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力的強弱與一國經濟發展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毋庸贅述,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優勢,強化創新能力。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傳統意義上的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應該加上必不可少的創新。
近幾年,學術界在熱烈討論「中等收入陷阱」,這一術語是世界銀行發明的。從世界銀行發表的多個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定義應該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後,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勞動力成本會上升。而它的產業結構及科技創新卻未出現顯著的改善或進步。其結果是,它既不能與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其他發展中國家競爭,又無法與發達國家競爭,從而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和世界上許多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進程表明,最佳的應對之道就是強化創新能力。如何強化創新能力?這也是一個必須要回答的重大問題。
「條條大路通羅馬」。由於國情不同,強化創新能力的方式方法必然是不同的。在歐盟強化其創新能力的多種方式方法中,研究區建設頗為引人注目。構建歐洲研究區的設想是歐盟委員會在2000年提出的。應該指出的是,歐洲研究區不是一個坐落在某地的科研機構,而是一種整合歐盟科技資源的科研體系。在這一體系內,歐盟各成員國的科技資源(包括科研人員、技術、知識和資訊)互通有無,相得益彰。這必然會有效地發揮歐洲研究區的整體優勢。
基於此,作者在本書中主要探討了這幾個問題:歐洲研究區建設的理論依據、歐洲研究區建設的由來和目標、歐洲研究區建設的方式方法、歐洲研究區建設的進程回顧、歐洲研究區建設效果的評價、歐洲研究區建設對中國開展跨區域創新合作的啟示以及歐洲研究區建設對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