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樂智能: 找回童心,輕鬆玩出贏家人生

玩樂智能: 找回童心,輕鬆玩出贏家人生
定價:400
NT $ 250 ~ 360
 

內容簡介

  想像、社交、幽默、自發、驚歎
  找回「人人都有,只是你沒發現」的能力,
  用玩樂的心,微笑面對現實壓力,
  喚醒無懼的熱情,體驗人生真正的感動與驚喜!


  你是每天擠捷運通勤的上班族?
  還是身負業績壓力的公司老闆?
  是否每個月被各種貸款壓到折腰,
  卻還有子女的學費補習費待繳……

  職場上的快節奏、日常生活的高壓讓人喘不過氣,
  成年後的生活過得愈來愈緊繃,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對於生命的失落和茫然三不五時讓人焦慮與沮喪……
  殘念!那個零煩惱的歡樂童年早已離我們遠去……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遊樂場,
  但怎樣才能找囘內建的玩樂能力?
  又該如何激活童年時期的玩心?


  作者安東尼•德班奈特(Anthony T. DeBenedet, M.D.)醫生教你運用玩心重構人生,
  透過深入淺出的介紹,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技巧,
  告訴大家如何找回童年的玩樂能力(playfulness);
  重點不是「玩樂」行為,而是「玩出」童心未泯。

  作者建議大家從五種能力著手──想像力、社交力、幽默感、自發性、驚歎力。

  這五項能力幫助我們發揮玩樂智能──

  一、「想像力」幫助我們在做得到的範圍内改變想法,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案例:
  AT&T的員工在面臨企業資產剝離時,如何運用想像力度過人生難關?

  如何培養想像力:
  1.選擇屬於自己的冒險
  2.對敵人產生同理心

  二、「社交力」幫助我們放下成見與刻版印象增進人際關係,製造蝴蝶效應。
  案例:
  年輕夫妻如何發揮社交力將原本的貧民窟,改變為全美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社區之一?

  如何培養社交力:
  1.把意見包裝成建議(沒人喜歡聽訓,體貼的建議聽起來順耳多了。)
  2.不夠強勢並不代表消極無為,「弱勢溝通」需要對自我能力的要求及謙遜。

  三、「幽默感」幫助我們以輕鬆方式強化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有益身體健康。
  案例:
  一家不起眼的廣告公司如何展現幽默感,替德國福斯金龜車順利打開美國市場?

  如何培養幽默感:
  1.注意別人的底線
  2.透過自嘲展現謙遜態度
  3.透過幽默產生強大的韌性

  四、「自發性」幫助我們建立心理的應變彈性與雅量;
  案例:
  美商「櫻桃共和國」創辦人如何善用自發性,翻轉逆境,創下產品銷售最佳紀錄?
  案例:
  一名熱愛寫作的美國婦女,如何發揮想像力與自發性,用一支筆拯救一戰期間歐洲孤兒的心靈?

  如何培養自發性:
  1.打破日常成規,跳脫現有的思考框架
  2.輕鬆看待情緒,不要被情緒綁架

  五、「驚歎力」讓我們隨時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案例:
  一對年輕夫妻看似人生勝利組,直到他們的女兒被診斷出癲癇後,他們該如何運用驚歎力重拾生活中的歡笑?

  如何培養驚歎力:
  1.找出生活中的微小幸運,製造驚喜
  2.回憶童年時代的自己,喚起難得的經歷
  3.觀察生活周遭的孩童,體驗童趣

  本書為長期處於高壓力、不快樂的成年人提供很多反思及可以調整的生活態度。
  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輕鬆過,真的沒什麼大不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東尼.T.德班奈特(Anthony T. DeBenedet)


