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刑事司法受法系傳統與社會文化影響至深,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涉及多重結構問題,如何繼受必須慎思。本書討論制度定位發展,闡釋公民參與擔保正當法律程序,公平審判之目的,以舉證責任、經驗法則、論理法則之證據判斷為核心,思考公平審判之內涵與無罪推定之涵意,二者應透過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予以擔保,期能教化司法正義於人心,並促進司法與社會相互理解、信賴與支持。
目錄
謝 辭
序 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4
第一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的正當性基礎/9
第二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參與型態/12
第三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適用案件範圍/13
第四項 參審法庭之結構配置與職權/15
第五項 刑事訴訟程序的配套措施/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之限制與研究方法/17
第一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二項 研究方法/19
第四節 論文架構/21
第二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的理論基礎與功能
第一節 前 言/31
第二節 以公民權定位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法理基礎/33
第一項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5條之解釋/33
第二項 從國際法與比較法之合流論公民權/39
第三項 比較檢討/47
第三節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與公平審判之關聯/76
第一項 平等保護與審判獨立/76
第二項 公平審判與公平審判權/81
第四節 正當法律程序與公民參與刑事審判/91
第一項 正當法律程序、法定法官原則與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意義/91
第二項 無罪推定與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設計之關聯性/95
第三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適用問題/99
第五節 結 語/110
第三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態樣之比較分析
第一節 前 言/113
第二節 以美國陪審制為例/115
第一項 民權崛起與陪審法制發展/115
第二項 美國立國精神與陪審理論實踐/118
第三項 陪審制度理想與實務運作落差/122
第三節 以日本參審制為例/136
第一項 槙村事件與參座審判/136
第二項 大正陪審法及其實踐/139
第三項 回頭或向前──選擇陪審或參審之爭議/143
第四項 溝通式司法之形成與運作/148
第四節 陪審參審雙軌制──以丹麥為例/156
第一項 陪審與參審雙軌制/156
第二項 制度運作與評價/160
第五節 法制選擇適用之比較檢討/164
第一項 陪審制、參審制、陪審、參審雙軌制之比較檢討/164
第二項 從公民權論述制度選擇/168
第三項 訴訟構造之檢討/173
第六節 結 語/179
第四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適用案件範圍研究
第一節 前 言/183
第二節 以重罪適用為主的外國立法例/186
第一項 義大利/186
第二項 日 本/191
第三節 我國公民參與刑事審判案件適用類型分析/194
第一項 從參審公民之觀點分析適用類型/194
第二項 從被告觀點分析適用類型/204
第三項 從案件內容分析適用類型/211
第四項 從司法審查與司法資源觀點分析適用類型/225
第五項 國際法對國內刑事司法之影響/237
第四節 比較檢討/249
第一項 從外國立法例檢討重罪適用原則/249
第二項 制度運作問題分析/251
第三項 適用案件類型之建議/253
第五節 結 語/260
第五章 參審法庭組成理論及表決原則之關聯性
第一節 前 言/263
第二節 參與資格與選任問題/265
第一項 參與資格/265
第二項 拒卻制度/269
第三節 參審庭成員比例配置與表決原則論理/285
第一項 參審庭結構配置分析/285
第二項 無罪推定與表決原則論理/292
第三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與無罪推定/303
第四節 結 語/316
第六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權限與義務之理論及實踐
第一節 前 言/321
第二節 陪審評議與證據評價/323
第一項 1990年Arizona州陪審改革議題/324
第二項 陪審裁定不受司法審查/332
第三節 參審員權限/336
第一項 從比較法分析公民與法官審判資訊對等權/336
第二項 從1966年美國芝加哥研究論公民參與證據合理性判斷問題/340
第四節 陪審員與參審員參與權限之比較檢討/350
第一項 評議方式/350
第二項 以溝通合作解決評議權力分配與審判分工問題/353
第三項 量刑問題/357
第五節 從比較法觀點論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言論自由及守密義務/361
第一項 參與義務衝突/361
第二項 比較檢討/367
第六節 結 語/370
第七章 論我國研議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兼評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
