一)義民
(二)「褒忠」與義民信仰
三、枋寮義民廟的建廟
(一)建塚廟的原因
(二)埋葬塚地的取得
(三)從褒忠亭到義民廟
四、從四大庄到十五大庄
(一)祭祀
(二)十五聯庄輪祀祭典區
(三)輪祀聯庄的形成:楊梅地區與大隘聯庄
(四)靈驗事蹟的流傳
五、義民爺信仰的再擴張
六、義民爺信仰的演變
(一)義民爺牌位的分化
(二)義民爺金身的奉祀
(三)義民爺分香廟祭典的演變
(四)義民廟與墳塚
七、結語
第十章庄頭陣的社會文化意義:以曾文溪、二仁溪下游廟會為例/謝國興
一、前言
二、廟會與陣頭
三、西港刈香的文武陣頭
(一)台灣第一香
(二)西港香陣頭緣起與統計
(三)陣頭儀式
(四)西港香的宋江陣與金獅陣
四、二仁溪下游地區的廟會陣頭
(一)聚落概況
(二)王船信仰
(三)出外境與遶本境
(四)形態多元的庄頭陣
五、結語
延伸閱讀書目/謝國興
索引
序
總序
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43折$333
-
新書73折$567
-
新書79折$616
-
新書9折$702
-
新書9折$702
-
新書95折$741
-
新書$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