  醫學博士,現為執業醫師,並熱中於行為科學。他的訪談內容與著作出現在各種媒體渠道上,其中包括《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今日秀》(Today show)、《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時代想法》(TIME Ideas)。他與他人合著作品有《打鬧的藝術:為什麼每個孩子都要好好來場老式騎馬打仗》(The Art of Roughhousing: Good Old-Fashioned Horseplay,2011年Quirk Books出版,中文書名暫譯),這本教養書講述親子運動遊戲的重要性。

  德班奈特擁有杜克大學普拉特工程學院(Duke University Pratt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生物醫學工程理學學士學位、密西根大學拉克哈姆研究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 Rackham Graduate School)的健康與醫療保健研究理學碩士學位,以及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的醫學博士學位。他在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及醫院系統(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完成住院內科實習與腸胃學訓練。

  德班奈特與家人現居密西根安娜堡(Ann Arbor),他喜歡陪伴家人、交朋友、偶爾打打籃球。

譯者簡介

林琬淳 Aries


  台灣台中人,畢業於中央大學法文系,目前定居南法普羅旺斯,現為自由譯者,從事各類書籍、電視電影字幕翻譯。感謝亭安與Brian Shawger在本書翻譯過程中給予的支持與協助。

  與本事合作已出版的書籍另有《被誤解的印度大歷史:被忽視與不容忽視的文明國度》、《廉價的真相:看穿資本主義生態邏輯的七樣事物》。

  [email protected]
 
 

目錄

引言──重現嬉戲谷
重拾童年的美好事物
 
第一章:想像力

運用想像力進行心理重構
找回心中的仙女公主
想像重構的神經科學
同理心是化解美蘇冷戰危機的關鍵
訓練想像力,就能增進同理心
一張喚醒同理心的圖畫
小結:運用得當的想像力
 
第二章:社交力
拔起定錨的刻板印象
帶著人人平等的謙遜意識
共享情感連結的社群意識
小結:運用得當的社交力
 
第三章:幽默感

幽默感和健康的關係
幽默感有助於建立人際連結
避免錯誤的幽默
以幽默感應對困境
幽默感與韌性的關聯
危機中的幽默
小結:運用得當的幽默感
 
第四章:自發性
應對突發狀況的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是自發性的展現
戰爭中的聖誕禮物大船
自發性與慷慨的關聯
人生只是一碗櫻桃
小結:運用得當的自發性
 
第五章:驚歎力
驚歎力是最能鼓舞人心的力量
對驚奇設下低門檻
從孩子身上感受驚歎時刻
小結:運用得當的驚歎力
 
結語──彩虹走廊
在人生中持續滋養內心的遊樂場
 
致謝
註釋
 

引言

重現嬉戲谷(Joyland)


  一九六○年代,瑪琳.厄文(Marlene Irvin)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到嬉戲谷遊樂園遊玩。遊樂園位於堪薩斯州(Kansas)的威奇托(Wichita),那裡也是她的家鄉。每當他們一家人開車進入嬉戲谷停車場時,瑪琳感覺手臂上都會起雞皮疙瘩。「我一直覺得遊樂園入口處那個旋轉不停的木馬最讓人興奮不已,」瑪琳說:「我可以盯著旋轉木馬,一直看上好幾個小時。」

  嬉戲谷的確留給瑪琳深遠的影響,因為她找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在威奇托的機會製造公司(Chance Manufacturing)──那是當時全世界為遊樂園製造機動遊樂設施的最大公司。瑪琳首先在玻璃纖維(fiberglass)廠上班,旋轉木馬的外殼和摩天輪、雲霄飛車及其他設施的零件,都是在那裡組裝而成。她甚至設法進入機會製造公司的藝術裝飾部門,並成為設計木馬的首席藝術師之一。然後,瑪琳在機會製造公司任職將近十五年之後,決定在一九九二年出來創業,專門修復旋轉木馬。