第一節 前 言/373
第二節 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評析/375
第一項 公民權實踐與立法目的/375
第二項 觀審審判表意不表決之疑義/376
第三項 適用案件類型分析/383
第四項 觀審法庭之選任與組成/387
第五項 觀審員參與權限與義務問題/392
第六項 觀審判決與上訴問題之檢討/396
第三節 維護正當法律程序法制一元化/400
第一項 觀審審判與通常審判程序之別/401
第二項 準備程序/407
第三項 法院於準備程序裁定證據能力有無之爭議/415
第四項 啟始陳述/422
第四節 刑事訴訟程序的牽動影響問題/426
第一項 偵查辯護法制化/427
第二項 起訴卷證併送問題/429
第三項 案件分流進行準備程序/432
第四項 證據法則問題/440
第五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與上訴審結構定位分析/448
第五節 結 語/453
第八章 結 論/457
參考文獻/467
序 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4
第一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的正當性基礎/9
第二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參與型態/12
第三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適用案件範圍/13
第四項 參審法庭之結構配置與職權/15
第五項 刑事訴訟程序的配套措施/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之限制與研究方法/17
第一項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二項 研究方法/19
第四節 論文架構/21
第二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的理論基礎與功能
第一節 前 言/31
第二節 以公民權定位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法理基礎/33
第一項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5條之解釋/33
第二項 從國際法與比較法之合流論公民權/39
第三項 比較檢討/47
第三節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與公平審判之關聯/76
第一項 平等保護與審判獨立/76
第二項 公平審判與公平審判權/81
第四節 正當法律程序與公民參與刑事審判/91
第一項 正當法律程序、法定法官原則與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意義/91
第二項 無罪推定與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設計之關聯性/95
第三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適用問題/99
第五節 結 語/110
第三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態樣之比較分析
第一節 前 言/113
第二節 以美國陪審制為例/115
第一項 民權崛起與陪審法制發展/115
第二項 美國立國精神與陪審理論實踐/118
第三項 陪審制度理想與實務運作落差/122
第三節 以日本參審制為例/136
第一項 槙村事件與參座審判/136
第二項 大正陪審法及其實踐/139
第三項 回頭或向前──選擇陪審或參審之爭議/143
第四項 溝通式司法之形成與運作/148
第四節 陪審參審雙軌制──以丹麥為例/156
第一項 陪審與參審雙軌制/156
第二項 制度運作與評價/160
第五節 法制選擇適用之比較檢討/164
第一項 陪審制、參審制、陪審、參審雙軌制之比較檢討/164
第二項 從公民權論述制度選擇/168
第三項 訴訟構造之檢討/173
第六節 結 語/179
第四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適用案件範圍研究
第一節 前 言/183
第二節 以重罪適用為主的外國立法例/186
第一項 義大利/186
第二項 日 本/191
第三節 我國公民參與刑事審判案件適用類型分析/194
第一項 從參審公民之觀點分析適用類型/194
第二項 從被告觀點分析適用類型/204
第三項 從案件內容分析適用類型/211
第四項 從司法審查與司法資源觀點分析適用類型/225
第五項 國際法對國內刑事司法之影響/237
第四節 比較檢討/249
第一項 從外國立法例檢討重罪適用原則/249
第二項 制度運作問題分析/251
第三項 適用案件類型之建議/253
第五節 結 語/260
第五章 參審法庭組成理論及表決原則之關聯性
第一節 前 言/263
第二節 參與資格與選任問題/265
第一項 參與資格/265
第二項 拒卻制度/269
第三節 參審庭成員比例配置與表決原則論理/285
第一項 參審庭結構配置分析/285
第二項 無罪推定與表決原則論理/292
第三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與無罪推定/303
第四節 結 語/316
第六章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權限與義務之理論及實踐
第一節 前 言/321
第二節 陪審評議與證據評價/323
第一項 1990年Arizona州陪審改革議題/324
第二項 陪審裁定不受司法審查/332
第三節 參審員權限/336
第一項 從比較法分析公民與法官審判資訊對等權/336
第二項 從1966年美國芝加哥研究論公民參與證據合理性判斷問題/340
第四節 陪審員與參審員參與權限之比較檢討/350
第一項 評議方式/350
第二項 以溝通合作解決評議權力分配與審判分工問題/353
第三項 量刑問題/357
