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應該認識以色列?
數十次史上重要戰役
重視情報、後勤,從軍事角度看以色列的歷史與生存策略
他們如何思考,掌握「質的優勢」
=本書特色=
★詳實記錄與美國三角洲部隊齊名、俗稱「野小子」特種部隊的英勇傳統
★從以色列視角認識中東各國與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揭露國防部長裴瑞茲、獨眼龍戴陽、總理拉賓、總理納坦雅胡等知名人物從未公開的第一手資料、當事人訪問、歷史照片
★游亞旭(Asher Yarden,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以色列缺乏天然資源,因此為了生存,以色列最主要的對策是用「人力資源」取代「天然資源」:讓人民都能積極進取,接受良好教育,用智慧與創新為工具,克服物理限制。面對數量與規模都極盡懸殊、幾乎不可能抵禦的對手,以色列國防軍就是憑藉這些技巧取得「質的優勢」。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有關以色列的戰爭書籍,過去國內也曾出版過若干,但是涵蓋範圍最長最新的,則非本書莫屬。……重視「情報」和「後勤」,而非僅把人力和資源用於壯大作戰部隊,是這個時時刻刻準備實戰的國家最大特色。──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八百萬人口要與周遭一億四千萬敵人對抗的國家,
這是一個與美國三角洲部隊齊名,屢次執行反恐任務的特種部隊,
在世界局勢的演變、周圍國家的掣肘、國內不同政治勢力的對抗下,
以色列國防軍必須做下多次考驗心智與體力的決定,
他們要如何守護自己的應許之地?
以色列建國七十年來,中東地區的情勢始終一觸即發,讓以色列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其實中東地區自古即不乏征戰,主要原因在於耶路撒冷同為三個宗教的聖城,而如今之所以愈受關注,與一九四八年聯合國決議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原英國託管區復國不無關係。兩千多年來遭受流離迫害的猶太人終於得以在應許之地建立以色列國,但早已在此定居的巴勒斯坦人又怎會拱手讓出自己的家園,再加之聯合國會議上阿拉伯國家紛紛投下反對票,導致以色列建國第二天,就遭到周邊國家聯合進犯,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
這場戰爭雖然以以色列勝利告終,卻也開啟了往後報復循環、不曾間斷的大小戰役,時至今日已超過半個世紀,中東各國家民族之間仍未見長久和平的曙光。本書作者深入挖掘以色列國防軍機密檔案,揭開自一九四八年建國以來,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伊朗、伊拉克之間的幾番交手,無論是檯面上的戰爭衝突,或是私底下的暗殺截擊,這些眾所周知的新聞事件,或是不為人知的機密任務,形塑出今日的中東樣貌。
本書將揭露以色列參與的核心戰役與搶救人質的反恐任務:
◆永納坦行動
◆六日戰爭
◆格林島之戰
◆雄雞五十三號行動…等超過十次大小戰役及驚人的軍事行動
你也將感受到以色列特種部隊達成使命的強烈信念:
◆以「跟我來」為口號,軍官永遠在士兵之前衝鋒陷陣
◆作戰行動要求速度及精準,關鍵在於出其不意與不傷及無辜
◆絕不將以色列的傷患及死者留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