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擴張人類的心靈地圖
這是一部有關於心理健康探索,以及深度心理學研究的百科全書式作品。作者葛羅夫精神科醫師,窮數十年的努力,繼承十九、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依德及榮格等人之後,持續鑽研於現代人的心理學領域,探得全新的心靈地圖,以及打通自我和超我的意識航行之道,解除許多人的困惑情境。
我們都知道,生命存在於「宇宙」和「意識」之中,兩者的外在空間和內在空間,都愈來愈無窮盡,這本書所討論到的, 也正是「宇宙」和「意識」這兩個大謎題中所留存下來,對生命潛能中蘊含的全面向狀態,與其可能獲得的奧祕。
宇宙,涉及空間和時間的問題;空間有多大?……四維上下虛空,難以窮追極思,三千大千世界,復有好幾個九重天。
時間有多長?一「刼」以人間四十四億年為計,「剎那」以分毫一秒之間為算;信觀世音的人,喜歡以五百年為天上一世;相對於一甲子的人間六十年。人類在地面上的一百米速度, 已經用零點零一秒來分別快慢了。
人類,對於宇宙和意識的態度,與我們計算時間的方法和速度有關,速度和距離有關,距離又和空間有關,外太空探索的時間,是以光年的速度和距離為準,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 宇宙是無窮大無窮遠的空間和時間,而時間和空間原本是二合為一的,生命奧祕的探索,也永遠存在於宇宙之中。
意識,涉及到人類內在的層次,包括身、心、靈的不同層次;從生理反應可及的識別,雖然人人不同,例如來自眼、耳、鼻、舌、身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生理感覺,這五種人類的基本意識,我們叫做五識;也稱為五蘊,各有各的廣大領域,有人靠嗅覺、味覺可以成為米其林大師,有人靠觸覺可以成為神醫,社會大眾更是離不開視覺和聽覺的資訊灌輸。然而,我們人類努力了幾千年後,所能夠暸解到的五蘊部分,
只有其中原本的千百分之一而已,能夠探索的細節,依然浩瀚難測。
心理學的研究,開啟了人類對第六意識—潛意識問題, 以及所謂「無意識」問題的串聯無限探討,這是人類的意識領域中,另外兩個心靈意識的範疇。至於,冥想學派所提倡的「超意識」,接近禪宗派佛教所研修的「破七入八」的意識境界, 都屬心靈意識中非常高深的層次,也是止於至善的境界;一種似若能夠和宇宙能量互相結合;互相共存;互相通息;互相共生的磁能性意識。
這種非凡的超意識,源自於心理醫學上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互動互斥之中,尋找到一個衡平、自處、啟發、向群的全向狀態,由這個健康基點,找到宇宙意識的神經回路,再引起人類心靈帶來的頻率共振,治癒個人身體心靈的出格狀況; 或是由此引發的痼疾和偏差,帶領人們從集體療癒、個別自癒、以至於到最高境界的身心靈全然免疫,也就是湼盤的法喜境地。
我們人類自古以來所追求的宇宙和意識合一;亦或天地人三合一的生命道理,都是希望在一個完美的生命、生存、和生態的環境下,延綿不絕的恆昌生活,直到萬世盡頭,獲得永生幸福,人類所有宗教信仰的最終目的,幾乎都在這個大方向上。人的意識,或許有無限大的可能。
當然,就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人的意識,和生理上的松果體、腦下垂體、中腦與間腦之間的神經敏感度,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相當關係,一種互動的關係。自古以來都有仙丹或是啟靈藥之說,尤其原住民部落更是深信不疑,認為是治療的有效方式,現代化的心靈醫療人員,則常常徘徊在這個當口上,希望找到更加確鑿的助人證據。
人類發現了這許多意識之後,長期以來仍然處於一種心靈不知所從的矛盾中及不安中,而且往往無從解脫疾苦,又治絲益棼得不知所措,引發內心的慌亂,甚至導致精神失去平衡常態。葛羅夫在其書中提出了超個人經驗的延伸,包括超越空間界限的經驗、超越時間界限的經驗、探索微觀世界的經驗、以及超越時空與共識現實(consensus
reality)的經驗等,將人類的心靈地圖,一方面擴張化了,另一方面也更加細緻化了,變成一種一體化的感悟性,也就是一種清醒中的大知覺。這是「意識航行之道」最有價值的地方。
顧敏
大學教授、國家圖書館第十二任館長
2020「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 2020)名人