第五節 從比較法觀點論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言論自由及守密義務/361
第一項 參與義務衝突/361
第二項 比較檢討/367
第六節 結 語/370
第七章 論我國研議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兼評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
第一節 前 言/373
第二節 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評析/375
第一項 公民權實踐與立法目的/375
第二項 觀審審判表意不表決之疑義/376
第三項 適用案件類型分析/383
第四項 觀審法庭之選任與組成/387
第五項 觀審員參與權限與義務問題/392
第六項 觀審判決與上訴問題之檢討/396
第三節 維護正當法律程序法制一元化/400
第一項 觀審審判與通常審判程序之別/401
第二項 準備程序/407
第三項 法院於準備程序裁定證據能力有無之爭議/415
第四項 啟始陳述/422
第四節 刑事訴訟程序的牽動影響問題/426
第一項 偵查辯護法制化/427
第二項 起訴卷證併送問題/429
第三項 案件分流進行準備程序/432
第四項 證據法則問題/440
第五項 公民參與刑事審判與上訴審結構定位分析/448
第五節 結 語/453
第八章 結 論/457
參考文獻/467
序
序文
本書係作者於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完成的博士論文,原作八章,研究範圍起於公民參與刑事審判的法理基礎論述終於配套之刑事上訴制度的修正。基於對現行審判制度的反省,從落實程序正當與公平審判的觀點,闡明公民參與刑事司法的本質意義,首論公民參與監督司法的權利基礎,次就比較法制觀點分析陪審、參審運作理念,本於法制傳統與實踐結果探討公民參與如何確保正當法律程序之實踐與正確適用法律,延伸說明案件適用類型、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權限、義務,面對刑事訴訟實務運作產生的問題及應處理的問題等,整體論述法制實踐與現行法調整嵌合之準備。全書略有增修,第二、三、五章曾分別發表於成大法學第27期、政大法學評論第140期、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44期,檢校遺逸,以求流通。
檢視我國刑事訴訟制度之發展,不能忽略不同的訴訟構造、證據法則,因片斷折衷的移植繼受對於刑事程序發見真實與維護正當程序所造成的影響。公判活動必須依證據察於是非,堅守勿枉勿縱人權保障的信念,此係決定引進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不變考量。歷經多年波瀾壯闊的民主思潮與社會反省,正當法律程序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創造客觀人權共同秩序的價值基礎。而開啟刑事審判主體改革的新課題,引進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應以審判主體引導訴訟程序回歸公平審判的制度性內涵,使公民參與實踐正當法律程序,此一制度運作若有司法與社會一心合力,必竟其功。
時光流轉,書成六年,心寫回顧。甲午歲獲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獎助,訪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進行日本裁判員制度的研究,洛下歸來,多謝台灣日本刑事法研究學會持續關心個人研究的續行,並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全力協助出版。
莊杏茹
2019年4月
本書係作者於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完成的博士論文,原作八章,研究範圍起於公民參與刑事審判的法理基礎論述終於配套之刑事上訴制度的修正。基於對現行審判制度的反省,從落實程序正當與公平審判的觀點,闡明公民參與刑事司法的本質意義,首論公民參與監督司法的權利基礎,次就比較法制觀點分析陪審、參審運作理念,本於法制傳統與實踐結果探討公民參與如何確保正當法律程序之實踐與正確適用法律,延伸說明案件適用類型、公民參與刑事審判之權限、義務,面對刑事訴訟實務運作產生的問題及應處理的問題等,整體論述法制實踐與現行法調整嵌合之準備。全書略有增修,第二、三、五章曾分別發表於成大法學第27期、政大法學評論第140期、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44期,檢校遺逸,以求流通。
檢視我國刑事訴訟制度之發展,不能忽略不同的訴訟構造、證據法則,因片斷折衷的移植繼受對於刑事程序發見真實與維護正當程序所造成的影響。公判活動必須依證據察於是非,堅守勿枉勿縱人權保障的信念,此係決定引進公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的不變考量。歷經多年波瀾壯闊的民主思潮與社會反省,正當法律程序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創造客觀人權共同秩序的價值基礎。而開啟刑事審判主體改革的新課題,引進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應以審判主體引導訴訟程序回歸公平審判的制度性內涵,使公民參與實踐正當法律程序,此一制度運作若有司法與社會一心合力,必竟其功。
時光流轉,書成六年,心寫回顧。甲午歲獲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獎助,訪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進行日本裁判員制度的研究,洛下歸來,多謝台灣日本刑事法研究學會持續關心個人研究的續行,並感謝元照出版公司全力協助出版。
莊杏茹
2019年4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569
-
新書95折$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