  巧的是大約就在那個時候,造訪嬉戲谷的人數也開始減少了。儘管威奇托的男女老幼十分不捨,嬉戲谷在經營了五十年之後,於二○○六年歇業。當地的文物保留機構買下遊樂園裡的部分裝飾品,而嬉戲谷的三十六隻旋轉木馬則捐給了威奇托植物園(Botanica)。園方聘請瑪琳修復損壞的木馬,於是她接受了這項挑戰。

  瑪琳每修復一隻「木馬」,植物園就公開展示供遊客參觀,雖然比起在嬉戲谷的輝煌時期,木馬看起來有所不同,但多虧了瑪琳的手藝,木馬帶給參觀者的印象遠比從前來得更深刻。威奇托當地人只要看到木馬,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我們還有沒有機會坐這些木馬?」就連大人也一樣,他們還記得小時候在嬉戲谷乘坐旋轉木馬的景象。

  瑪琳總是微笑著回答:「木馬一直都在等你們回來啊。」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那你很可能覺得自己的成年生活少了些什麼──至少這是大多數人的經歷;換句話說,你發現中年的美好時光有時候會因壓力而黯然失色。

  美好的事物會以各種方式呈現:前所未有地深愛一個人的確有可能發生,或是親眼見證孩童的喜悅、感受朋友無條件的支持、探索你自己的生活目標。

  然而,壓力也會以各種方式呈現:學習婚姻之道、走過崎嶇坎坷的教養之路、決定選擇何種社交關係、面臨嚴重困難、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

  當壓力掩蓋過美好,成年人的生活也開始變得難以承受,接著你很快就發現自己盡其所能熬過中年,同時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享受這段時光。

  這正是我五年前的寫照,在責任快速累積的同時,生活也隨之變得更緊湊、壓力更大。我的人際關係、身為內科醫生的臨床工作,還有和世界的基本互動都模糊成一幅支離破碎的拼圖。重複這些動作成了常態,每天忙個不停,而且疲憊不堪。

  我在想,是不是自己很消沉,應該不是;還是焦慮呢?這是一定的,不過大家多少都會焦慮吧?連我在跟病人討論生活方式時,我也考慮到自己睡得夠不夠?有沒有規律運動?飲食健不健康?有沒有花時間玩樂?

  我在這些方面的平均表現還可以,不過最後一個關於玩樂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覺得生活沒有樂趣,可是捫心自問讓我思考童年和成年時期的玩樂有什麼樣的差別。我想到童年時期活在持續玩耍的狀態中,成年後則是活在不斷努力跟進的狀態裡。因為想事事盡責而產生了永無止盡的壓力,這種壓力似乎把我們推向嚴肅和緊張的生活方式,我全然意識到,整體說來,成年人的生活比童年生活要更緊張、壓力更大。

  我也知道有時候需要以最高等級的嚴肅態度來對待成年生活,然而壓力和嚴肅好像壟斷了成年後的生活,尤其是我的生活。

  難道是緊湊的成年生活讓我花比較少的時間玩樂?應該不是這樣,與其他我所認識的成人相比,他們的生活看來也並非如此。然後我理解到,也許壓力影響的不是我們玩樂的時間或方式,而是我們性格中愛玩的部分。隨著成年生活愈來愈緊張,也許我們內在愛玩的個性也因此被消磨殆盡;換句話說,我們性格中愛玩的部分(也可以想成是內在的嬉戲谷)開始枯萎消逝,內心原有將世界視為遊樂園的那一部分,也逐漸被遺忘。

  我的生活正往身心透支(burnout)快速邁進,並開始逐漸產生麻木感,個性中玩樂層面腐敗的樣貌似乎成了最後的結果(net effect)。用卡通來做比喻的話,我需要小蟋蟀吉明尼(Jiminy Cricket)這個聰明又詼諧的夥伴,在我的心智中甦醒過來,並且幫助我實現一項重要的真理:重點不在於用比較輕鬆的方式看待生活,而是以聰明的方式,用比較不嚴肅的態度看待自己。