一個嶄新世界的面貌
記得小時候仰望星空,對於天上的世界、浩瀚的宇宙感到無比好奇。常常嚮往坐上一艘太空船,進入那未知的領域,揭開它神祕的面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好奇從外在的宇宙延伸到內在的天地,對心靈的探索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也正因如此,它帶領著我從電腦工程師的領域進入心理諮商的行業。在這過程中,有幸經歷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的全向呼吸,讓我有機會如小時候期待的一般,穿梭於宇宙之中。但這個宇宙是意識的宇宙,一個蘊藏我個人經歷、傷口、智慧、力量的地方,同時也是通往集體意識、能量和訊息的渠道,成為了葛羅夫所形容的心航員。在這旅程中,我看到了人類意識的寬廣。同時,藉由葛羅夫的發現與研究,整合了靈魂多種的碎片,讓生命有了不同的色彩。
葛羅夫在他多年的意識研究中,發現了他稱之為非尋常意識的狀態,這個狀態其實在人類的文明中一直都存在,是各種巫師、祭祀、療癒家、成就者等在他們的傳承中,經由訓練與教導,能自如進入的意識狀態。當意識進入到這個頻率,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有可能會發生。當然,這類意識狀態不只限於某些受過訓練的人,任何人只要經歷深度轉換、瀕死經驗、神聖儀式等,都有可能進入非尋常意識狀態。伴隨這個狀態而來的,往往是強烈的身心衝擊、情感爆發、尋常三度空間的融解、時間空間的重疊。在這過程中療癒會發生,但有時因為未知、恐懼、排斥等,這些流動無法完成,就造一種未完成的整合。
所以葛羅夫在他各種研究中看到了這個意識狀態的力量,尤其是對深層傷口的癒合,同時他也發現了在這個狀態下需要的支持跟導引,讓經歷這些的人可以完成整合,得到生命的療癒。因為不是每個人進入到這個狀態時都是準備好的,並且有足夠的認知跟工具,畢竟擁有這類傳承智慧的人群在現今社會中是少數。所以在超過六十年的時光裡,葛羅夫專注地透過各種方式去研究與探索,甚至創造出非藥物的方法──全向呼吸──來進入這個意識狀態。葛羅夫就像個航海員進入未知的領域,一點一滴的畫出航海圖。
而這套《意識航行之道》就是集合了葛羅夫這一甲子所畫出的意識圖。為了給予對意識與心靈感到好奇的人ㄧ個嶄新世界的面貌,更是為了那些曾經進入非尋常意識,或有所謂超個人、靈性經驗的心航員,一個藍圖,一個導航儀,才不會因為害怕與未知而否定、排斥,甚至受傷,反之可以充分使用這個狀態給予的禮物。
身為一個職業的心理治療師,我無法用簡單的言語道出葛羅夫對心理學、心理治療、意識研究的貢獻與影響。在我自己的成長與療癒,還有專業的工作,葛羅夫的意識圖是不可缺少的核心,給予了我更完整的架構看待心理、更全面的方法抱持個案與團體的顯現跟需求。
所以我相信這套書不管是所謂心理專業或非心理專業;身心靈成長道路上的老修或初學者,這本智慧與研究的精華可以提供你理論框架、實踐案例、心靈地圖來認識自己,認識這與生俱來的浩瀚宇宙。而我相信這個內宇宙絕對不會比我們眼睛看到的外宇宙遜色。
就讓葛羅夫帶著你航向意識的神祕海洋,去發現與見證生命的各個次元,相信在很多的意想不到中,你的生活就產生了變化。
許翊誠
美國加州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師
引言
「心航員」(psychonaut)這詞選的很好,因為內在空間和外在空間同樣無邊無際,充滿奧祕;而且,就像太空人無法持續停留在外太空,同樣的,在內在世界中,人們也必須回到日常實相。此外,兩種旅程都同樣需要良好的準備,也才能在進行時遭遇最少的危險並且真正獲益。
艾伯特.赫夫曼(Albert Hofmann)
《心航員的回憶》(Memories of a Psychonaut),2003年
序
始於五百年前,造就我們當前文明及現代技術的科學革命在過去一百年間有巨大進展。今日,我們將太空探索、數位科技、虛擬實相、人工智慧以及光速溝通視為理所當然。儘管有這種種進步,根本實相的本質仍不為人所知。如果你上網搜尋科學仍未能解答的問題,你將會發現關於實相本質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仍未獲得解答—宇宙是由什麼所構成的?意識的生物學基礎為何?顯然,這兩個問題彼此相關。要認識存在,我們必須覺察到存在!
