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定價:320
NT $ 160 ~ 458
  •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譯者:王倩
  • 出版社:海鴿
  • 出版日期:2019-01-2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922625
  • ISBN13:9789863922629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5 x 21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阿德勒集大成之作!

  ■    暢銷各國80年,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傳世經典之作!
  ◎ 關於心靈、肉體、自卑感、愛情、婚姻的心理學大作!
  ◎ 一本建立在心理學、教育學和精神治療案例之上的心靈勵志書!
  ◎ 如果面對生活你感覺沮喪、不安和挫敗,本書將幫你重新燃起奮鬥的力量。
  ◎ 自卑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它具有一種強烈的反彈力量,妥善利用,就會成為你不斷突破的動力。
  ◎ 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確理解生活,並懂得合作的價值,你也可以實現從自卑到超越的驚人蛻變。

  ■    獻給所有對生活感到挫敗、焦躁、迷茫的現代人!
  阿德勒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是人類的通性,也常常是失敗的根源。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與職業、社會和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而在追求事業成功、社會價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時,人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源於對現狀的不滿和對自身的不自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一個充滿了矛盾與衝突的構件,而阿德勒則不同,他認為健康的心理是成功人生的主要推力,因而將心理看作可以幫助個人達成未來目標。其代表作有《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又名自卑與超越)、《兒童教育心理學》、《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等。

譯者簡介

王倩


  心理學碩士,喜好旅行與藝文活動,長期從事文學創作,擔任多家媒體、廣告及雜誌編輯。在心理學方面有專業的研究,翻譯作品眾多,對於詞藻表達十分講究,盡可能呈現原著精髓。

 
 

目錄

第一章     生活的意義
第二章     心靈與肉體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越感
第四章     早期的記憶
第五章     夢
第六章     家庭的影響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第八章     青春期
第九章     犯罪及其預防
第十章     職業
第十一章     朋友及同伴
第十二章     愛情與婚姻

 
 

譯者序

  一八七○年,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出生於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商人家庭。他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也是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童年是不幸的,在六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哥哥體格健壯,是個典型的模範兒童,而他長得既矮又醜,且患有佝僂病,身體十分孱弱;他與哥哥關係不佳,而母親似乎偏愛哥哥。但阿德勒並沒有被身體上的缺陷壓倒,相反地這激發了他的上進心。後來他更將自己獨特的經歷轉化為其日後研究的基礎,成為西方心理學發展上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其理論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八九五年,阿德勒在維也納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在維也納醫學院實習了一段時間。一八九六年的四月到九月,他應徵入伍,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一八九七年到一八九八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在此期間,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蒂諾菲佳娃娜結婚。蒂諾菲佳娃娜是個能說會道、擅長交際的女人,但她的個性與阿德勒沉穩保守的性格頗有衝突,因此在婚姻之初兩人常有摩擦,幸運的是兩人還是恩愛如初,直至白頭偕老。

  就在這一時期,阿德勒開始特別注意因身體器官缺陷而產生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在熟讀了佛洛伊德所著的《夢的解析》一書後,他認為它對於瞭解人性有莫大的貢獻。因為他曾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寫文章公開支持佛洛伊德的觀點,所以佛洛伊德寫信給他,邀請他加入佛氏所主持的討論會。一九○二年,阿德勒加入了佛洛伊德的集團,並成為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繼佛氏之後,他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

  但是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學術觀點並不相同,起初,兩人還能彼此容忍,可是當佛洛伊德要求阿德勒發表在其學刊上的文章都要先接受榮格(Jung)的檢查時,他們便勢同水火了。隨後,阿德勒率領他的一群追隨者退出心理分析學會,而另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學會」,並自稱其研究為「個體心理學」。

  從這時開始,阿德勒徹底摒棄了佛洛伊德泛性論的心理分析觀點,他認為這是對性的迷信,他也承認潛意識動機的存在,但是他卻比佛洛伊德更重視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認對夢的解釋有其重要性,不過他卻認為夢是個人日常心理的一種反映。

  一九二○年,阿德勒開始任教於維也納教育學院,並在學校系統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創立兒童指導中心。這份工作讓他發現:他的觀點不僅適用於父母和子女間的關係,而且同樣可以涵蓋師生關係。

  從這個時期開始,阿德勒已經卓有聲譽了。他開始周遊各國,到處講學。一九二六年,阿德勒初抵美國,受到熱烈歡迎。一九二七年,他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講座教授。一九三四年,阿德勒決定在美國定居。次年,他創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學刊。一九三七年,阿德勒受聘赴歐洲講學。由於各方爭聘他,他有時甚至一天之內要分赴兩個城市演講。由於過度勞累,他終於因心臟病突發而死於蘇格蘭亞伯丁市(Aberdeen)的街道上。

  本書出版於一九二七年,書中主要提出了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朋友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十二個主要論點,是阿德勒思想成熟期的巔峰之作。阿德勒在書中探究了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同時也闡明了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

  阿德勒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是人類的通性,也常常是失敗的根源。青少年時期是完整人格、人生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只要家長和老師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家庭和性的觀念,並能過個正確理解生活,使他們認識「生命的真正意義」,並懂得合作的價值,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
 
 

內容連載

生活的意義

我們是生活在「意義」的領域之中的。人的一生並不僅僅只是經歷事物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體驗這些事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接觸事物時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場作為立足點對其加以衡量的,無論事物本身有多簡單。

我們都生活在「意義」的領域中。人的一生並不僅僅只是經歷事物本身,更為重要的是,體驗這些事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接觸事物時往往都是以自身立場作為立足點對其加以衡量的,無論事物本身有多簡單。比如,「木頭」就是「與人類本身有關聯的木頭」,「石頭」便是「作為人類生活元素之一的石頭」。有些人想僅僅生活在單純的環境中,跳出意義的範疇,那麼,他一定會很不幸:這樣的行為將使他失去與外界進行溝通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對他本身,還是對其他的人,這樣的行為都是無效的,都將失去意義。我們通常會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作為標準來感受現實,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是現實被我們賦予的意義,而不是現實本身,或者說我們感受到的是自己對現實的理解。因此,可以這樣說:因為意義原本就是一個充滿謬論的領域,所以,我們所感受到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問一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他很可能回答不上來。一般來說,人們不願意讓這個近乎於無意義的問題來困擾自己,因此,他們會循規蹈矩地找一些書面化的答案來搪塞,或是乾脆就認為這是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問題。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從人類歷史開始的那一刻起,這個問題就已經存在了。

在我們時代,不僅青年,甚至連一些年歲已高的老人們也會時時為之困惑:「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活著有什麼意義?」而根據上述事實我們可以斷言:一般情況下,人們只有在遇到巨大挫折的時候,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假如一個人的一生都平平淡淡,毫無波瀾,那麼,這也就不是個問題,當然也就沒有討論的意義了。

在通常情況下,人類只會透過自己的行為來詮釋他所認為的生活的意義。假如我們只關注一個人的行為,而完全不理會他的言辭,我們可以發現:這個人的動作、表情、態度、習慣、特徵等都是他個人對於「生活意義」理解的表露。他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蘊涵著對這個世界的態度,而他自己似乎也對此深信不疑。我們彷彿能聽到他向世人宣告:世界就是以這樣的形態存在的,而我就是這個樣子。這些就是他對自己及生活究竟是何種意義的最好詮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
    $160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79
    $253
  5. 新書
    79
    $253
  6. 新書
    79
    $253
  7. 新書
    79
    $253
  8. 新書
    9
    $288
  9. 新書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