  正因如此,我才會寫下這本書,這可能也是你讀這本書的原因。我們可以在討論成年生活嚴肅性的同時,藉由學習輕鬆生活來改造中年生活;也就是說,你在本書不會看到一堆(建議)遊戲和活動,我想在有限的休閒時間,你應該已經盡其所能地玩樂了。我希望傳達的是,在你人生的現階段中,玩樂和思考玩樂同等重要。

  讓我們花一點時間看看這兩者的不同吧。

  玩(play)是行動,玩樂(playfulness)則是行為(或是一系列的行為);在後院擲馬蹄鐵是「玩」,在玩擲馬蹄鐵遊戲時微笑或大笑的傾向是「玩樂」(你跟米朗<Myron>叔叔可不一樣,他太認真看待這個遊戲了)。我認識一家人,他們很會玩樂,而且經常跟我說他們第一次看馬戲團表演的經歷──這就是玩的表現。父母很興奮想留下一家人出遊的回憶,於是叫孩子們上台,大家在那裡可以跟小丑合影留念。等這家人一站到台上去,最小的兒子便放聲大哭。包括父母和手足,以及小丑和攝影師等所有人都試圖安撫他,但全都徒勞無功。就在這時候,媽媽大喊:「快點,大家一起扮哭臉!」於是,所有人都開開心心皺起眉頭,攝影師也按下快門──這就是玩樂的表現。

  玩很容易,大部分成年人的生活裡也不缺乏「玩」的行為,但若要啟動玩樂的部分就比較難一點了,因為這需要有意識的思考玩樂,還需要認知玩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也因此本書取名為《玩樂智能》(Playful Intelligence)。

  從智能理論(intelligence theory)的角度來看,玩樂的智能並不是全新的智能形式,反而更像自我內省(intrapersonal)與人際交往(interpersonal)兩項智能的延伸,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哈沃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如是說;加德納醫生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自我內省智能是內在層次的認知,包括個人的情緒、感覺和行為;人際交往智能則是對於他人心情、性格、動機、意圖的理解。

  集結這些概念,玩樂智能這個觀念就是要了解,玩樂如何能夠影響成年人的內在與外在生活。

  初次認真思考成年人玩樂時,我查閱了科學文獻以理解他人對這個主題的研究,跟兒童玩樂的研究相比,關於成年人玩樂的研究十分有限。然而現有的相關研究已經適切調查了經常和玩樂相連的行為特質,像是勇於冒險、富創造力、有活力、幽默、具有想像力、外向、善於社交、隨興和更多特徵,與成人玩樂相連的特質有將近四十項。

  我思考著各項特質而得出的第一項結論就是,如果有人想喚醒性格裡的玩樂部分,他或她必須分別思考這些特質,因為玩樂就跟所有其他事物一樣,理解玩樂最恰當的方式,就是把玩樂視為這個部分的功能。舉例來說,午休時你正往經常光顧的三明治店走去,可是你忽然決定今天要來一場美食冒險。這時,你看到一間典雅的韓國小餐館,於是走進去,吃了(豬肉)烤肉片和泡菜鍋,這兩道菜都美味極了,你一定還會再來!想要完全了解玩樂在此如何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識別出在這個情況下運用的兩項特質:勇於冒險的玩樂特質(在這個例子,所謂的冒險指的是改變飲食習慣),以及隨興的玩樂特質──因為一時興起,你就改變了吃三明治的常態。

  我得到的第二個結論是,如果要一一探索這些特質,並調查每一項特質會如何影響我和其他人的生活,理解四十項特質對我來說實在太多了。

  於是,我得把特質清單縮減到五項,也就是最具影響力的五項玩樂特質。

  接著,我開始探索並確定哪五項玩樂特質。在適當的情境下適度表現時,就能幫助我們重新找回遊樂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生活。我在這趟旅程中觀察、研究並訪談了上百人,其中有許多是我的病人;我也對一系列學科進行廣泛的研究,尤其是心理學、社會學、歷史、神經科學與經濟學,以揭露玩樂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深刻影響成年人生活。