在過去六十年間,史坦.葛羅夫比起我能想到的任何人更像開拓者,他讓我們更加認識內在實相以及它與所謂外在實相經驗的關係。這套著作有系統地探索他的旅程,由個人層面、超個人層面直到存在的超越範疇。如果任何人想深入鑽研存在與經驗的奧祕,那麼忽略如此重大的工作將會相當不智。
生與死有什麼意義?出生創傷(birth trauma)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經驗?在我們清醒的「夢境」之外,是否有其他的經驗領域存在?我們為何需要認識它們才能緩解個人與集體的苦難?人類如何療癒這種自我造成的創傷?我們如何克服自己對死亡的恐懼?我們超越心智、身體、宇宙等經驗之外的真實本質為何?
史坦.葛羅夫鶴立雞群,而我們有幸能站在這位巨人的肩上。稱呼他是意識界的愛因斯坦還算是客氣的說法。我個人因他指出的方向而深深受惠。未來的世代將永遠感激他幫助我們由所謂日常實相的這種集體催眠中甦醒。
我整晚熬夜閱讀史坦.葛羅夫的這套曠世鉅著。
狄巴克.喬布拉醫師(Deepak Chopra, M.D.)
前言
今日我們全都感覺到,人類與地球社群來到巨大的轉捩點,事關重大且難以輕忽,涉及生態、靈性、心理、社會以及政治等層面。我們的時代蔓延著一種危機與極端轉變的氛圍,或許這時刻正是榮格(C. G. Jung)晚年所提出的「諸神的換位」(the changing of the gods)。主掌我們文明的基礎原則和象徵正在經歷一場深度的修正。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似乎正在經歷某種對自己舊有身分與世界觀的劇烈解構,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死亡和轉變,或許正需如此,才能避免更實際的死亡與毀滅。由於世界觀會創造世界,而世界觀也由我們個人與集體的心靈所形塑,因此我們群體的未來便仰賴著,有足夠個體與社群願意經歷如此深刻的轉變與覺醒,好支持我們的文明重新進入更廣大的存在社群,儘管現代智人向來想像自己在根本上並不屬於這個社群。
關於深層心理轉變及非尋常意識狀態的種種運作程序,如今仍在世者或許沒有人像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擁有如此廣泛且深刻的實際知識。超過六十年來,葛羅夫勇敢地與數以千計的人合作,探索他們的內在深處,藉以促成他們療癒、靈性覺醒、解放心智與靈魂,並開啟感知的大門。各位手上這套著作簡述如此非凡一生的經驗,以及對此一領域的知識積累,儘管今日多數的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幾乎不願正視此一領域,更遑論去探索並適當地理解。
以六十年臨床經驗及數千份療程報告為基礎,葛羅夫擴展了心靈的地圖學,為情緒障礙與心身症的成因帶來新穎且更深刻的理解。透過導入濃縮經驗系統群(COEX systems)、基礎周產期母型(Basic Perinatal Matrices,簡稱BPMs)等概念,透過導入無意識超個人領域的內容,葛羅夫能夠連結並整合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奧托.蘭克(Otto
Rank)、威廉. 賴希(Wilhelm Reich)以及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桑多爾.費倫齊(Sandor Ferenczi)與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還有其他人的概念,成為一種對人類心靈更為全面的理解。
