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種教學創新喊得震天價響,例如將教學內容融入電動遊戲、劇場表演、個案教學、業界實習、觀看影片、⋯⋯等百花齊放,但最重要目的還是須將知識傳達給學生,而且能夠融會貫通、深刻體會。若想達到此目的,就須視各種科目的性質差異,選擇較適當的教法才是。經濟學屬基礎理論科目,研究的是人類的一般經濟行為,學生須要經過思考,才能理解體會,否則容易在學習結束後,也開始逐漸遺忘,如此將如何接續其他專業科目的學習,發揮基礎理論的作用呢?
本書主要作為經濟學上課的教材之用,當然也適於一般的自修學習。由於許多經濟學教科書都是將理論內容直接敘述,配合圖形做說明,容易流於填鴨式教學,除使學生未經思考訓練外,上課也因未經動手寫字或做練習,而常發生昏昏欲睡的情況。本人在開始教學生涯時,一直想要有一本採引導式撰寫的經濟學教科書,最後只好開始自寫講義,採在內容說明的過程中,設計適當的填空或合適的選擇題選項,並製作配合口頭說明的動畫
PPT,使學生在上課(或自行閱讀)時可以強迫其思考,然後要求回答及加分。從使用自寫講義當教材以來,不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我均予以加分,目的就是希望課堂能有互動,吸引學生願意參與,而且舉手、回答、加分堅持實施至學期末使其形成制度。由於平常成績涵蓋一定比例是由學生自己努力而來的加分,
因此學生上課逐漸願意舉手回答或互動討論。多年下來也發覺課堂睡覺的現象變少了,當然有部分原因是學生必須動手將答案填入講義的空格或選擇題中,否則將無完整內容可供考試準備。
本書是根據經濟理論的架構依序說明,故各章的內容環環相扣,不過僅針對初學者必須要學習,且具實用性的經濟理論,共七章做介紹:
第一章、 交易利得:介紹「機會成本」與「生產可能曲線」,以說明交易如何發生與市場的形成。
第二章、供給與需求:介紹市場的交易理論,及如何進行市場變動的影響分析。
第三章、彈性分析:介紹如何利用彈性來衡量市場受影響而變動的幅度,及各種彈性的應用。
第四章、政府政策干預:介紹「價格管制」與「負稅」等政策干預的結果。
第五章、市場福利分析:介紹如何衡量市場交易的福利水準,及政策干預將造成福利損失的變化。
第六章、生產與成本:介紹廠商在短期與長期的生產行為,及對應的成本理論。
第七章、完全競爭市場:介紹各種市場的性質與定義,及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與產業在短期與長期之供給行為。
本書未介紹消費者的效用理論,及獨占、寡占、壟斷性競爭等市場理論,除因本書專供初學者使用外,也基於經濟學的實用性考量而做的選擇。同樣地,本書未著墨在數學函數的說明,例如供給、需求、生產、成本等函數,也是認為初學者應著重在經濟觀念的建立,及應用圖形於實務議題的經濟分析上,因此有關微積分的計算就不作介紹,如點彈性(僅說 明弧彈性);或者,將數學式證明改以圖形方式證明,如價格彈性( |
ED |)與營收的關係,也在此一併說明。
目錄
第一章 交易利得
一、經濟學的定義
二、經濟循環流程圖
三、生產因素
四、機會成本
五、沉沒成本
六、生產可能曲線的定義
七、生產可能曲線的性質
八、PPC 的移動
九、交易為何會發生
十、養蛋人與果農的比較利益商品
第二章 供給與需求
一、市場的需求量與價格
二、交易的均衡狀態
三、影響「需求」的因素
四、影響「供給」的因素
五、市場變動分析的步驟
六、「預期心理」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七、「偏好」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八、「相關商品的價格」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九、「原物料價格」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十、應用:解釋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商品市場的短期影響
十一、應用:解釋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商品市場的長期影響
第三章 彈性分析
一、價格彈性
二、變動幅度必須改成百分比
三、如何改成百分比?
四、影響價格彈性的因素
五、同一條需求曲線有不同的價格彈性
六、需求曲線中點以上的價格彈性大於 1
七、需求曲線中點以下的價格彈性小於 1
八、所得彈性
九、所得彈性的應用
十、交叉彈性
十一、交叉彈性的應用
十二、供給彈性
十三、供給彈性的應用
十四、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第四章 政府政策干預
一、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二、下限價格管制
三、上限價格管制
四、利用均衡概念達成價格干預目的
五、不同課稅對象的圖形
六、買賣雙方被課稅之圖形比較
七、買賣雙方的稅負與供需斜率之關係
八、買賣雙方所負擔的奢侈稅
九、買賣雙方所負擔的汽油稅
十、單位稅額與總稅收的關係
第五章 市場福利分析
一、市場需求的調查
二、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C.S.)