  幸運的是,最重要的五項特質很快就顯現了──想像力、社交力、幽默感、自發性、驚歎力。所有人都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幾項玩樂特質,但我們通常沒有意識這麼做,也很少思考這些特質對幸福感和身心健康有什麼全面性的影響。

  本書的主要章節就建立在這五項特質上,同時包含案例研究以說明每項特質。在每章的結尾都會有一個叫做「運用得當」(Well Played)的小篇幅,你在那裡可以找到將該章主旨運用在日常生活的實用技巧。我希望大家能應用書中研究的這五項玩樂特質,讓成年生活從中受惠,不管是在健康、人際關係或是遭遇困境與事業成功等各方面皆能獲益。我也希望最大的成效,就是在讀完本書之後,你可以說自己的人生故事變得更精采美好。

  就像小蟋蟀吉明尼說的:「最不可思議、最神奇的事都有可能發生,而且全都始於一個願望。」
 
 

內容連載

訓練想像力,就能增進同理心
 
在建立、打造、增進和維持良好人際關係上,同理心是我們所擁有最強勁的工具之一。雖然在想到對他人產生同理心時,我們第一個聯想到的不會是想像力,然而想像力的確是同理心的根基。在利用想像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時,我們更能夠感同身受了解他/她的狀況,並建立起更深刻的連結。
 
就跟重構一樣,在我訪談和觀察具有玩樂智能之人的過程中,這個主題也不斷地出現,「想像力」這項玩樂特質能幫助我們處在具同理心的精神狀態。試想一下,在與他人互動時,如果你一直反覆自問:「對方現在的感覺怎麼樣?他/她現在的精神狀態與思緒又在哪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只要你這麼做,想像力就會火力全開!雖然你可能會因此累壞而無法好好享受這番互動,不過在互動之前與互動中,花幾秒設身處地替對方想一下,可以奠定溝通模式的基礎,並帶來對彼此都有利的溝通經驗。
 
這麼說來,如果「想像力」這項玩樂特質是承載重構與同理心的主力(工具),那麼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我們能夠像訓練肌肉那樣訓練想像力,以便在需要重構或產生同理心時發揮作用呢?
 
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有一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名叫蘇珊.法蘭克(Susan J. Frank),她在一九七七年就針對這個問題做了研究。她注意到前來諮商的客戶中,那些會透過白日夢訓練想像力的人,對他人具有較深厚的同理心。她本身也很喜歡做白日夢,因此設計了一份研究調查,以查明做白日夢是否真能增進同理心。調查結果證實了她的假設:事實上,人們的確能透過做白日夢來練習想像力,並且藉此增進將心比心的能力。
 
法蘭克的研究報告中,有個案例是一名來自美國南部的黑人學生,他的困擾是難以融入以白人學生為主的常春藤盟校文化中。法蘭克讓這名學生練習做白日夢,在練習的過程中,她要求學生想像自己在群體中落單。這名學生幻想自己在大學的派對上,獨自坐在角落的大皮箱。在這個想像的場景中,他認為派對上的一名白人學生是「勢利眼,一輩子都不可能跟他這樣的南方黑人勞工說話」。不過,他轉換心思去想像白人學生的立場,他發現白人學生也同樣認為他很勢利,覺得他自視甚高,不願意加入團體,而且可能「就是討厭白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3
    $250
  2. 二手書
    63
    $250
  3. 新書
    67
    $269
  4. 電子書
    7
    $280
  5. 電子書
    7
    $280
  6. 新書
    79
    $316
  7. 新書
    79
    $316
  8. 新書
    79
    $316
  9. 新書
    79
    $316
  10. 新書
    79
    $316
  11. 新書
    83
    $332
  12. 新書
    85
    $340
  13. 新書
    88
    $352
  14. 新書
    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