一方面,葛羅夫謹慎分析心靈的不同層次,以及它們在情緒障礙的成因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讓人能看出佛洛伊德的基本直覺的正確性,亦即早年生命經驗與創傷的無意識記憶會如何形塑成長中的心靈。然而,葛羅夫的研究也顯示,佛洛伊德膚淺的心靈模型侷限於出生後的生活史與個人無意識,因此他的詮釋也有所不足。由於葛羅夫體認到生理傷害、疾病、生物誕生以及多種類型的超個人影響(例如來自祖先以及集體性、種族性、業力的、親緣關係的影響及原型的影響)所帶來的精神創傷性衝擊,因此他能針對許多病理性症狀與症候群提供更可信且具臨床基礎的解釋。
只要我們能破除佛洛伊德化約論的概念侷限,那麼他的許多較有問題、較難令人信服的解釋—針對恐懼症、自殺行為、死亡本能(Thanatos)、有牙陰道(vagina dentata)、閹割情結(the castration complex)、不同的性失常、神祕主義,以及所謂「廣闊海洋般的經驗」(oceanic
experience)—都能加以矯正並置於更大的脈絡之中。我們能極度擴展自己對人類心靈和於其中運作的繁複因素矩陣的理解,這樣的理論釐清本身就能帶來自由。不過,透過辨認出各種能運用於有技巧的經驗式治療與自我探索的治療機制,這也為自我探索及心理治療開啟了新的觀點。
儘管葛羅夫在精神醫學與學術界已經出版無數專業論文與著作,不過在這套書中,他則是直接面對許多深入投身於探索內在自我、深化自己的尋常意識的讀者—他們正是這套百科全書中所稱的「心航員」。這些人瞭解到,如此的探索與深化不僅有助於自己的療癒和意識擴展,也有助於我們所從屬的、更廣大的人類與地球社群的療癒和轉變。
許多人都已經明白,若是沒有這種廣泛散播於我們文化中的有效啟蒙結構,太少人能有機會遭遇那些無意識的力量和更深的原型意義與目的,而正是這些讓人能夠進入更大的、具有靈魂的宇宙,而同樣也太少人會信任各種強大的轉變能量,儘管這些能量已經突破並進入集體心靈,無論我們主流的、執行性的自我感結構是否準備好要面對這些能量。
在他漫長的專業生活中,葛羅夫基本上已經成功地將古代及原住民的智慧傳統中的偉大啟蒙實踐導入現代與當代的脈絡中,不過,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實踐都已經嚴謹地整合到精確的精神醫學與精神分析的實踐公式,而這些公式則是奠基於數十年無與倫比的臨床經驗。此外,他也將自己的研究和經驗連結到其他領域更大範圍的革命性進展—包括量子相對論物理學、系統理論、宗教研究、人類學、神話學、死亡學、原型占星學、神祕學研究以及許多領域的新典範思維—這來自他與這些先鋒領域的許多主導權威人物密切合作。結果就是,這位教學大師與醫者的作品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都能成為珍貴且持久的資源,能在未來的許多年中持續促成個人轉變。
葛羅夫啟程時沒有地圖或指導手冊。他進入地下世界的深處和更高世界的高峰,護持著空間讓無數的其他人也能這麼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年又十年。這是勇敢的工作, 具備佛教所謂的慈悲與善巧,而且還無比明智。最終這逐漸為心理學之外的許多領域產生了意義—包括歷史、宇宙論、科學哲學、生態學、政治、和平運動、女性主義、性學、生育實踐以及意識的進化。
不過這一切都由葛羅夫靜靜的英雄式工作開始,在與那些通常受著苦、飽經煎熬的男男女女進行的個別心理治療試煉中。他為這樣的職責導入了靈性的安住中心、耐性與智慧,這些都是透過他的自我探索之旅所塑造出來的。終有一天,葛羅夫的努力所證實的不僅是人類精神的神聖深度,還有那世界之靈(anima
mundi),亦即世界的靈魂或眾生的神聖。他相信重大的失落與創傷將會開展為重大的療癒和靈性覺醒,相信死亡會導向新的生命。而且他將那樣的信心傳遞給成千上萬人,他們此刻正在世界各地持續進行如此關鍵的工作。
理查.塔那斯博士(Richard Tarnas, Ph.D.)
2018 年7 月