三、平滑的需求曲線與消費者剩餘
四、市場供給的調查
五、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 P.S.)
六、平滑的供給曲線與生產者剩餘
七、市場交易的福利水準
八、下限價格管制的無謂損失
九、上限價格管制的無謂損失
十、課稅的無謂損失
十一、政策干預使交易量增加仍會造成無謂損失
十二、單位稅額與無謂損失的關係
十三、「消費者剩餘」應用在訂價策略
第六章 生產與成本
一、短期與長期的區分
二、短期生產理論
三、短期的生產三階段
四、實務上 TP 線的數據與圖形
五、長期生產理論
六、機會成本 = 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
七、短期成本理論
八、短期的生產圖形與成本圖形具對應性
九、AC、MC 、AVC 的形狀說明
十、短期 AC、MC、AVC 曲線的特徵
十一、長期成本
十二、長期生產的三種規模報酬狀態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一、市場有幾種類型?
二、個別廠商的總收入(TR)
三、個別廠商的平均收入(AR)與邊際收入(MR)
四、短期廠商的供給曲線
五、短期完全競爭市場(即產業)的供給曲線
六、長期廠商進出市場的決策
七、長期個別廠商的供給點
八、長期市場(即產業)的供給曲線
九、長期市場供給曲線也可能是正斜率
一、經濟學的定義
二、經濟循環流程圖
三、生產因素
四、機會成本
五、沉沒成本
六、生產可能曲線的定義
七、生產可能曲線的性質
八、PPC 的移動
九、交易為何會發生
十、養蛋人與果農的比較利益商品
第二章 供給與需求
一、市場的需求量與價格
二、交易的均衡狀態
三、影響「需求」的因素
四、影響「供給」的因素
五、市場變動分析的步驟
六、「預期心理」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七、「偏好」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八、「相關商品的價格」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九、「原物料價格」改變對市場的影響
十、應用:解釋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商品市場的短期影響
十一、應用:解釋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商品市場的長期影響
第三章 彈性分析
一、價格彈性
二、變動幅度必須改成百分比
三、如何改成百分比?
四、影響價格彈性的因素
五、同一條需求曲線有不同的價格彈性
六、需求曲線中點以上的價格彈性大於 1
七、需求曲線中點以下的價格彈性小於 1
八、所得彈性
九、所得彈性的應用
十、交叉彈性
十一、交叉彈性的應用
十二、供給彈性
十三、供給彈性的應用
十四、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第四章 政府政策干預
一、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二、下限價格管制
三、上限價格管制
四、利用均衡概念達成價格干預目的
五、不同課稅對象的圖形
六、買賣雙方被課稅之圖形比較
七、買賣雙方的稅負與供需斜率之關係
八、買賣雙方所負擔的奢侈稅
九、買賣雙方所負擔的汽油稅
十、單位稅額與總稅收的關係
第五章 市場福利分析
一、市場需求的調查
二、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C.S.)
三、平滑的需求曲線與消費者剩餘
四、市場供給的調查
五、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 P.S.)
六、平滑的供給曲線與生產者剩餘
七、市場交易的福利水準
八、下限價格管制的無謂損失
九、上限價格管制的無謂損失
十、課稅的無謂損失
十一、政策干預使交易量增加仍會造成無謂損失
十二、單位稅額與無謂損失的關係
十三、「消費者剩餘」應用在訂價策略
第六章 生產與成本
一、短期與長期的區分
二、短期生產理論
三、短期的生產三階段
四、實務上 TP 線的數據與圖形
五、長期生產理論
六、機會成本 = 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
七、短期成本理論
八、短期的生產圖形與成本圖形具對應性
九、AC、MC 、AVC 的形狀說明
十、短期 AC、MC、AVC 曲線的特徵
十一、長期成本
十二、長期生產的三種規模報酬狀態
第七章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一、市場有幾種類型?
二、個別廠商的總收入(TR)
三、個別廠商的平均收入(AR)與邊際收入(MR)
四、短期廠商的供給曲線
五、短期完全競爭市場(即產業)的供給曲線
六、長期廠商進出市場的決策
七、長期個別廠商的供給點
八、長期市場(即產業)的供給曲線
九、長期市場供給曲線也可能是正斜率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99
-
新書$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